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海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承运人在船舶开航前和开航当时,应当谨慎处理,使船舶处于适航状态,妥善配备船员,装备船舶和配备供应品,并使货舱、冷藏舱、冷气舱和其他载货处所适于并能安全收受、载运和保管货物”。由此可见,承运人在“开航道和开航当时”是法律规定保证船舶适航的时间范围,承运人对开航以后发生的船舶不适航不承担责任,所以如何准确,合理地界定“开航当时”,对于确保运输双方的责任与权利有重要的意义。对如何认定“开航当时”的时间标准,在学术界历来存在较多的争议。本文试图从船舶操纵技术与海运实务出发,从分析船舶“在航”与“非在航”状态的角度出发,对“开航当时”时间界定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林颖 《中国水运》2007,7(12):265-266
适航责任是承运人的"最低法定义务"之一.《海牙规则》要求"一、在开航前与开航时船舶适用于航行;二、船员的配备、船舶装备和供应适当;三、船舶要适合货物的安全运送和保管."我国《海商法》第47条规定"承运人在船舶开航前和开航当时,应当谨慎处理,使船舶处于适航状态,妥善配备船员、装备船舶和配备供应品,并使货舱、冷藏舱、冷气舱和其化载货处所适于并能安全收受、载运和保管货物."本文拟通过案例"FJORD WIND"对船舶适航标准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3.
林大鹏 《世界海运》2002,25(4):34-35
在船舶开航前和开航当时,谨慎处理使船舶适航是承运人的法定义务。然而如何认定船舶是否为在航船在司法实践中却有不小的争议。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一些主要观点的分析,来解决船舶开航当时的法律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船舶开航前和开航当时,谨慎处理使船舶适航是承运人的法定义务。然而如何认定船舶是否为在航船,在司法实践中却有不小的争议。此文试图通过对当前一些主要观点的分析,来解决船舶开航当时的法律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5.
因为船员在编制航行计划时没有把航海通告(NM 6274(P)/10)中关于厦门港航道外水深不可靠的内容进行正确的标识和提醒,英国海事高等法院(2019)和上诉法院(2020)都判决CMA CGM LIBRA船东在船舶开航之前和开航当时未谨慎处理使船舶适航,且船舶不适航是导致船舶搁浅的原因,因此承运人无权请求货方分摊共同海损。该判例完全改变了业内此前对船舶不适航的认识,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使由于航行计划缺陷导致船舶不适航可能成为业内和司法界的普遍观点。  相似文献   

6.
在航运实务中,为保证船、货双方的合法权益,船货双方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公约、法规。我国海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承运人在船舶开航前和开航当时,应当谨慎处理,使船舶处于适航状态,妥善配备船员,装备船舶和配备供应品,并使货舱、冷藏舱、冷气舱和其他载货处所适于并能安全收受、载运和保管货物。”由此可见,承  相似文献   

7.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ISMC)已强制执行,它是迄今为止国际海事组织在船舶安全及防污染方面所制订的最为严厉的规范。其“适航管理”概念的引入必将对承运人适航义务的认定产生重大的影响,承运人提单下责任也因此而加重  相似文献   

8.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ISMC)已强制执行它是迄今为止国际海事组织在船舶安全及防污染方面所制订的最为严厉的规范。其“适航管理”概念的引入必将地承运人适航义务的认定产生重大的影响,承运人提上责任是加重。  相似文献   

9.
何静 《中国水运》2007,7(5):255-256
适航义务是提单项下承运人的基本义务,对适航义务的违反将导致承担适航责任。本文主要分析了适航责任的构成以及承担适航责任时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并且在最后论述了适航责任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关系,以期能更深入了解适航责任。  相似文献   

10.
杨婵 《航海》2013,(6):13-15
在没有合同依据及交易惯例参考情况下,积载是由法律分配给承运人的义务;承运人可以通过约定FIOST条款等合同安排排除部分积载义务,但仅可排除与违反管货义务相关的一些损害后果,如装卸工人的野蛮操作而导致的货损等,不能排除与船舶适航义务相关的责任.因积载是与船舶适航紧密相关的重要一环,承运人仍应对与适航义务有关的积载问题负最终责任.[案情]原告(反诉被告):中国上海外轮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外代)被告(反诉原告):南通江海通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海通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