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六华 《水运工程》2012,(10):107-110
针对GPS-RTK水深测量时测船姿态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结合山区河流大比例尺测图的特殊情况,通过对GPS天线船体坐标系VFS、换能器船体坐标系VFS与地理坐标系GRF的转换等测船姿态改正的数学模型分析研究,为正确认知、应用GPS-RTK水深测量姿态误差改正提供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船舶计程仪及陀螺导航设备误差标校方法手段落后、过程周期长等问题,采用MS860作为测定误差的基准平台搭建导航装备动态性能测试系统,选用Nport5450串口服务器接收处理多路串口信号进行数据通信,结合轴角信号转换装置进行模拟、数字信号转换,利用信息处理机终端处理与显示导航参数信息。另外,分析了GPS天线安装偏差导致船体纵横摇、GPS天线高程差、方位偏差、GPS测量基线长和基座高程差等因素对GPS航向产生的影响,推导了GPS动态航向测量模型的误差补偿方程。此系统对降低导航设备误差标校工作成本,提高导航装备的保障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龚治兴 《中国水运》2014,(1):200-205
随着GPS技术的飞跃发展,水下地形测量方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应用GPSRTK技术不但可以进行平面位置的精确定位,也可用来进行水面高程的实时确定。这种新方法采用GPS的RTK工作模式,在事前准确设定基准站的平面和高程坐标,进入差分工作状态后,流动站GPS可测得其天线几何中心的基准高程h1,再减去GPS天线到水面的高度h2,即可反算出水面基准高程。水面基准高程减去测深仪测得的水深h3,就可得到水底点的基准高程,故水底点基准高程可表示为:h=h1一h2一h3。采用这种方法确定的水位基准高程精度较高,并较好的消除了波浪、潮汐、水位落差等因素对水底高程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数字测深仪与GPSRTK完美结合,能自动导航,可按距离或时间间隔自动采点,只要将GPS天线高量至水面,测深仪吃水深度改正后,便可高精度、实时、高效地测定水下地形点的三维坐标,而无须验潮改正,用专业成图软件直接成图,提高了生产效率,更提高了成图精度。  相似文献   

4.
用卡尔曼滤波算法综合来自单频 GPS 接收机的伪距、相位和伪距率的测量值,在数分钟内我们不仅可以得到标准偏差约5cm 的伪距估值,还可以得到同样精度的电离层延迟量,同时亦可以改正相位观测(综合多卜勒)中的初始偏差值。  相似文献   

5.
靠近艉部的GPS天线线型对AUV的阻力以及桨盘面处的伴流品质有直接影响。高品质的伴流场能有效地降低噪声并提高水动力性能。为了获得最优的GPS天线线型,以某自主式水下机器人(AUV)为母型,采用ICEM-CFD、Fluent等CFD软件,结合RANS方法和SSTκ-ω模型对搭载不同线型GPS天线的AUV进行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GPS天线设计前倾角可以有效降低天线的阻力,从而降低AUV受到的整体阻力。具有一定前倾角和尾端曲线的GPS天线有利于改善AUV尾部伴流特性,减小桨盘面伴流速度的不均匀度。  相似文献   

6.
应用实时PPP技术解决长距离航道潮位控制问题,首先需要理解PPP技术的原理、解算模型及模型精度,采用实时连续参考站提供的高精度钟差及卫星轨道误差对GPS采集数据改正即可得到实时PPP测量数据;通过实时PPP测得的GPS高再经姿态改正、潮位提取、基准面转换等步骤获得潮位。  相似文献   

7.
结合青海省黄河航运工程测量实例,就GPS控制测量,山区GPS测量时应注意的问题,利用瞬时水位法确定绘图基准面以及误差改正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广泛应用,使港口工程大范围、高精度的水深测量成为可能,水位改正是港口工程水深测量中的必要工序,在处理实时水深测量数据时必须慎重选择合理的水位改正方法.根据多年港口工程水域测量的实践经验,提出3种实用性较强的水位改正方法,有利于提高感潮水域港口水深测量的精度和数据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9.
刘东全  董江 《水道港口》2009,30(3):217-221
在传统潮位测量方法缺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航潮位测量思想。为了获得高精度的在航潮位测量成果,对利用GPS RTK/PPK技术进行潮位测量和数据处理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些关键问题主要有姿态改正、GPS高程质量控制、垂直基准转换、基于信号的在航潮位提取。在姿态改正中,详细的给出了姿态改正的计算模型;对于GPS RTK/PPK高程数据存在的异常的问题,给出了Kalman滤波以及Heave修正的方法;为使GPS在航潮位研究实用化,对验潮中垂直基准的转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最后给出了无缝垂直基准的概念和转换思想;利用信号处理理论,基于Butterworth滤波器,提取出了潮位,并将GPS潮位与潮位站潮位进行了比较,获得了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董江  王胜平 《水道港口》2008,29(2):148-152
在分析传统潮位测量方法和潮位模型缺陷的基础上,给出了GPS在航潮位测量方法。基于GPSRTK动态定位技术,系统地研究了GPS RTK在航潮位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流程,并对潮位测量和数据处理中的GPS RTK高程质量控制、姿态改正、动态吃水改正、潮位提取、垂直基准转换5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确定了测量船测量期间的在航潮位。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到天津新港航道的在航潮位试验中,2 d的试验结果表明,GPS在航潮位测量方法相对传统的潮位测量方法在实施的简便性、精度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鉴于该方法的特点以及航道的特点,建议该方法广泛推广应用于航道在航潮位测量中。  相似文献   

11.
汪凯  ;候江涛 《中国水运》2014,(7):109-111
结合某区域站观测数据,通过观测数据进行分析GLONASS系统与GPS系统多路径效应规律,建立多路径效应的改正模型,根据模型来对多路径效应进行纠正并对纠正结果进行残差分析,从而提高GPS定位精度增加其可靠性,进一步研究抑制多路径效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根据GPS接收机的定位原理和GPS接收机灵敏度分析接收机性能,发现灵敏度主要与前端电路和基带有着密切关系。据此对GPS的天线前端电路设计滤波器和低噪声放大器,并对电路的其他方面提出要求,考虑包含处理器和大量逻辑门电路的Cyclone器件,并通过配置嵌入式软核处理设计GPS接收机。  相似文献   

13.
韩波  刘强 《航海技术》2011,(5):37-39
大型船舶运动性能的测定,采用传统的测速区测速法因受海域水深及环境因素的制约,往往难以实施.船载GPS具有定位精度高的特点,此文给出了利用GPS在宽阔海域测定船舶航速和计程仪改正率的方法及测速精度分析,可供大型船舶测定船舶运动性能时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某舰改装对海导弹系统,需增装数传天线、模拟天线和GPS天线三根,而产生的新的EMC/EMI问题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进行了研究。着重地分析了新装设备与原舰载设备之间的谐波干扰和互调干扰,提出了合理的干扰控制措施,确定了上述三根天线的安装位置。  相似文献   

15.
软件GPS接收机(SGR)具有对天线输出的最低层次的GPS原始信号进行处理的能力。SGR包括一个前端器件,将来自天线的射频信号变换为中频数字信号,用高级编程语言对变换后的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出位置与速度。在SGR中,可以设置不同的参数和门限进行搜索与跟踪工作,使用户有很大的操作灵活性,这就为弱信号的处理、消除多径干扰以及模拟各种信号提供了方便。本文介绍软件GPS接收机的一般原理及其在研究与模拟GNSS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应用GPS载波相位测量技术,测量安装在船体总段上的GPS天线阵列的相对位置,根据多基线矢量的空间关系,得到船体移动段和基准段之间的相对位姿参数,依照船体总段姿态调整控制模型,实现船体总段自动合拢.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利用GPS载波信号相位差测量技术进行实时确定弹体姿态的方法。通过对载波相位差测量航向和姿态原理的分析,建立GPS姿态确定的单差模型,推导采用GPS多天线姿态测量技术实时获取弹体飞行姿态的解算算法,应用最小二乘法估计解算基线向量,然后对GPS姿态估计算法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利用GPS载波信号相位差测量技术进行实时确定弹体姿态的方法。通过对载波相位差测量航向和姿态原理的分析,建立GPS姿态确定的单差模型,推导采用GPS多天线姿态测量技术实时获取弹体飞行姿态的解算算法,应用最小二乘法估计解算基线向量,然后对GPS姿态估计算法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5.9.1从本船位置的测量应考虑到公用参考点。应提供设备以补偿安装时天线位置与公用参考点之间的偏差。当安装有多台天线时,应有措施对雷达系统中的每台天线应用不同的位置偏移。当选定任何雷达传感器时,应自动应用偏移。  相似文献   

20.
<正>每条船的罗经甲板及雷达架这样一块有限的地方通常安装有15~20根各种接收天线。有时由于一根天线安装位置不恰当会干扰其他通信导航设备的信号接收,如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ECDIS、雷达、GPS等。曾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