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束洋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4,(5):252-255,259
地震易损性分析是一种评估震害损失的方法。采用Pushover能力谱分析法对高架车站结构进行抗震性能研究,考察了层间位移角和塑性铰的出现机制,得到了易损性曲线和易损性矩阵。结果表明,高架车站结构实例在各级地震作用下主要发生轻微损坏或较小概率的中等程度损坏,层间位移角符合性能设计要求。分析所用的方法简易可行,结果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高架车站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BRT高架车站结构型式是一种新型的车站结构型式,通过对传统高架车站进行体系改变,改善了结构受力状况。该文从结构选型、受力分析以及设计与施工等方面,对这种新型的高架车站进行了详述。  相似文献   

3.
《公路》2017,(6)
集中参数模型将土模型化为一系列弹簧,描述土的变形性质。以郑州城郊铁路工程中独柱高架车站为例,比较分布土弹簧模型按《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推荐方法建模,基于《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中的"m"系数法建模,以及基于弹性半空间的Mindlin解建模,计算3种情况下车站结构的地震响应,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另外,依据《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相关规定,将分布弹簧模型等代为六弹簧模型进行车站结构的地震反应计算,讨论了模型中承台质量和桩体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某双柱墩高架车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反应谱分析发现结构Y方向的抗倾覆比值系数小于X方向。应用Pushover方法对车站结构Y方向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车站结构满足结构弹塑性的相关要求,结构Y方向超强系数大于2,结构最先在二层柱端产生塑性铰,首层双柱产生塑性铰的时间相对滞后。基于Pushover的分析方法能反映结构弹塑性表现,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杜兴华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266-270,M0026,M0027
以宁波市某快速路-市域铁路线一体化项目为背景,针对公路铁路一体化高架车站的结构特点进行抗震性能分析;对不同行业规范的相关设计要求进行了比较;同时根据场地动参数对车站结构进行多遇地震、设防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谱分析,以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采用单轴铰对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墩柱进行延性验算,并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法进行补充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型结构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6.
《公路》2021,66(8):373-378
随着地铁线网的日益密集,市政工程、道路工程等不可避免会与地铁结构临近甚至出现交叉情况。以实际市政工程为背景,利用MADIS-GT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顶管近距离施工对地铁高架结构的影响,主要从高架区间和车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了工作井(沉井、逆做)、顶管施工分别对其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工作井采用逆做法对高架区间和车站墩台变形的影响均相对沉井法较小,顶管施工过程会降低桩基侧摩阻力,但损失摩阻力对高架地铁结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窦官高架车站为“桥建合一”结构体系,桥墩采用大悬臂盖梁独柱墩。两种不同的受力体系组合在一起。“桥建合一”高架车站受力复杂,对空间框架体系的收缩、徐变,以及温度力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大悬臂预应力混凝土盖梁受力进行介绍。其设计方法和成果可为同类高架车站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地震灾害频发,城市高架桥梁作为交通生命线,抗震安全性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城市高架桥梁普遍采用预制小箱梁和预应力混凝土大箱梁,从抗震分析角度考虑,根据两种结构型式抗震受力特点的不同,以及构造设计不同等方面,对两种结构进行比较,为地震高烈度区城市高架桥梁选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共和新路高架工程是国内首座结合了道路高架桥与地铁高架桥的一体化双层高架结构,具有形式特殊、抗震危险性高的特点.以其为背景,介绍采用能力设计方法的抗震设计思路和具体应用步骤.通过对此设计方案进行的非线性时程地震反应分析和大比例模型拟动力试验,证实能力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抗震设计得到了桥梁设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依据最新《城市桥梁抗震规范》,以东康快速路—包茂高速全互通立交主线高架桥梁引桥为背景,采用Midas软件对双柱墩连续梁桥进行抗震分析,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合肥南环高架车站的建设规模,将合肥南环高架车站的桥梁结构分为站房外高架桥梁、站房内高架正线桥梁、站台梁3个部分进行设计,高架桥梁均采用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截面形式为鱼腹式实体截面,站台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纵横梁结构.桥梁结构设计条件较为复杂,采用小跨连续刚构的鱼腹式截面桥梁形式,其梁高小,墩形美观,很好地满足了高架站...  相似文献   

12.
赵月 《隧道建设》2015,35(5):439-442
文章依托厦门市地铁1号线与2号线换乘车站(吕厝站),对城市桥梁下设置地铁车站的设计思路进行阐述。为了解决桥梁墩台集中力对地下车站结构不利影响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合建结构体系受力及抗震性能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匹配孔跨、结构固结、加强地铁车站立柱、柱下设置桩基等措施,解决地铁车站在桥梁基础集中荷载下的结构受力、沉降控制、结构抗震等问题,以期能为今后类似车站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双层高架桥梁是城市立交中常见的桥梁形式之一,如何成功地将其应用到山区高速公路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通过介绍甘肃南部山区高速公路洛塘河双层高架桥梁的设计,分析探讨了山区高速公路双层高架桥梁的结构体系、上下部构造形式,以及双层高架桥梁有别于常规桥梁的特殊之处,就荷载组合、抗震设计、施工顺序、运营安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唐山曹妃甸工业区西通路高架工程为背景,阐述了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性能目标及地震动参数.基于结构性能和构件能力保护思想的抗震设计原则,对全桥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解决了该工程在强震区抗震设计的技术难题的同时,也为今后类似桥梁抗震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隧道与地下空间抗震防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林德 《隧道建设》2013,33(9):707-714
自阪神地震后,地下空间结构的抗震设计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对历次地震中地下工程震害情况的介绍,总结各类地下结构震害的特点; 结合上海地铁某车站方案设计的计算结果,分析地下连体结构的抗震能力及其抗震设计要点; 介绍设计中常用的几种抗震设计计算方法,提出根据地下建筑使用功能和重要性的差异确定其抗震设防目标的理念,并对地下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以海口港某高架项目3×18.6 m连续箱梁为研究背景,以《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2231-01—2020)[1]为研究依据,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抗震设计分析。研究得出:(1)高烈度区液化场地连续梁桥宜采用减隔震设计。(2)采用了减隔震设计,结构基本周期较长、非线性特征较强,更宜采用时程法进行分析。(3)消除桩间液化土后,改善了地震作用下桥梁下部结构的受力,特别是桩基的受力。  相似文献   

17.
毛红华  符晖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7):360-364,29,30
在城市轨道交通(轻轨)地面车站,主要是高架车站的结构设计中,分析研究其荷载类型、荷载工况对车站结构计算的安全可靠性意义重大。其中还有有效控制沉降问题。该文分析荷载类型、荷载工况,建立计算模型提出看法,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宁波北环快速路工程高架道路与轨道交通共建段为工程背景,通过建立有限元动力模型进行抗震分析,探讨了双层高架桥梁的结构体系、抗震性能,以及有别于常规桥梁的特殊之处。其成果对类似桥梁的设计与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向上 《世界桥梁》2006,(1):30-33,65
在结构延性抗震设计中,构件以及结构的延性能力计算结果是影响结构抗震性能评价的重要参数。铁路高架桥梁多采用单层或多层刚架,多次超静定结构的破坏形式十分复杂,合理评价它的变形能力是桥梁抗震设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根据作者过去在这一方面的设计经历,介绍了日本现行铁路高架桥设计采用的构件延性率计算方法,以供桥梁抗震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0.
泰国曼谷机场快线,全线以高架车站为主,桥上采用支撑块式无砟轨道结构。为避免简支梁与车站横梁变形不一致对轨道结构造成破坏,通过结构受力分析,设计采用一种桥接轨道板结构实现了轨道结构的连续铺设。并且说明在无砟轨道结构高度受限条件下,桥接轨道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