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重要的空间信息技术,在气象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介绍上海市高等级公路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在交通气象服务方面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阐述了该系统设计运行的整体框架,介绍系统运用到的一些技术要点,以及该系统在地图处理、数据查询、据综合处理等方面上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GIS在车辆导行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GIS技术引入城市车辆导行信息系统,阐述了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开发环境和目标,介绍了系统的功能,开发了基于车道信息的城市交通车辆导行信息系统程序,并给出车辆出行最短路径搜索算例。  相似文献   

3.
桂林市公交问路系统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桂林市公交基础信息系统和公交乘客出行的特点,设计开发了桂林市公交问路系统。在坐标地图的基础上,利用Access描述、创建了公交线网的数据存储结构,并采用ASP作为开发工具与Database Server连接访问,实现了对公交线网以图的方式的数据信息管理和查询。系统具有坐标选择和名称选择双重方式的公交线路查询、站台查询及具有最少换乘次数的出行路径查询等功能,为桂林市乘客的公交出行提供准确、及时、优化的公交信息服务和出行辅助计划。  相似文献   

4.
在对旅游出行信息服务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旅游公交的面向旅游者的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的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指出了系统建设涉及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对于整个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基于桂林市公交基础信息系统和公交乘客出行的特点,设计开发了桂林市公交问路系统.在坐标地图的基础上,利用Access描述、创建了公交线网的数据存储结构,并采用ASP作为开发工具与Database Server连接访问,实现了对公交线网以图的方式的数据信息管理和查询.系统具有坐标选择和名称选择双重方式的公交线路查询、站台查询及具有最少换乘次数的出行路径查询等功能,为桂林市乘客的公交出行提供准确、及时、优化的公交信息服务和出行辅助计划.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镇鑫  桂岚  郑京杰  彭超志 《公路》2003,(11):138-142
阐述了WebGIS的概念、特点和开发策略,提出了基于WebGIS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思路。介绍了可用于交通领域的WebGIS平台—iTGIS,在其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基于WebGIS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7.
基于ArcObjects组件的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介绍了运用面向对象技术的ArcObjects组件提供的完备的空间数据处理、分析、显示等功能,利用可视化开发工具,进行了校园信息系统的开发实践。对系统的数据组织、空间模型、系统功能等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车辆监控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章介绍了车辆监控调度系统的车载终端,无线数据链路和监控中心3个组成部分,设计了系统各部分的组成和功能,并对车辆监控调度系统的开发进行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9.
码头管理工作涉及大量的数据信息,仅靠传统的方法、手段难以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必须借助现代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管理。章通过对舟山港码头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提出了系统开发模式及设计结构,信息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由于多Agent系统具有动态,分布式,开放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使得开发多Agent系统难度和风险很大,本文分析了多Agent系统的特点,提出采用迭代式开发方法开发多Agent系统来降低系统的开发风险提高系统开发效率,并分析讨论了增量式和演进式两种迭代模式在多Agent系统开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建设在今后的几年中将是交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通过对国内外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现状的分析,针对内蒙古交通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的需求,提出具体的系统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2.
基于神经网络的交通方式选择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已有的交通拥挤问题研究大多关注于城市交通的宏观层面,而对于微观层面的居民出行个体研究甚少,这主要是因为与出行个体相关的特征指标难以量化,只能做定性分析,引入神经网络模型即能够识别线性指标又能够识别非线性指标的特性。分析了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相关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出行者自身特性、出行者的出行特性、运输系统特性、出行区域特性和目的地区域特性5类,并建立了神经网络居民出行方式选择预测模型。通过实际调查数据的验证,表明本文模型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为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交通需求信息对于从战略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从无线通信网络和GPS系统中可以获得大规模的定位数据。从定位数据中可以挖掘出完整的出行轨迹信息和有价值的出行需求特征信息。文中提出了以各种出行方式的先验知识为依据的出行方式模糊判别方法。该方法以从出行轨迹信息中提取的出行属性数据为输入,采用模糊推理机制实现机动车、自行车、步行等3种出行方式的良好区分。该方法可为交通规划工作提供出行方式划分方面的数据,并具有比传统交通调查方法更低的成本和更短的数据更新周期。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对规划道路网方案进行多角度评价,提出了利用成熟商业软件的二次开发语言对软件基本功能进行拓展的思路。在总结EMME宏的功能和开发技术要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EMME软件的特点和道路网评价指标的内涵,选择"路段平均服务出行距离"为开发对象。面对多路段和多方式的开发要求,详细介绍了开发思路、属性设计和宏文件的构架设计,最终将所需功能拆分成1个主宏文件和5个子宏文件组合实现。在实例部分,运用开发的宏文件对滁州市道路网规划方案进行了评价,用数据说明规划方案中各等级道路路段服务的平均出行距离与道路等级相匹配。  相似文献   

15.
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在给人民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与环境方面的双重问题,能量管理技术凭借其在节能减排领域的突出表现成为汽车研究与开发的一个重点方向。介绍了实现能量管理技术的三大要素,工况信息、车辆动力系统和能量分配策略,并总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这3个角度出发,对汽车能量管理研究进行分类介绍。提出了能量管理研究在区域交通调度、电网负荷调节等领域的发展方向,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Car-sharing systems are an alternative to private transportation whereby a person may use an automobile without having to own the vehicle. The classical systems in Europe are organized in stations scattered around the city where a person may pick up a vehicle and afterward return it to the same station (round trip). Allowing a person to drop off the vehicle at any station, called one-way system, poses a significant logistics problem because it creates a significant stock imbalance at the stations, which means that there will be times when users will not have a vehicle available for their trip. Previous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formulations have tried to overcome this limitation by optimizing trip selection and station location in a city in order to capture the best trips for balancing the system. But there was one main limitation: The users were assumed to be inflexible with respect to their choice of a station, and held to use only the one closest to their origin and destination. If the user is willing to use the second or even the third closest station the user could benefit from using real-time information on vehicle stocks at each station and be able to select the one with available capacity. In this article we extend a previous model for trip selection and station location that takes that aspect into account by considering more vehicle pick-up and drop-off station options and then apply it to a trip origin–destination matrix from the Lisbon region in Portugal. Through the extended formulation we were able to conclude that user flexibility allied with having information on vehicle stocks increases the profit of the company, as people will go directly to a station with a vehicle available, thus making the use of the fleet more efficient. Observing the size of the stations resulting from the model, we also concluded that the effect of information is enhanced by large car-sharing systems consisting of many small stations.  相似文献   

17.
作为城市交通的枢纽,公共交通系统承载了大量的居民出行.自动数据采集系统收集的IC卡数据包含了大量的乘客出行信息,通过这些数据可分析居民公交出行规律,进而优化公交服务.引入信息熵及熵率对居民公交出行链重复性进行量化,研究了基于量化指标分析居民公交出行规律的方法.通过出行地点状态标定,将乘客的出行链转化为离散的出行序列;利...  相似文献   

18.
不对等信息显示的城市停车预调度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驾驶员出行过程中停车诱导效率最优化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停车不对等信息预调度模型。分析了停车调度研究的适用条件,以车辆到达停车场行程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综合考虑交通流量、停车信息显示间隔、停车场选择概率、停车场饱和度等影响因素的量化方法,提出停车场不对等信息显示状态的阈值规定和自由组合寻优表达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计算方法研究;最后通过实例对比分析了同信息显示法和不对等信息显示法的停车诱导效果。计算结果表明:自由组合寻优法可减少约28%的驾驶员车辆停放行程时间。  相似文献   

19.
城市居民出行特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出行调查资料的基础上,从居民人均出行次数、出行目的分布和出行方式构成等3个方面入手,将国内城市居民出行特征与发达国家城市进行分析比较,又对国内相同城市不同时期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目的在于把握城市居民出行特性的发展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城市居民出行特征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国内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大城市的部分出行特征已经开始与发达国家状况相似,中小城市和欠发达地区城市的出行特征则与国外差别较大。研究同时发现了国内城市居民出行结构中的隐患,指出了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出行者有限理性条件下混合策略网络均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道路交通网络出行时间连续随机分布条件下的出行用户交通出行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交通信息系统逐步普及的背景,按其所采用出行策略的不同划分出行用户,将出行者有限理性的特点引入到出行者路径效用函数当中,以累积前景理论为基础,建立出行者的路径感知效用函数.结合Wardrop原理和变分不等式思想建立多类型用户的网络均衡模型,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