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强夯法处理新旧路基结合部的工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夯法是一种动力加固压密新旧路基结合部的方法,从而提高了新旧路基结合部的强度及压实度,减少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2.
针对红砂岩填石路基质量较难控制、压实度不够的情况,采用强夯法进行处理.通过对红砂岩填石路基的强夯试验和地表变形、深层变形等的观测分析,提出了采用压实度确定强夯设计参数的方法,分析研究了强夯的加固效果、变形规律,确定了夯击能量、夯击次数、夯击影响深度的关系,并获得了其具体拟合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基于某高速公路红黏土高填方路基强夯法处治施工实践,对强夯法处治方案,夯击沉降量、填土压实度进行检测阐述,并取样进行室内试验。通过对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变化曲线分析,确定最佳落距和夯击次数分别为10 m和6次。对比分析夯实前后填土压实度检测结果,确定夯点间距为4.5±0.5 m;通过标准贯入试验,并结合室内土工试验数据,说明强夯法加固红黏土高填方路基达到了预期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4.
强夯技术在刘白高速公路的设计及施工中的应用表明,在黄土地区,强夯对湿陷性黄土的压实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强夯法是一种十分经济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不仅能提高地基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而且还有改善其抵抗液化的能力。大量的研究和试验表明多道瞬态瑞雷波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波动检测方法,运用多道瞬态瑞雷波法对强夯的加固效果进行检测,并通过对比强夯前后瑞雷面波曲线的变化以及对比波速的变化,证明强夯法能使土石混填路基得到充分压实。  相似文献   

6.
强夯法概述强夯法也称动力固结(Dynamic Consolidation Method)或动力压实法(Dynamic Compaction Method),这种方法是反复将很重的锤(一般为8~40t)提到一定高度(一般为8~20m,最大可达40m)  相似文献   

7.
强夯法地基处理是70年代由西方传入中国,目前已广泛用于铁路、建筑、公路、港口等工程的地基处理,特别是近年来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地表处理、高填方施工等应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本人结合所参加的2009年张家口市滨河南路路基施工中.采用的强夯法路基压实经验作以下介绍。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强夯的作用机理,通过分析夯沉量和压实度检测实验数据,说明强夯有效地提高了路基压实度,对防止工后沉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改扩建工程路基雨季施工技术,提出撒布碎石辅助强夯加固路基,并通过实体工程试验段测试评价.结果表明:路基结合部位薄弱,压实度难以控制;采用撤布碎石辅助强夯,使路基结合部位弯沉降低了17.48%,回弹值提高了23.8%;在强夯10击下,撒布碎石辅助强夯的压实度达到95.3%;因此,采用撒布碎石辅助雨季强夯加固路基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临近强夯荷载作用对新建黄土高边坡压实质量的影响,结合甘肃陇东新建庆阳机场黄土边坡工程,对强夯引起高填方边坡的振动响应及其坡体密实度变化进行了现场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临近强夯动荷载引起新建边坡的振动响应明显,且临近边坡坡面一定区域内具有“振动放大效应”;振动荷载引起新建黄土边坡干密度发生变化,临近坡面一定范围内填筑压实度明显降低。为保证边坡质量,强夯过程中应适当降低夯击能、临近坡面范围采用专用设备压实。  相似文献   

11.
成军 《交通标准化》2013,(18):49-51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度是检验公路质量是否合格的关键性指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研究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机械的合理选择与使用方法以及压实工艺,以期更好地保证压实效果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陈洪 《交通标准化》2012,(21):53-54
加筋挡土墙对于地基的要求比较低、施工方便且占地面积相对较少,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加筋挡土墙的施工工艺包括施工放样和基础施工、面板的预制和安装、铺设筋带、摊铺填料、后续的处理工作.填料的压实过程和筋带的实际质量是决定整个工程最终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前路基压实质量检测的方法存在诸多不足,提出了以振动轮动力响应为基础的连续测试路基压实状态的检测方法,并在中铁一局哈大客运专线路基上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验证了连续压实质量控制指标δCMV与目前客运专线路基压实质量力学检测指标K30、EV2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表明在获得更多的试验数据后,可以考虑采用连续压实质量控制指标对路基压实施工进行过程控制,减少目前的检测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浅谈填石路堤压实施工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俊明 《山西交通科技》2005,(A01):32-33,36
以汾离高速公路填石路堤为例,通过对填石路堤松铺厚度、压实遍数、压实机械、行驶速度等影响压实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较合理的施工工艺及压实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笔者根据重庆地区滨江路建设中的高填方路基处理的工程实践,对护岸工程中高填方路基土强夯处理的设计参数选择、质量检测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护岸工程高填方路基处理中,强夯法是一种最为快捷、经济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田建军 《交通标准化》2013,(24):153-155
沥青路面质量控制应着眼于施工过程而非施工之后.利用无核检测技术,分析施工过程中碾压遍数、碾压温度对压实度形成的影响.针对沥青路面工程,测试并分析了路面压实度与压实功、分布位置、混合料温度等因素的关系,得出结论:前4遍压实对路面压实度贡献最大;路面压实度在横向分布不均匀,两端存在压实不足的可能性;在压实3遍后混合料温度显著下降.研究表明,利用无核检测技术能有效、迅速地评价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并对现场施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路面渗水系数与压实度的关系,提出的基于渗水试验的沥青路面压实实时检测与控制方法,经实际工程检测结果表明,可以检测出施工工艺压实的有效性,可作为压实是否合格的实时检测指标,用以评价沥青路面的压实质量.  相似文献   

18.
公路施工过程中确保路基压实并且密实度合格,既是确保公路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顺利实现公路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重要保证.公路施工中路基压实的常见问题包括填筑材料选择不当、压实机械选择不当和土的含水量控制不当等,应从平整度与土的含水量的控制、填土材料、压实机械与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冲击压实能够显著减少路基的工后沉降,提高路基土的整体强度,有效防止由于路基土质量问题引起的路面早期破坏。通过冲击压实试验研究得知,冲击压实的界限值为冲压18次,冲击压实的有效影响深度为1.5m。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广韶高速公路大修中旧水泥面板冲击压实改造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减少和缓解旧水泥路面反射裂缝。文中着重介绍冲击压实技术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从应用效果来看,冲击压实改造技术比传统施工方法(换板、压浆)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