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汽车与安全》2011,(7):21-22
刚才听了陈全生参事所讲的话,很受感动。作为一个汽车人来说,汽车工业能够有这么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我想汽车工业会有一个更光明的未来。在此我仅仅代表我自己,代表一个汽车人向陈参事表示感谢,谢谢!今天我的讲话主要围绕两个字——安全。说到安全,我们今天会议的主题是汽车安全,如果谈安全问题,我想从非常宏观的方面,  相似文献   

2.
《轿车情报》2008,(7):231-231
随着人们对汽车的研究逐步深入,汽车安全问题成为消费者和汽车厂商共同关注的焦点。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安全性能也成为各厂家抢占市场的又一个筹码。为提升对汽车消费者的安全保障,安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已成为汽车设计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3.
缺少统一的、权成的安全指标似乎成了中国汽车安全的首要问题。C—NCAP的出现,也许是中国汽车安全领域的一个里程碑。[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新能源电动车的碰撞安全已经成为一个核心技术问题。新能源电动车碰撞安全应该分为汽车本身的结构安全和蓄电池安全。  相似文献   

5.
当下,汽车召回俨然成为一种国际上成熟的消除汽车产品缺陷的管理制度,但如何判定什么样的问题应归结为安全问题需要一个较为完整的分类体系做支撑。本文整理了大量的召回数据,结合汽车产品结构的可能性分析整理出汽车产品安全危害的几种类型,对于指导判断汽车产品安全风险的评估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汽车去年生产和产销都超过了1800万,成为世界第一。但是应该说,我同意最近一个部委领导讲的意见,其实我们对汽车社会没有准备好,北京去年在堵车问题的处理上把所有的办法都用了,但把所有的药放在一个罐子里,我们建议,应当考虑从更多的方面来统筹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相似文献   

7.
如何确保汽车被动安全,即在汽车碰撞之后如何减少乘员损伤,一直是汽车安全专家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汽车安全专家也越来越关注汽车主动安全, 即如何减少碰撞事故的发生。汽车安全不能简单寄  相似文献   

8.
周宏湖 《轿车情报》2008,(1):164-164
为了促进汽车厂家积极采用最新汽车安全技术,减少由于汽车安全技术问题带来的交通事故,提升公众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促进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掀起一个“人人讲安全、处处有安全、行车保安全”的舆论高潮,共同宣传汽车安全的重要性。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中国区于2007年11月14-15日在苏州共同举办“安全汽车行动”媒体启动仪式和汽车安全媒体交流会,期间还签署了“安全汽车行动从我做起”的倡议书。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的形势下,汽车“公害”问题也日益突出。降低汽车交通事故的发生,特别是降低车祸死亡人数已是世界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为此,世界上各大汽车公司和零部件公司不断开发出先进的安全系统技术。其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就是应用能共享信息的“传感器融合”技术。这实际上是一种“系统集成”技术。这种“系统集成”为主动安全技术与被动安全技术之间架设一座桥梁,通过两者的结合,创造了一个为乘员安全与车辆行驶安全的综合性方法。开发背景在当今世界交通运输量急  相似文献   

10.
编者的话     
《汽车与配件》2011,(10):4-4
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能源、环境、安全等诸多问题。如果说,节能减排尚未深入到每一个汽车消费者的意识形态中的话,那么安全则是与每一个驾乘人员都攸戚相关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对产品安全认知的内涵与演进进行了剖析,从安全分析发展的角度梳理产品安全理念的发展,提出了有限性视域下的自动驾驶车辆安全需求。产品安全的本质是产品所处的风险状态,与社会发展协调同步。自动驾驶车辆除了要满足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网络和数据安全外,还应有韧性安全需求。为理解产品安全认知的演进和自动驾驶安全需求分析的构建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基于ITS技术的汽车驾驶安全辅助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ITS技术的汽车驾驶安全辅助系统是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此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在研究行驶环境感知和信息融合、驾驶员特性和安全距离模型、车辆运动控制及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研制了汽车驾驶安全辅助系统试验平台和试验样车,实现了行车前撞预警、安全车距保持、智能车道保持等功能,并完成了相关试验分析与评价,为进一步开展基于ITS的汽车主动安全辅助技术的研究以及汽车驾驶辅助系统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质安全理论是当代安全科学技术的重要成果,体现了安全管理已经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的趋势。采用本质安全化的思路进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应当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首先构建了道路交通管理本质安全化系统模型,然后阐述了系统中的每个要素的本质安全化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碰撞预判技术及其通用的系统设计方案,着重从该系统所用雷达系统的研发、新式被动安全装置的优化与应用以及系统集成3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并指出了当前发展碰撞预判系统的时机与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汽车一体化安全定义与组成,阐述了碰撞预警技术其通用的系统构架以及碰撞预警安全技术的应用现状.汽车一体化安全把汽车被动安全与主动安全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主、被动安全措施的最佳效用,其代表技术是汽车碰撞预警安全,该技术已成为汽车安全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汽车被动安全技术和国内外最新集成安全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汽车主被动安全集成控制系统.对车辆行驶各种安伞状态下系统应具有的功能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实现汽车安全系统功能的多个关键技术模块的相互关系和实现思路,设计了汽车安全控制系统总布置及结构方案.然后,规划出汽车安全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定义层,对各种模式下汽车安全系统应实现的控制功能进行定义.最后,提出了基于分层控制结构的控制系统总体方案及其算法实现流程.  相似文献   

17.
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在不断增多,带来中国的道路交通形式也日趋复杂,使得汽车消费者购车已不仅仅是购买一辆代步工具而已,在选车购车时而是对车辆的安全性能的重视程度在越来越高;汽车企业也把车辆安全性能开发放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加大各种研发手段及技术能力的储备和投入,促使中国汽车安全技术发展在不断进步,车辆的安全性能也在不断提高。本文主要对车辆前端的水箱框架进行研究,研究其对车辆安全性能的影响,以指导车辆被动安全性能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针对山区道路交通安全现状,提出安全度概念,分析了山区道路行驶车辆的制动器不失效、车辆横向不失稳等安全性条件。并利用车辆参数、道路参数和能量平衡的原理,建立了山区车辆行驶中车路耦合的交通安全条件和安全度模型。  相似文献   

19.
复合式衬砌由初期支护、防水层和衬砌组成,是中国现行山岭隧道的主要结构形式,而衬砌是保证隧道长期运营安全的关键。衬砌结构的安全性评价一般根据相关的隧道设计规范进行。现行规范中素混凝土衬砌和钢筋混凝土衬砌的安全性检算公式分别给出,在某些截面内力条件下,不能直接按照安全系数大小进行安全性比较。针对这种状况,首先对现行的衬砌结构安全性评价方法进行简化,提出衬砌截面安全包络线的概念,根据衬砌截面内力是否位于安全包络线内侧,即可判定衬砌截面的安全性。然后,在探讨截面安全包络线与极限承载力曲线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截面极限承载力曲线计算衬砌截面安全系数,进而评价衬砌安全性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衬砌截面安全包络线的概念,对于任意截面内力可简便直观地判定衬砌截面是否安全;衬砌截面内力点(M,N)位于极限承载力曲线关于坐标原点的几何相似曲线上,坐标原点和截面内力点的连线与极限承载力曲线相交,交点到原点的距离与内力点到原点的距离的比值则为衬砌截面的安全系数;利用考虑材料非线性的衬砌截面极限承载力曲线,避免了现行规范中出现素混凝土衬砌比钢筋混凝土衬砌截面极限承载力大的现象。研究成果对衬砌截面安全性评价及衬砌结构设计理论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车载网络安全的系统设计研究及关键技术开发,以应对黑客通过网联攻击车辆,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车内网络信息安全交互模型;分析“外部网络环境”与“车内ECU群体”之间进行“信息资源”交互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研究其对车内网络信息安全的破坏机理;利用基于密码学理论研究车内网络安全通信协议的设计方法,解决车内网络在智能网联汽车环境下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