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万艳  李俊 《公路》2022,67(1):300-304
为了明确粗集料压碎值对多孔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选取玄武岩、破碎砾石和石灰岩3种不同压碎值的粗集料.首先采用击实试验模拟分析了粗集料和多孔沥青混合料受荷后的级配变化规律,其次探究了粗集料压碎值对多孔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和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粗集料和沥青混合料受荷后9.5 mm筛孔集料的质量通过率变化最大,4.7...  相似文献   

2.
沥青面层用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和含泥量技术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高速公路表面层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针对石灰岩粗集料的针片状含量对集料压碎值、骨架的影响和对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分析了集料含泥量对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针片状含量对于集料性能影响显著,舍泥量对于沥青混凝土的各项路用性能都有明显影响:对高速公路沥青面层用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按10%控制,含泥量技术指标建议采用0.5%控制  相似文献   

3.
粗集料是沥青混合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形态差异会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产生直接影响.受母岩特性、加工工艺的影响,不同规格粗集料的形状和成分差异明显,导致沥青混合料的力学试验结果存在较大离散性,不仅增加了工程试验量,还不利于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精准设计和质量管理.文中分析粗集料岩性和形态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探讨粗集料变异对沥...  相似文献   

4.
通过长期的质量监督检查发现,新疆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集料开采加工存在着监管不到位和监督盲区的问题,某些集料开采加工企业存在管理不规范、生产加工随意性突出的现象,致使生产出的集料合格率偏低而影响沥青混凝土生产质量。提出对集料生产企业监管的路径、手段和具体要求。实践证明,从源头着手对提高沥青混凝土质量有着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集料级配变异所产生的原因从母岩的类型、集料加工设备组合、集料存放场地等方面入手,分析集料级配的变异对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的影响,最后根据情况对各种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应对措施,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以保证沥青混合料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优化橡胶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基于分形理论,对四种橡胶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进行评价,并通过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对其评价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分形理论,可以对橡胶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进行优化;橡胶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质量分维值最佳为2.4左右。  相似文献   

7.
沥青路面集料加工质量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路面施工中,集料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合料级配的稳定性,从而影响沥青路面的质量及使用寿命。在课题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总结集料加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提出通过控制集料加工质量来保证沥青混合料质量的思路,并从集料的分级、加工工艺、质量检验标准等方面提出集料加工标准化技术,研究成果可为规范集料加工工艺和质量标准、编制新技术标准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细集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评价细集料的两个关键指标就是砂当量和亚甲蓝。笔者首先介绍了国外关于细集料的砂当量和亚甲蓝试验方法和技术指标的情况,然后进行了不同规格细集料的亚甲蓝试验,最后对目前0~2.36 mm细集料的亚甲蓝不同试验方法和技术标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中国沥青混合料细集料0~2.36 mm亚甲蓝的技术指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延时烘箱老化方法对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进行不同时长的老化,探讨采用水煮前后质量损失率评价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可行性,分析了粘附等级和质量损失率指标随沥青老化程度变化的规律,探讨了粘附等级与质量损失率两种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沥青老化程度加深,沥青与集料的粘附等级下降,水煮前后质量损失率上升;改性沥青老化后与集料的粘附性能下降幅度较基质沥青小,抗水损能力强;水煮前后质量损失率与粘附等级有稳定的相关关系,且质量损失率量化了粘附等级的评价过程,测试结果客观性高。  相似文献   

10.
利用间隙率U法和流动时间S法表征细集料棱角性,分析表明,两者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其回归系数可用于细集料棱角性的间隙率U与流动时间S指标间相互换算。通过SMA-13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试验,分析了细集料棱角性对SMA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沥青混凝土性能与细集料棱角性表征指标的相关关系,结合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要求,提出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细集料棱角性技术标准。结果表明,这可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修订建议,以提高石料企业加工细集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沥青混合料用0~2.36mm细集料的技术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集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评价细集料的两个关键指标就是砂当量和亚甲蓝。首先介绍了国外关于细集料的砂当量和亚甲蓝试验方法和技术指标的情况,然后进行了不同规格的细集料的砂当量和亚甲蓝试验,最后对目前细集料的砂当量和亚甲蓝不同试验方法和技术标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沥青混合料0~2.36 mm细集料亚甲蓝的技术指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剑飞  盛晓军  刘黎萍  孙立军 《公路工程》2009,34(5):112-115,129
目前国内外对于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有多种评价方法,其中评价沥青与粗集料粘附性的水煮法因操作直观简便而多被采用,但也存在试验条件难以控制、评价结果因人而异的缺陷。本研究通过连续测量沥青和粗集料在水中重量的变化对粘附性进行定量评价以改进目前水煮法主观性大的缺点。文中对4种不同类型石料在基质沥青和添加SEAM改性剂后的情况下的粘附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剥落面积百分率和剥落质量百分率能对沥青与粗集料粘附性进行细化区分,剥落质量百分率指标能更有效、全面、细致地评价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  相似文献   

13.
集料颗粒形状对沥青混合料稳定性、体积特性、施工中的工作性的影响已在得到工程技术人员公认,如何科学地评价和量化集料颗粒的形状特征也是提高路面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关键。数字图像技术的进步与相关软件的发展,为基于单个集料的直接检测与集料形态的自动化分析与计算机描述提供了手段。采用多种图像指标与方法对集料的形状特征进行了评价和量化...  相似文献   

14.
《公路》2015,(9)
利用沥青路面原材料质量指标检测数据,通过单粒级集料加工级配变异性,并用灰色理论分析单粒级级配变异性对合成级配的影响,从而研究原材料质量的变异性及其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集料加工场地、集料破碎工艺、破碎机产量均衡性、集料加工筛孔配置、除尘设备选用、碎石设备调试等方面加以改进,以减小集料加工变异性、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燃料油对集料与沥青间粘附性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机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试验测定了不同燃料油的主要成分,以及燃烧试验测定了不同燃料油的残留灰分质量比,并通过拉拔试验比较了洁净玄武岩及表面吸附有燃料油灰分的玄武岩与沥青间的粘附性。结果发现,煤焦油作为燃料油,燃烧后灰分吸附在集料表面,会降低集料与沥青间的粘附性,燃料油燃烧灰分质量比越大,对玄武岩集料与沥青间的粘附性影响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16.
选用2种沥青及3种集料,对单个集料进行不同时长的改进水煮法试验,对松散沥青混合料进行不同时长的改进ASTM D3625水煮法试验。通过扫描电镜试验、能谱分析试验分析集料表面构造和化学成分;通过高温接触角试验,获取拌和温度下集料与沥青的接触特性。结合质量法和图像法,分析沥青-集料的剥落率,探究在长时间高温水煮条件下的沥青-集料黏附性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石灰岩与沥青的黏附性最好,砂岩最差;采用SBS改性沥青可有效增加与集料的黏附性,降低沥青-集料黏附性的衰减;水煮时间增长,使用Si元素含量越高、接触角越大的集料,沥青-集料黏附性越差;仅通过水煮样品3分钟来评价样品的黏附性不准确,延长水煮时间并结合质量分析方法可更真实地表征黏附性变化;对长期高温多雨地区,推荐使用石灰岩和SBS改性沥青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能力。  相似文献   

17.
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比表面积确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集料比表面积确定的传统方法进行研究,并对矿粉和集料的表面积进行了实测,以及对沥青混合料的集料表面积系数进行推导,认为现有的确定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比表面积的方法值得商榷.通过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比表面积的实测结果,提出了不同于常用方法的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比表面积的确定方法,并确定了集料...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依托港珠澳大桥桥面铺装项目,对普通集料与工厂化生产集料的工艺、技术性能进行对比;通过试验数据分析2种不同工艺生产的集料对浇注式GA-10、GMA-10两种典型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工厂化生产集料技术性质稳定,质量可靠性高,制备的浇注式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实践证明,改进集料加工工艺可提升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9.
通过车辙与冻融劈裂试验,分析了DAT-H5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提出以集料及其级配为研究对象的级配优化方法.分析了粗集料类型对橡胶沥青混合料可压实性、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的影响;结合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特异性,对ARAC-13级配进行调整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措施有:根据集料与胶结料配伍性,合理选择粗集料类型;适当提高9.5 mm及以上大粒径集料用量,并以橡胶沥青与矿粉组成的沥青胶浆填充集料空隙,可降低油石质量比和VMA,有效控制空隙率.  相似文献   

20.
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地区的热拌沥青混凝土的施工中,控制原材料的技术指标对优化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降低成本、控制施工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多孔玄武岩集料和沥青材料原材料性能,通过分析国内外多孔玄武岩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于该地区的克服多孔玄武岩集料的不利影响的质量控制方法,对该地区类似工程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