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属弹簧电流变隔振器动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洪涛  王娟  张少华 《汽车工程》2005,27(5):603-606
利用电流变液体(ERF)的可调阻尼特性,设计了一种金属弹簧电流变隔振器并阐述了它的工作原理,通过对简化力学模型的理论分析和隔振器试验研究,发现隔振系统的动特性对结构参数非常敏感,过高或过低的系统弹簧刚度均小利于发挥电流变效应。  相似文献   

2.
发动机振动模糊半主动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永达  许沧粟 《汽车工程》2006,28(7):663-666,629
对发动机的主动隔振,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变技术的模糊半主动控制的研究。在介绍了模糊控制和电流变液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发动机主动隔振的半主动控制模型,设计二输入单输出的模糊控制器,根据经验和理论分析制定模糊控制规则,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了被动控制与半主动控制的联合建模并仿真。仿真结果显示,与被动控制相比,模糊控制有很好的控制效果,使发动机的减振效果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橡胶隔振器多激励输入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偏相干原理的橡胶隔振器的隔振性能计算方法。在计算模型中,通过去除干扰激励的影响,得到所研究激励传递到被动端的响应,从而计算得到偏相干的隔振率。采用递归迭代算法给出了偏相干隔振率的计算流程。应用该方法分别计算了悬置、前控制臂衬套和扭力梁衬套的偏相干隔振率,结果表明,偏相干隔振率计算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干扰,得到更为真实的橡胶隔振件的隔振率。  相似文献   

4.
张耀庆 《国外汽车》1992,(2):47-50,71
内装式隔振系统是一种需特殊加工工艺,不改变柴油要的质量一外形参数的柴油机隔振新装置;内装式隔振系统有片状组合式隔振器十支承,螺旋状钢丝隔振器+支承及环状橡胶-金属制隔振品+支承三种类型;三种隔振器在柴油机和加载装置的试验台上进行了评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螺旋状钢丝隔振器在抗共振和脉冲激振方面有明显的优点;片状组合式隔振器可降低被隔振装置的振动噪声;环状橡胶-金属隔振器在整个频谱范围内有较好效果;对设计柴油机隔振系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被动隔振器对低频段的隔振能力差,主动隔振器结构过于复杂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SMA)的半主动隔振器,带有SMA丝的悬臂梁充当弹性元件,根据SMA的弹性模量随温度改变而变化的特性,通过适时的改变通入悬臂梁的电流,从而调节系统的固有频率使其随外部激振力频率的变化而改变。本文对变刚度隔振器的原理及基于SMA的隔振器的模型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得到了较宽的隔振频带并避开共振峰的响应曲线。  相似文献   

6.
电流变液体减振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用电流变仪对BW型电流变液体进行测试,并将其用于筒式车用减振器。通过台架试验研究了激振频率、振幅对电流变液体减振器性能的影响,并就电流变液体减振器要求的流体性能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低频大振幅下,随着电场强度变化电流变液体减振器阻尼力变化显著;应用具有电粘特性的流体作为该电流变液体减振器的工作液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流变技术的发动机风扇离合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革文 《汽车工程》2005,27(2):200-202
探讨了电流变技术在汽车发动机风扇离合器中的应用。描述了电流变风扇离合器的结构及其对电流变流体性能的要求,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汽车发动机风扇离合器,并给出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电流变流体减振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晶敏  张少华 《汽车工程》1999,21(5):318-320,F003
本文用电流变仪对BW型电流变液体进行测试,并将其用于简式车用减振器。通过台架试验研究了激振频率,振幅对电流变液体减振器性能的影响,并就电流变液体减振器要求的流体性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许沧粟  刘江峰  黄承修 《汽车工程》2007,29(2):157-159,116
对电流变液力发动机悬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描述,建立了该悬置的力学及数学模型,并利用ADAMS软件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试验测试了电流变液力悬置的动态特性,并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10.
电流变液体减振器是一类重要的电流变液体器件。它的特点就在于可以通过调节电场强度来控制电致阻尼力,达到调节复原和压缩阻尼力的目的。电流变减振器在解决空行程问题上,常采用"三筒结构"和"双筒充气式结构"。通过对这两种结构的阻尼力特性的分析,推导出其在压缩和复原行程中的阻尼力计算公式,并对两种结构的阻尼力特性和结构特点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柴油机电控系统在随车使用中因振动而出现故障的问题,通过试验分析故障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介绍了隔振方案的选择以及隔振器参数的确定,并对隔振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运用机械导纳的计算方法来辅助设计、计算、验证排气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在排气隔振系统的概念设计阶段,引入挂钩与隔振器(橡胶吊耳)刚度比的经验值来指导设计。在性能评估阶段建立传递率的快速计算方法来评判排气隔振系统机械导纳,并且在实例中通过Nastran软件对导纳值的计算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电流变减振器台架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台架试验对电流变减振器性能进行了考察,得到了较好的示功图和速度特性曲线;讨论了电场强度、气室压力、间隙大小、电流变液性能等对电流变液体减振器压缩阻尼力和回复阻尼力的影响,对阻尼力的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指出了产生误差的原因。所设计的充气式减振器示功图曲线光滑饱满,表明其结构良好,可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4.
汽轮发电机是工业化生产必不可少的一项设施,其作为汽轮机驱动的发电机,当锅炉可以产出蒸汽进入汽轮机中膨胀做功,继而实现叶片转动并发电的目的。目前汽轮发电机弹簧隔振基础是比较常用的汽轮发电机基础,其由较强的隔振和抗震效果,受到了相关领域的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对汽轮发电机隔振基础的过程中,对动力和静力及隔振器的布置方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电流变液的电流变效应,能够方便地解决机械中能量传递与控制的问题,可以在汽车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分别从汽车用减振器、缓速器及发动机支架介绍电流变液器件较传统器件的优点。文章最后指出当前汽车用电流变液器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发动机振动模糊PID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发动机激振力及动力学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模糊PID控制方法,设计出了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发动机振动控制的半主动模糊PID控制器,并运用MATLAB/Simulink对隔振控制系统进行了对比仿真.仿真结果显示,与橡胶隔振垫和PID控制相比,采用模糊PID控制的磁流变阻尼器的发动机有更明显的隔振效果,表明了磁流变阻尼器在汽车发动机上运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惯性通道半主动控制式液力悬置的设计开发。该液力悬置不改变橡胶主簧刚度和液体黏度,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由步进电机控制旋转阀的旋转角度,改变惯性通道的工作段(各段具有不同的长度),从而改变液力悬置的动态特性,使发动机—悬置系统的振动传递率最小。装车试验表明,所设计悬置具有较好的宽频带减振隔振性能。  相似文献   

18.
研制了一种电流变转向器,介绍它的工作原理,结构和控制方法。为了模仿人的行为,采用步进电机,实现多种波形的转动。利用NI虚拟仪器,建立了电流变转向控制机构的自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9.
汽车动力总成隔振难点与被动悬置改进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发动机导致车内噪声的两种方式,即振动传递方式和辐射方式.基于发动机的激励特点和传递方式论述了发动机对整车振动噪声的影响规律及控制措施.基于动力总成隔振悬置需要满足的诸多冲突因素和约束条件,论述了汽车动力总成隔振设计难点,并阐述了被动式悬置改进技术.  相似文献   

20.
简略介绍机械压力机振动带来的危害,采用隔振装置后,通过它的动力学模型,求出振动系统的振幅,加速度与现场实没数相比较、从而论证隔振器设计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