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钢纤维混凝土由于能有效地改善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在道路工程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文中对钢纤维混凝土在不同纤维含量、不同试件宽度以及不同初始裂缝深度下的断裂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钢纤维混凝土的临界应力强度因子KIc和临界J-积分JIc与试件宽度无关,但随着初始裂缝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纤维对水泥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选用几种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纤维,在各种纤维的常规掺量下,对带切口的单掺或混掺纤维混凝土试件进行了三点弯曲试验,并与素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对比。试验得到素混凝土、单掺PVA纤维混凝土、单掺普通钢纤维混凝土、单掺超细钢纤维混凝土及三元混杂纤维混凝土共5组试件的荷载-张口位移曲线,理论计算得到各组试件的断裂能、断裂韧度及临界张口位移等断裂特征参数。利用Abaqus软件基于扩展有限单元法模拟了各组试件三点弯曲加载时的开裂行为,追踪了裂纹的扩展情况。试验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常规纤维掺量下,不同类型的纤维混凝土表现出的断裂韧性差异显著;相对于素混凝土和PVA纤维混凝土,钢纤维和三元混杂纤维混凝土的荷载-变形曲线更加饱满,部分试件的曲线在达到峰值荷载进入下降段后甚至会再次上升并出现二次峰值现象,表现出良好的断裂韧性;扩展有限元法也能较好地模拟纤维混凝土的开裂行为,且由数值模拟得到的各组混凝土试件的加载曲线、破坏形态及断裂参数与试验情况都能吻合较好;扩展有限元法可以时刻追踪裂纹扩展情况,从而确定裂纹长度随加载时间和加载点位移的变化关系,合理地预测裂纹潜在的扩展途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细观力学理论建立纤维混凝土细观结构模型,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纤维混凝土单轴受压破坏过程及其尺寸效应。首先将纤维混凝土视为由粗集料、硬化纤维水泥砂浆及两者之间的界面过渡区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然后建立了纤维砂浆延性损伤力学模型和内聚力界面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标准试件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差异较小;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随试件尺寸增大而逐渐减小,且变化幅度逐渐降低,峰值后应力应变曲线的下降速率随着试件尺寸增大而加快;尺寸效应是由试件内部断裂裂纹的萌生、扩展和损伤带演化形成过程中应变能的耗散所引起。  相似文献   

4.
罗亦洲  郭小农 《隧道建设》2019,39(Z1):227-234
为安全经济地设计铝合金腔体复合构件,使其达到加固要求,以铝合金腔体复合构件在加固过程中的实际工况为背景,对其抗弯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采用数值模型进行验证。通过描述试件的加载破坏过程,分析各类试件的破坏机制,得到试件的承载力、延性和抗弯刚度的增长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1)砂浆压碎或铝合金拉断是铝合金腔体复合构件丧失承载能力的标志; 2)砂浆材料能显著提升试件承载能力,并降低试件延性,对试件抗弯刚度贡献不大; 3)碳纤维材料能显著提升试件抗弯刚度,并有限地提升试件的延性和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混杂复合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采用切口梁,对11种配合比的单掺及混掺纤维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断裂试验。基于断裂试验结果,采用理论分析方法,以比例极限强度、峰值强度、断裂能为评判指标,对其断裂性能、混杂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TF纤维和PF单掺纤维混凝土断裂试验呈现出脆性破坏;试验中CTF,PF纤维断裂试验的最佳掺量分别为1.2,1.0 kg/m3;基于双掺纤维(CTF+PF)混凝土试验结果,分析得到了试验中双掺的最佳配比,同时通过计算得到对应于fl,fu和GF的混杂效应系数分别为1.146,1.117,1.247,呈混杂正效应。  相似文献   

6.
《公路》2021,(5)
采用三点弯曲断裂试验研究了聚丙烯粗纤维体积分数为0~2.0%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断裂性能。试验结果显示,与不掺纤维的素超高性能混凝土相比,聚丙烯粗纤维的掺入可有效地改善断裂试件的韧性,掺聚丙烯粗纤维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断裂试件发生延性破坏,且荷载~位移曲线及荷载~CMOD曲线均有缓和而饱满的下降段,出现了明显的"二次强化"现象;聚丙烯粗纤维被拔出或拉断的过程中吸收大量的能量,使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韧性得到显著改善,断裂能、断裂韧度、裂缝尖端亚临界扩展量等断裂参数随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研究柔性纤维对水泥砂浆裂缝的影响,通过对柔性纤维砂浆与普通砂浆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柔性纤维砂浆与普通砂浆相比具有更优良的塑性收缩性能,分析了柔性纤维改善水泥砂浆塑性收缩干裂的机理以及不同柔性纤维对砂浆试件的阻裂效果.  相似文献   

8.
栾英成  陈田  马涛  马源  王宁 《中国公路学报》2021,34(10):125-134
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包含水泥、乳化沥青、旧料等成分,具有材料组成复杂、界面结构多变的特点,其对冷再生混合料的抗裂性能具有显着影响。以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断裂性能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精细化的数值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细观结构特征精细重构和力学参数精确获取。采用彩色乳化沥青区分材料内部真实组成结构,并经过图像处理和MATLAB程序处理导入离散元(DEM)数值仿真软件中,进行冷再生混合料结构精细化重构;结合SEM原位力学测试方法获取考虑试件尺寸和加载速率影响的沥青砂浆精确力学参数,建立精细化的离散元数值仿真模型;基于精细化建模开展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断裂性能和关键失效机理分析,并通过室内试验进行验证。数值仿真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基于细观结构精细化重构和材料参数精确获取的离散元建模方法可以有效模拟分析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断裂性能;冷再生混合料的整体断裂特性属于脆性断裂,抗拉强度低的冷再生沥青砂浆是混合料内部的薄弱区域,混合料内部主要断裂界面为冷再生沥青砂浆-骨料界面。提高沥青砂浆黏聚强度和材料内部界面强度可以显著改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9.
超载情况下HPFL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2根对比梁和9根加固梁的静力对比和疲劳试验,研究了超载情况下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钢筋网薄层(High Performance Ferroeement Laminate,简称HPFL)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疲劳性能。对超载情况下试件的破坏形式、疲劳寿命、挠度和材料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载情况下试件的破坏模式均始于梁底纵筋的疲劳断裂,疲劳寿命只有32.7万~66.8万次,而未超载情况下加固试件的疲劳寿命均大于200万次。加固梁的疲劳寿命均明显高于对比梁,疲劳寿命随加固钢筋网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经过相同次数的循环之后,加固试件的挠度和混凝土及钢筋的应变都低于未加固梁。由于加固梁端部植入了剪切销钉,未发生梁端部加固层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剥离。  相似文献   

10.
在RPC混凝土中掺加碎石等粗骨料取代一部分石英砂,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碎石RPC混凝土材料。试验配制了4组共20个碎石RPC试件,定量分析了碎石掺量的变化对碎石RPC断裂能、延性指数和断裂韧度等参数的影响,并对碎石RPC与普通RPC的断裂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碎石RPC在降低RPC混凝土成本的同时,能够达到良好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梁受弯破坏的三维细观数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细观层次上研究混凝土梁的损伤断裂机理,将混凝土视为由骨料、水泥砂浆和界面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基于三维随机骨料随机力学参数模型,建立了2个混凝土梁湿筛试件的数值模型;模型MX1模拟骨料的随机分布,模型MX2在MX1的基础上模拟混凝土各相材料参数的随机性,通过这2个模型的抗弯数值试验,展现了混凝土梁损伤断裂和裂缝萌生与扩展的渐进过程。结果表明:数值试验得到的混凝土梁弯拉强度与真实试验测得的弯拉强度较为接近;由于骨料分布的随机性,混凝土裂纹起裂和扩展表现出显著的不规则性和不连续性;受材料参数随机分布的影响,模型MX2较MX1承载力略有降低,变形稍有增加。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桥梁结构非线性地震损伤演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基于断裂能的损伤变量表达式,以单位体积材料当前耗能与断裂能的比值定义损伤变量,考虑了混凝土的拉压异性效应。引入了地震损伤的整体演化指标,通过有限元方法利用材料塑性损伤模型模拟桥梁结构在地震激励下的非线性损伤演化过程。数值计算过程中考虑了混凝土后继屈服的随动强化效应,采用损伤型本构关系及相应的Drucker-Prager型屈服函数,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地震损伤特性。  相似文献   

13.
羧基丁苯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及经济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系统地探讨羧基丁苯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并进行经济性分析,发现相对于普通水泥混凝土,羧基丁苯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耐久性能得到改善,性能价格比提高。  相似文献   

14.
汽车覆盖件用冷轧薄钢板拉延成型性能微机测试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轧薄钢板的拉延成型性能对汽车覆盖件成型工艺具有重要影响,快速、准确地测量冷轧薄钢板成型性能是对覆盖件成型工艺进行质量控制的前提条件。提出了普通材料试验机的板材成型性能测试专项功能技术升级方案,研制了汽车覆盖件用冷轧薄钢板拉延成型性能微机测试系统,该系统在天津市微型汽车厂和天津三峰客车有限公司的运行结果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钢纤维增强聚合物混凝土是由乳胶、钢纤维和混凝土复合而成的高性能混凝土材料 ,它具有比钢筋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更为优良的抗拉、抗折、抗疲劳强度及冲击韧性。以梯面大桥桥面铺装为工程实例 ,介绍了钢纤维增强聚合物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及其试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多孔贫混凝土排水基层材料室内成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田波  牛开民  谭华  张维军 《公路》2006,(1):150-154
为研究多孔贫混凝土排水基层材料合理成型方法,通过室内试验的对比以及室内与现场振动压路机的成型试件对比,确定室内成型宜采用上置式振动器,其次采用试件顶面加配重的振动台法。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嵌贴的CFRP与混凝土间的黏结性能及黏结滑移关系,对22个嵌贴CFRP加固混凝土棱柱体试件进行了单剪拔出试验,考察了混凝土强度、槽宽、槽边距、树脂保护层厚度、及构件截面尺寸等因素对嵌贴CFRP-混凝土界面的黏结承载力、破坏模式、黏结刚度、黏结滑移关系等性能的影响;在试验结果基础上提出了含残余摩擦段的三段式黏结滑移关系模型,进而明确了混凝土强度与槽边距等因素与峰值黏结应力等模型特征参数的相关性,最终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建立了首次考虑混凝土强度、槽宽、槽边距等多因素影响的黏结滑移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所考察的各因素对嵌贴CFRP与混凝土界面的黏结性能及黏结滑移关系存在显著影响;运用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含特征参数的黏结滑移关系模型对界面断裂能的预测精度优于现有其他模型;所建立的考虑多因素影响的黏结滑移关系模型预测的峰值黏结剪应力与文献试验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65,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材料在一定的荷载下的断裂和裂缝发展,采用ABAQUS的扩展有限元法(XFEM)对加铺的沥青混凝土材料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结合数值模拟模型进行了相同情况下的裂缝扩展室内试验。结果表明XFEM的数值模拟分析所得数据与室内的试验所得数据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最后对实际路面结构进行了模拟分析。为研究沥青混凝土材料加铺的裂缝发展与荷载作用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方法和数据。  相似文献   

19.
海水侵蚀环境下混凝土力学性能劣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工海水为侵蚀介质,采用加速腐蚀试验,对设计强度等级为C35的混凝土试件进行了0、10、20、30、40、50、60次干湿循环试验,检测了海水侵蚀作用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及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多,其表观质量和力学性能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建立了混凝土随侵蚀循环次数变化的抗压强度折减模型、抗拉强度折减模型和弹性模量的折减模型,为进一步开展混凝土结构在侵蚀离子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劣化机理与计算模型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