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云阳双江移民址区为原型 ,通过Dephel法进行量化 ,基于翔实的现场调研 ,集有限的地质钻探、槽探、岩土体和地下水试验资料以及专家经验于一体 ,构建移民址区的综合评分系统 .把该系统用于既有的移民址区进行址区分析 ,与客观实际情况十分吻合 ,对移民选址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三峡移民址区工程结构物优化工况布设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根据对重庆库区内云阳,万州,奉节,涪陵等地区大量移民址区的现场调研,以云阳双江移民址区为原型,分析了在不同工程结构物及其组合情况下移民址区地体的变形及强度特征,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成果通过专家系统法选用水平方向位移,Lode应力参数和应变能u构建了址区稳定优化目标函数,据此分析,获得了移民址区的优化施工工况,研究成果对于移民结构物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也为移民址区评价提供了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笔者根据对重庆库区内云阳、万州、奉节、涪陵等地区大量移民址区的现场调研 ,以云阳双江移民址区为原型 ,分析了在不同工程结构物及其组合情况下移民址区地体的变形及强度特征 .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成果通过专家系统法选用水平方向位移、Lode应力参数和应变能u构建了址区稳定优化目标函数 ,据此分析 ,获得了移民址区的优化施工工况 .研究成果对于移民结构物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也为移民址区评价提供了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三峡工程水库的结晶岩广布于库首地段。该结晶岩区不仅是三峡大坝工程与通航建筑物的地基,而且是秭归县茅坪镇及宜昌太平溪镇移民迁建的新址区,因此,对该区斜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具现实意义,文中对该结晶岩区的斜坡成国类型和斜坡稳定性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5.
架设在深切峡谷中的大跨度桥梁,由于桥址区地形地貌复杂,桥面离开谷底较高,桥址区的风特性一般无法通过抗风规范直接确定. 为确定深切峡谷桥址区高空的风特性,利用大桥施工过程中的猫道,在大桥跨中位置处布置了一套三维超声风速仪,对桥址区高空中的风特性进行了现场实测,获得了7 899条有效的脉动风速时程,以此为基础对桥址区高空的风特性(平均风速、风向、风攻角、紊流度、紊流积分尺度、功率谱)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深切峡谷桥址区高空风特性受地形的影响已经明显减弱,其风攻角均值趋于0,同时高空的紊流积分尺度更加接近平原地区,紊流积分尺度均值比规范推荐值要大.   相似文献   

6.
对水利工程移民进行必要的管理是促进移民及移民工作顺利进行及安置区经济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工作。在借鉴企业战略管理中管理程序模式及环境分析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水利工程移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及其搬迁后由于环境变化带来的机会和威胁的分析,从战略管理视角对水利工程移民管理方案的策略选择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促进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具体应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加强移民教育和健康心理引导;加强移民技术指导和培训;建立移民自治的非政府组织;移民土地收益权入股。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中条山特长隧道隧址区气象、水文、地下水埋深、岩层富水情况及水文地质分区等情况,采用灰色系统法和地下水动力法对隧道涌水进行了计算分析,并根据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某水电站高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及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大量现场调查和综合分析,对西南某水电站闸址区两岸高边坡的变形破坏类型、破坏特征、影响因素及变形破坏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该区岩体的变形破坏模式主要有滑移-拉裂型、弯曲-拉裂型及剥落、剥离或拉裂倾倒型3种,因而引起岩体产生崩滑、弯曲倾倒及剥落、剥离或拉裂倾倒破坏,在此基础上,对其可能给闸址工程安全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绵茂公路一期工程金鱼隧道隧址区含水丰富,部分地段涌水,针对此情况,通过对隧址区水文地质进行调绘及对涌水原因的分析和涌水量的计算,制定了不同的处置方案,并进行比选,采用了安全性最好的拦排相结合的施工技术,最终成功解决了该隧道的涌水问题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边坡稳定性的现场判断方法,并对某大桥桥址区左岸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隧址区域构造定性分析和水压致裂法定量量测,分析明堂山隧道地应力分布和大小,依据目前常用高地应力判别方法,判定隧址区场地为低~一般应力区,为隧道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复杂山区地形桥址区风场空间特性变化规律,以位于我国西南山区的绿汁江大桥为工程背景,利用FLUENT对山区地形风场特性进行数值模拟,通过36个风向工况的计算分析,得到复杂山区地形桥址区风场的空间分布特性. 结果表明:受复杂地形影响,各桥位平均风速风剖面曲线和沿主梁横桥向风速曲线差异较大,桥址区附近地形最高点以上400 m风场仍明显受地形影响;受河道大角度弯曲影响,桥址区形成类似“单向开口槽”的地形,顺河流风向的来流风受山体阻挡,各桥位处的风速低于逆河流风向,两个风向的风速差值的平均值达13.6 m/s,且各桥位风攻角以负攻角为主;峡谷突宽使谷内风场出现一定的分流,突宽区风速稍有减弱,风场的分流量有限,使得在渡过突宽段后的峡谷缩窄区,风速依旧较大.   相似文献   

13.
道路交织区运行速度在道路交通系统设计和交通组织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大量交织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乍嘉苏高速南湖互通交织区分渠化和未渠化两种情况,利用HCM85交织区运行速度计算方法分别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14.
在巴郎山隧址区建立两个长期观测气象站,进行为期一年的长期观测,获取了隧址区气象参数,并计算确定巴郎山隧道洞内自然风大小及方向,取95%保证率,自然风速不大于3m/s.自然风主方向由小金吹向映秀,约占65.5%.节能控制模式有按时段控制和实时控制,按时段控制通风方案全年可平均节能9.5%.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8):157-158
在公路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桥址区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桩基施工难度较大。本工程桥址所属区水流湍急,受雨季及海水涨落潮影响较大,且地下水丰富,与海水有水力联系;本工程通过加固钢护筒、改善清孔工艺等对策,确保了桩基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6.
桥梁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某实桥,对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根据桥址场地建立了地震反应分析模型。通过对该桥桥址处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得出了桥位处的地震动参数。并合成了桥址处基岩人工波时程和场地土人工波时程。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在山区Y形河口影响下桥址区的桥梁风载特性,以山区峡谷大跨度悬索桥桥址区真实地形为工程背景,应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的方法,建立了桥址区复杂地形区域风场数值模型.通过36个工况的分组对比分析,探讨了山区Y形河口对主梁的平均风速、风攻角、风剖面以及风速放大系数在不同来流方向下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河口处河道的导流与山体的绕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于普通深切峡谷地形风特性,在Y形河口影响下,桥址区附近的平均风速最大增幅达24 m/s,平均风攻角主要表现为负攻角,出现了最高达1.13的风速放大系数,且河道的导流及山体的绕流作用会导致主梁风速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高海拔高温差深切峡谷桥址区日常大风的成因,采用CAW600-RT型四要素自动气象站、手持风速仪及便携式温度计,对大渡河大桥桥址区风特性进行实测,分析了桥位处平均风速与温度、日照及地形地貌等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渡河大桥位于高海拔高温差深切峡谷内,桥址区几乎每天下午起风,平均风速常达10 m/s以上;根据成因,桥位处的大风可分为2类,一类受大尺度大气环流影响,另一类受小尺度范围内热力驱动而产生日常大风,并受局部地形及随时间变化的日照的影响;桥位处日常大风出现的频率较高,虽不控制桥梁的设计基准风速,但影响桥梁的耐久性和行车舒适性.   相似文献   

19.
深切峡谷区大跨度桥梁的复合风速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考虑复杂地形地貌区大跨度桥梁不同构件处风特性的差异,在对地区相关气象站历史实测风速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推算了地区基本风速.通过对地区气象站和桥位风速观测点同步实测风速资料相关性的分析,建立了桥址区风速与地区气象台站风速间的订正关系.基于桥址区地貌特征并结合CFD分析结果,确定了主梁及各桥塔的设计风速,提出了复合风速标准的概念.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桥梁单一的风速标准不同,深切峡谷区大跨度桥梁宜采用考虑主梁及各桥塔风特性差异的复合风速标准.  相似文献   

20.
鄱阳湖大桥东塔基采用冷冻法施工在我国桥梁界尚属首例,桥址处的地质水文条件十分恶劣,施工难度较大。通过对鄱阳湖大桥东塔基冻结法施工监理进行研究,可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