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山舰”打捞问题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报、刊报导亦有几年了。本文就“中山舰”打捞的一些基础技术问题谈些看法,供关心此事的一些部门和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2.
《船舶》2016,(3)
正2016年3月31日,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为长江航道局设计的长江三峡库区1 000 t应急抢险打捞起重船"长天龙"号,在江苏海新船务重工有限公司正式交付使用。该船为目前长江航道起重能力最强的打捞船,具备1 000 t的起重能力,可满足三峡库区大水深、高流速条件下实施沉船排险和打捞任务,是长江航运应急救助体系的核心装备,将在长江干线航道畅通安全和建设中发挥重  相似文献   

3.
陆晨虹 《航海》1997,(2):31-31
最近。打捞中山舰的消息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它不仅牵动了如今屈指可效的中山舰幸存老兵的心.也唤起了更多曾有过相仿经历及命运的长江老船员的回忆。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寇的铁蹄横行于浩浩长江之上。象中山舰一样被B机炸沉的军舰民船.不胜枚举。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多少沉船同当年的罹难者仍然静卧在万里长江的河床探处。  相似文献   

4.
中山舰沉没前遭受过日本侵略军的飞机轰炸扫射,舰体损伤严重,沉没后又遭人为毁损,因沉没年代较久,增加了整体打捞的技术难度。我们认真分析整体打捞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难题,以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采用“双驳抬撬”法,经过历时99天的艰苦作业,终于整体打捞中山舰成功。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外各界人士对沉没在湖北金口近的中山舰艇将进行打捞、修复的消息,大加瞩目,国内已有几家报纸先后进行报导。本文就中山舰的建造过程、舰的主尺度、武备情况、舰的改名始末,以及中山舰所经历过的“护法运动”、“广州蒙难”、蒋介石发动的“中山舰事件”和抗日初期的“武汉保卫战”等重大事件的过程,一一作了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中山舰沉没前遭受过日本侵略军的飞机轰炸扫射,舰体损伤严重,沉没后又人为毁损,因沉没年代较久,增加了整体打捞的技术难度。我们认真分析整体打捞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难题,以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采用“双驳抬撬”法,经过历时99天的艰苦作业,缍整体打中山舰成功。  相似文献   

7.
安飞 《中国船检》2003,(3):50-53
2003年2月28日,交通部救捞系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救捞局局长宋家慧在讲话中谈到:救捞体制改革将成为2003年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具体地讲:至2003年3月底,将全面完成救捞体制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救捞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制定等;2003年4月1日至6月30日,完成将现有的救捞局划分成为救助局和打捞局的工作,初步确立救助、打捞新体制、实现救助与打捞分开管理。  相似文献   

8.
正9月16日,《长江航道宜昌应急抢险打捞基地建设工程初步设计》部审会在宜昌召开,来自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航道局的领导及专家参与审查。长江航道宜昌应急抢险打捞基地建设工程是《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2016年调整)和交通运输支持系统"十三五"建设规划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选址位于三峡大坝上游银杏沱,主要建设应急打捞泊位,  相似文献   

9.
从今年4月1日起,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专业救助打捞力量的交通部救助打捞系统,将按照国务院的批示精神,实施救助和打捞分开的体制改革。改革后,救助单位经费列入中央财政预算,实行全额拨款;打捞单位仍保留事业单位性质,但实行经费自收自支。因此,打捞单位未来如何发展已是一个迫在眉睫需要研究的课题。一、国家专业打捞队伍的存在是经济发展、政治、军事、战备和履行国际公约的需要改革后,打捞单位除了自身发展的任务外,还要履行国家赋予的职责:承担国家指定的特殊的政治、军事(战备)、救灾等抢险打捞任务;履行有关国际公约;负责我国海域的沉…  相似文献   

10.
梁富伟 《航海》2007,(1):1-1
建国以来,黄浦江上最大一艘沉船“银锄”号的打捞工作己正式启动。2006年12月25日,交通部上海打捞局所属的多功能潜水作业船“沪救捞5”轮和打捞工程船“沪救捞62”轮.抵达沉船现场,开始对“银锄”轮实施整体打捞作业.力争在春节前让“银锄”轮出水。  相似文献   

11.
孙权  刘玉宝 《中国海事》2013,(3):F0003-F0003
3月7日上午9时,沉没江底近270天的“长庆16”轮在镇江海事局现场海巡艇的维护下,江苏海洋和江苏亚龙打捞公司所属的3台巨型工程船共同作业,船首终于浮出江面,标志着长江江苏段水域最大规模整体打捞行动试吊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海学会救助打捞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交流会于一九八三年五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在无锡举行。来自交通部、地质部、水电部、海军等系统的八十名代表出席了会议,部分救捞界老前辈也应邀参加了会议。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彭德清同志、交通部上海海难救助打捞局向大会发了贺电。中国海洋学会、国家科委海洋组、海军司令部、上海市航海学会、江苏省航海学会分别向大会致了贺词;地质部海洋地质调查局局长也向大会祝贺并将由上海救捞局“德大”轮拖带的“勘探二号”就位于“平湖一井”所采的东海海底石油油样赠送给救助打捞专  相似文献   

13.
2003年6月28日,交通部所属的北海、东海、南海救助局以及烟台、上海、广州打捞局正式成立,在交通部救助打捞局的统一领导下,担负起各自辖区救助与打捞的职责,标志着救捞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救助与打捞从此步入了发展的快速通道。  相似文献   

14.
王强 《中国海事》2011,(1):78-78
2010年11月30日,长江干线首个“水上危险化学品应急救助培训基地”在芜湖融汇化工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化工公司的专业人员现场进行了危化品事故应急处理演示。  相似文献   

15.
2006年5月13日16:30时,在“4·12”沉船事故中沉没在长江中游金口水道军山大桥下2公里处的明兴6号轮,历经近一个月时间的艰辛努力,终于被成功打捞出水。长江金口水域“4·12”沉船(明兴6号轮)被成功打捞出水@何其雄 @黄俊鹏 @费保康 @高涛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事》2006,(9):1-1
8月31日,交通部海事局党委书记梁晓安到沙埕港一线,慰问现场海事、打捞、救助工作人员。他指出,海事部门在“桑美”超强台风面前经受住了考验,在抢险救灾中积极协助地方政府做好海上搜救、航道清障和沉船打捞工作,为受灾群众早日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秩序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2019年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工作会议顺利召开,会上总结了2018年救捞系统的工作成果。2018年,救捞系统妥善处置了"桑吉"轮碰撞燃爆事故、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马来西亚货船和泰国旅游船翻扣人员遇险遇难等重大突发事件,圆满完成了渤海"碧海行动"年度沉船打捞等专项任务。全年共执行应急救助抢险打捞任务1410起,救助遇险人员2261名,救助遇险船舶117艘,直接获救财产总价值约75.23亿元,  相似文献   

18.
当人们泛舟沿长江西上,寻踪古战场赤壁,途经金口大军山沌口水域时,可曾知道,这里的江底下还躺着一艘极具传奇色彩的庞大历史文物——中山舰。 可以这样说,在整个中国自有舰船以来,恐怕再也没有一艘军舰能赶上中山舰的知名度。中山舰的非凡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只是一艘普通的能够载兵作战的舰艇,而且在于它曾经多次成为中国现代史上转换期的“热点”。 从1922年6月16日广东军阀陈炯明广州兵变反国民革命,孙中山脱险移驻该舰(当时名为永丰舰)避难和苦斗,到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制造震惊中外  相似文献   

19.
《船艇》1992,(2)
我国内河目前吨位最大的船舶一一“1.6万吨自航自卸式原油驳”于12月10日在江州造船厂投料开工建造。此船总长136.2米、型宽22米、型深11.6米、设计吃水9.10米。此船是长江轮船总公司南京油运公司向江州造船厂订购的。按合同要求,此船93年初交付使用。  相似文献   

20.
赵国财 《航海》2008,(2):25-26
1月31日上午12时,交通部上海打捞局主力工程船“勇士号”、“沪救捞62号”等5艘船,及20多名国内顶尖潜水员和近80名工程施工人员经过28天的艰苦打捞,躺在长江宝山航道上海宝山十四装卸区码头附近水域最大吨位的沉船“中昌118”轮主甲板浮出水面,被该局打捞人员整体打捞起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