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轻型客车正面碰撞车架吸能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承载式车身结构的轻型客车发生正面碰撞时,车架是主要变形吸能结构。因此,根据正面碰撞安全法规对某轻型客车的碰撞安全性改进设计中,以车架改进为重点,采用计算机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优化设计了车架吸能结构,控制了车架的刚度和变形,为整车通过我国正面碰撞安全法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项目进行过程中在国内首次将大规模网络集群并行计算技术应用于汽车领域,同时开创性地进行了车架总成动态冲击试验。改进实践证明,类似结构的车辆可以通过对车架吸能区结构的优化设计,在短时间内以较低的代价显著提高碰撞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2.
结合X车型安全气囊开发过程中的台车模拟试验和实车碰撞试验,对台车模拟试验过程中的台车总质量大小影响着试验中提供给假人的伤害能量问题进行了分析。气囊开发过程中,当台车车身内的能量增加时,可通过减少台车总质量来减少台车车身内的相对能量,最终使台车车身内假人受伤害能量与实车碰撞过程中提供给假人的能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为在台车试验中准确复现车身B柱加速度波形,以机械式缓冲吸能器及其钢板布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碰撞中台车位移、钢板位移和钢板长度三者的关系;通过台车模拟试验过程的仿真,揭示了不同长度单片钢板的加速度特性和碰撞初速度对它的影响,以及单片钢板的半脱离特性.最后总结出台车试验中钢板的布置方法,利用它可复现任何碰撞波形.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偏置可变形壁障碰撞(ODB)台车试验,以有效代替整车偏置碰撞试验。针对某款长安乘用车,用Madymo模拟软件,建立该车型驾驶员侧约束系统的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仿真模型。完成与整车64 km/h的40%ODB试验的对标,模拟了HybridⅢ型50百分位假人在试验中的伤害参数。同时考虑了台车的初始固定偏转角度和台车加速度两个变量,用CAE仿真分析,确定台车车身设置最优方案与整车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头部、胸部等关键部位的伤害曲线,该台车试验方法与整车试验相似度大于80%。从而,提供了一种用台车试验代替整车偏置碰撞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进某轻型客车的碰撞性能,在保险杠与车架之间装用波纹管吸能元件,对碰撞吸能的波纹管元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波纹管各设计参数对碰撞吸能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进行优化设计,从中找出了最佳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一种副车架对小偏置碰撞性能的优化提升进行分析,同时又观察了几种典型的小偏置碰撞性能良好的框型副车架,最后总结出几种框型副车架针对小偏置碰撞性能的优化提升方法,可为今后的副车架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EV—6580电动汽车车身—车架的有限元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LGOR FFEAS,对EV-6580电动轻型客车的车身和车架进行了结构分析计算,证明了电动汽车车身及车架手车量化潜力,本文还对电动汽车与普通汽车的车架地对比分析及对电动汽车车身的承载方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侧面碰撞台车试验能力,进行侧面台车试验,对某款车后排SID-Ⅱs假人骨盆合力进行了改进.改进后,SID-Ⅱs假人骨盆合力幅值由4.8 kN降至2.8 kN,远远小于C-NCAP指定的最高性能限值3.5 kN.得出结论,针对后排乘员骨盆伤害的改进,可以通过侧面碰撞台车试验进行;为了保证侧面碰撞乘员骨盆得到良好的保...  相似文献   

9.
王斌  李华香  史建鹏 《汽车科技》2012,(5):47-49,58
应用Hypermesh和Pam-Crash软件建立整车有限元模型,按照C-NCAP试验要求分别进行整车正面碰撞和40%偏置碰撞仿真。通过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B柱加速度曲线的对比分析,验证整车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根据仿真结果评估车身结构偏置碰撞安全性能,对结构进行改进。改进后整车偏置碰撞性能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柔性高精度台车,它能很大程度地提高原有焊接设备和台车对不同车型白车身焊接的适应能力,同时也能够对白车身实现高精度定位,保证后续焊接的质量。能够使企业更快的适应由于车型的快速更新所带来的市场波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侧撞试验台是一种新近出现的成本较低、研究车辆在侧面碰撞中车门侧面结构耐撞性及侧面内饰和侧面安全气囊对乘员保护作用的部件试验台。本文研究了实车侧面碰撞中车门的速度特征以及乘员的伤害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以实现的侧撞试验台方案,对台车进行了结构设计,最后在动力学和运动学上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车身钣件材料对正面偏置碰撞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车身钣件材料变更对汽车正面偏置碰撞的安全性的影响程度。建立了某车的正面偏置碰撞模型,提出了对偏撞安全性的评价指标,对多个不同钣件材料更换组合进行了仿真分析。最终得出了各钣件材料变更对各个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和排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台车试验,对受方向盘角度影响和座椅刚度等影响下的几种典型的胸部伤害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在无安全气囊或气囊作用偏弱的情况下,方向盘的水平角度一般时容易造成胸部加速度偏大,方向盘水平角度偏大时容易造成胸部压缩变形量偏大;另外,也指出了碰撞中,坐垫的深度偏大和前端刚度偏强时容易增大假人胸部伤害,坐垫前端刚度偏弱时导致假人下沉可造成胸部伤害指标提高,这为约束系统的匹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JSAE Review》2003,24(2):173-181
In the JNCAP, both full and offset frontal impact tests are performed. The crashworthiness and injury parameters in both tests were examined. Scores in both crash tests are strongly affected by chest and tibia injury criteria. Some cars score well on both tests, while others have poor scores in the offset impact tests because of the large intrusion into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offset frontal impact tests, the stiffness of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has generally increased, but the force levels of the front structure have not always increased.  相似文献   

15.
假人主要伤害值对等效双梯形减速度曲线的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利用同时配置气囊和安全带、只配置安全气囊以及只配置安全带的3种不同正碰台车试验的MADYMO数学仿真模型,分析了等效双梯形曲线不同特征参数对假人头部HIC值、胸部3ms累积加速度以及胸部变形量等3种伤害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外有关汽车内部凸出物试验的标准中均只将假人头部作为参考指标;而正面碰撞法规和C-NCAP(2021版)中均将假人的头、颈、胸、骨盆、腿等部位损伤值作为衡量汽车安全性能优劣的重要评价指标。本文通过滑台碰撞试验方法,对汽车内部凸出物试验测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假人的头、颈、胸、腿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是95th假人的骨盆位移量过大,造成假人下半身受到损伤更为严重。因此,本文建议乘用车内部凸出物试验测评方法中,应适度考量假人多个部位及其损伤指标,旨在不断完善我国汽车安全标准体系,进一步提升汽车安全性能,更好地保护驾乘人员的乘车安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减速台车的波形发生器为对象,研究了波形发生器中吸能钢板长度、减速台车初速度对吸能钢板的加速度曲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座椅动态试验的加速度曲线为目标曲线,进行了真实的台车碰撞试验和计算机模拟试验,试验得到的加速度曲线与目标加速度曲线是吻合的,可见对波形发生器的研究是有效的,该研究成果可以降低汽车碰撞试验成本和缩短研发时间。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薄壁结构的耐撞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的设计方法:。利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设计方案来选取设计点,在设计点处用有限元法代替传统试验来获取试验数据。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刚性墙最大位移、撞击力峰值和总质量的高精度响应面。综合考虑厚度的变化范围、安全性和轻量化要求,运用可行方向法对建立的响应面进行优化计算,得到了一组最优值。结果:表明本文的设计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度和计算效率,实现了提高薄壁结构耐撞性的目的:。同时也为车身复杂结构(如前纵梁、吸能盒等)的耐撞性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开发大型全承载客车碰撞吸能器,通过整车正面碰撞有限元仿真分析,确定了吸能器合理的吸能量和压溃力,以压溃力为目标进行吸能器结构参数设计。采用铝合金和DP600钢试制了吸能器样件,通过静态压溃试验对比不同吸能器的压溃力和变形模式,并通过台车碰撞和整车碰撞试验验证吸能器性能。结果表明,铝合金吸能器的压溃变形模式稳定,材料没有撕裂现象,在正面碰撞、偏置碰撞、斜角碰撞等多种碰撞工况下都能产生良好变形,满足整车碰撞安全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