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乐平  裘秋波  李兴平  陈宇  孙艳娜 《公路》2021,66(11):82-85
采用CAVF法设计小粒径沥青混合料,采用3种沥青分别成型沥青混合料.基于室内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摩擦系数试验、构造深度试验、渗水系数试验评价3种小粒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水稳定性能、抗滑性能和透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小粒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受沥青性能影响较大,为保证混合料动稳定度大于3000次/mm,建议采用PG高温分级温度大于82℃和软化点大于85℃的高黏沥青;小粒径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强度较低,采用不同沥青制备的混合料冻融劈裂强度比TSR相差较大;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滑性能和透水性能.  相似文献   

2.
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是影响路面开裂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骨架结构SMA-16及密实悬浮结构AC-13、AC-20沥青混合料进行抗拉强度和低温抗裂性能测试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骨架结构类型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和低温抗裂性能明显优于密实悬浮结构类型的混合料;对于同类密实悬浮结构的沥青混合料,随着粒径的增大,其抗拉强度和抗裂性能呈现降低现象。  相似文献   

3.
采用粗集料骨架空隙体积填充法(CAVF法)设计了公称最大粒径为31.5 mm的大粒径沥青混合料CAVF30,采用大马歇尔配合比设计方法确定了CAVF30的最佳油石比,并对CAVF30进行了路用性能检验。结果表明采用CAVF法设计的大粒径沥青混合料能形成骨架-密实结构,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耐疲劳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小粒径、大孔隙沥青混合料应用于超薄磨耗层的可行性,采用公称最大粒径4. 75mm的集料设计制备了一种空隙率大于20%的透水沥青混合料。利用车辙、低温弯曲小梁、冻融劈裂、摆式摩擦、手工铺砂法、以及渗水试验对小粒径大孔隙透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低温、水稳定性、摩擦以及透水等路用性能与表面特性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显示:混合料的60℃动稳定度为8201次/mm,-10℃极限弯曲应变为2896με,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为84. 62%,BPN摆值为69,构造深度为0. 71mm,渗水系数为6857mL/min。研究表明小粒径大孔隙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高温稳定性、抗滑性能、排水性能显著,与OGFC-13的路用性能对比分析后,小粒径沥青混合料可以考虑作为超薄磨耗层使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大粒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通过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分析3种级配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及低温抗裂性能,并对试验路段进行车辙深度与弯沉检测。结果表明:3种级配的残留稳定稳定度均大于80%,动稳定度均大于800次/mm,且随着粗集料的增多混合料的低温变形能力得到加强,但随着温度的降低,其低温抗裂性能有所下降,大粒径混合料的实际路用性能也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纤维对AC-13C和SMA-13路用性能的影响,采用车辙试验、劈裂强度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构造深度试验,研究了木质素纤维、玄武岩纤维和聚酯纤维对AC-13C及SMA-13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能和抗滑性能的影响,并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添加纤维相比,3种纤维均可以有效改善AC-13C和SMA-13的高温抗车辙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能,但削弱了其抗滑性能,提出了在高温多雨山区,宜采用添加聚酯纤维的SMA-13沥青混合料作为上面层,以提高沥青路面整体性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结合青银高速公路的试验路工程.试验研究了SAC矿料级配设计与检验方法设计成功的紧密骨架密实结构、一般骨架密实结构以及悬浮密实结构的SAC13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结果表明,紧密骨架密实结构SAC13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抗滑性能,综合性能最优;试验路工程表明,紧密骨架密实结构SAC13的应用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应力吸收层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一种粗粒式应力吸收结构层沥青混合料;并采用CAVF法进行配合比设计,得到同时具备抵抗变形能力和良好变形性能的粗粒式骨架密实结构沥青混合料。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该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抗车辙能力和低温抗裂性等。同时,提出了确定该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范围的方法,结果表明,油石比在5.6%~5.8%之间时,该沥青混合料具备良好的抗车辙能力和低温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9.
杨朝辉 《上海公路》2013,(1):18-20,12
基于室内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评价3种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并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基于SBS复合改性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能都优于SBS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实际工程使用情况验证了这些结论。  相似文献   

10.
通过车辙试验、小梁低温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渗水试验分别评价小粒径排水型超薄罩面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和排水性能。结果表明,级配类型对小粒径排水型超薄罩面高温稳定性的影响显著,粗型级配PAC-1的动稳定度远大于细型级配PAC-2,同时其车辙深度小于PAC-2型细级配;4种沥青混合料的极限弯拉应变相差较小,且均符合规范要求;高粘沥青结合料出色的粘附能力有效增强了沥青与排水集料之间的抗剥落能力,水稳定性能表现优异;粗型级配PAC-1沥青混合料内部的连通空隙率大于细型级配PAC-2,排水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1.
王玉林  卢东  徐宁 《公路》2021,(2):52-56
通过向透水沥青混合料(OGFC)中引入废弃混合料(再生OGFC)制备出再生OGFC,研究了木质素纤维掺量(0.01%、0.02%和0.03%)对再生透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水稳性、高温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抗滑性能和内聚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再生OGFC料对混合料水稳性和低温抗裂性有明显不利影响,且对抗滑性能影响不大,而对高温性能有小幅提升作用;引入木质素纤维可明显改善再生OGFC路用性能,且木质素纤维最佳掺量为0.02%。  相似文献   

12.
结合衡桂高速公路骨架密实级配AC-20的使用情况,比较了添加不同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发现三种抗车辙剂能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同时能改善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根据试验结果,抗车辙剂A路用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3.
利用旋转压实仪成型试件,采用改进的Superpave设计方法进行橡胶沥青抗裂层沥青混合料设计,通过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低温弯曲小梁试验、车辙试验及疲劳试验研究橡胶沥青抗裂层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Superpave设计方法适合抗裂层沥青混合料设计;橡胶沥青抗裂层混合料具有良好的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能及疲劳性能,但高温性能不足,可通过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予以增强;疲劳寿命与应力呈指数关系,相关性较好,在应用中应优化路面组合以发挥其低应力状态下良好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4.
王祺 《公路交通技术》2012,(6):34-37,42
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具有密度大、孔隙率小、抗渗水和高温性能好等优点,故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被广泛采用。基于云南丽江机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磨耗层SBS改性AC-13C目标配合比设计,系统介绍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的理论基础、判定准则及优化设计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骨架密实型级配沥青混合料良好的抗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掺加矿物纤维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性能、水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高温车辙性能和疲劳性能试验,全方位地研究矿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结果发现:掺加矿物纤维后,在体积指标接近的情况下,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增大;增加了矿料沥青膜的厚度,使混合料中的结构沥青比例增加,改善了混合料的水稳定能力;能够增加沥青混合料低温最大弯拉应变,增强其低温抗裂性能和高温稳定性,动稳定度明显提高;能够增大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寿命,最大程度地延缓混合料的破坏进程.最后对矿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针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减过快及行车安全问题,以SMA-05、AC-05、OGFC-10作为超薄罩面层材料,采用马歇尔法进行混合料组成设计,通过车辙试验和加速磨耗试验,评价各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和抗滑性能。结果表明:骨架密实型结构SMA-05的高温稳定性最优;随着加速磨耗次数的增加,3种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演变规律一致,OGFC-10混合料摩擦系数衰减最快,AC-05和SMA-05混合料的摩擦系数衰减幅度较小,其中SMA-05混合料的持久抗滑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7.
粗骨架结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波 《公路》2004,(9):145-148
通过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粗骨架结构沥青混合料和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包括马歇尔稳定度、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度、疲劳耐久性和抗滑性能.并对集料级配骨架形成与空隙率的关系做了分析。结果表明,粗骨架结构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更好的路用性能,可以改善沥青路面使用品质,延长使用寿命,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一种优良的路面材料。  相似文献   

18.
对于局部结构承载能力不足、需要进行结构补强设计的路段,提出采用骨架嵌挤型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进行修补。所设计的混合料采用骨架密实型级配和低标号硬质沥青起到较好的抗车辙作用和结构补强作用,其模量比一般混凝土高30%~50%,对于改善沥青路面的高温性能和结构承载能力有显著效果,而且混合料本身低温收缩率较普通级配低,具有可靠的抗裂性能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研究基质沥青、橡胶沥青、SBS改性沥青、高粘度改性沥青共四种沥青对大空隙沥青混合料与半柔性路面材料的高温性能、水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半柔性路面材料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合适的沥青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沥青类型对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水稳定性影响很大,但是对于半柔性路面材料来说,沥青类型对高温性能与水稳定性能基本无影响,而对低温抗裂性能差异较大。采用高粘度改性沥青的作用效果最好,考虑低温抗裂要求时,半柔性路面不宜采用普通沥青。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RAP掺量变化对中面层再生沥青混合料各路用性能的影响程度,本文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系统研究了RAP掺量分别为0%、20%、30%、40%时,AC-20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变化规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对RAP掺量敏感程度最大,低温抗裂性能和疲劳性能次之,高温性能再次之;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应作为确定RAP掺量的首要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