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混凝土徐变模型在桥梁预拱度设置中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MIDA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悬臂法施工连续刚构桥梁计算模型,并考虑不同的混凝土徐变模型计算了桥梁的预拱度值,并与实际工程做对比,得出选择徐变模型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施工过程徐变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计算问题。本文介绍公路桥梁结构设计系统GQJS中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 2004计算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施工过程徐变的结构分析方法,并给出一些对比分析算例。  相似文献   

3.
液后土体侧向流动是造成震后桥梁等工程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现行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在液化场地桥梁桩基抗震水准和设计技术方面远落后于工程实际发展需求。文中在对比国内外抗震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引入日本道桥抗震设计规范中相关规定和计算公式分析桥梁桩基单桩受力,对无侧流场地和液化侧流场地桥梁桩基的受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在分析液化侧流场地桥梁桩基受力特性的基础上,从桥梁构造的角度提出预防桩基破坏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施工阶段收缩徐变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一座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恩上立交桥为依托工程,在实测应变数据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3种目前公认较好的混凝土收缩徐变模型,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以下简称JTG D62)中的收缩徐变模型,GL2000模型和B3模型.研究结果表明,GLZ000收缩徐变模型更适合于节段施工桥梁结构施工阶段的收缩徐变效应计算.  相似文献   

5.
以一个大跨度钢结构人行天桥工程为实际案例,并进行详细介绍了桥梁拼装施工及成桥后卸载施工阶段监控的技术重点和实施方法。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桥梁变形模拟计算,通过施工时的浇筑过程的控制以及结构标高调整来获得预先设计的应力状态和几何线形,并在施工中对桥梁结构进行实时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参数进行修正。当计算模型与实际监测结果相吻合后,再用计算模型来指导后续的施工。  相似文献   

6.
独柱花瓶墩外形美观,受力合理,在城市桥梁建设中得到大量应用。结合某城市高架桥项目,对其涉及的独柱花瓶墩采用设计规范提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简化计算,同时建立了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进行了精细化分析,并对两种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在桥梁工程的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保证桥梁施工达到设计要求的应力状态和线形要求,对大跨度刚构桥施工阶段进行受力分析十分必要。尤其是。以万龙山大桥上C60高强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基于健康监测方法,对大特跨高强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浇筑施工中理论计算进行了验证。首先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研究,计算出理论应力,采用布置传感器测出实际应力,进行对比分析,对于正确指导此类桥梁的设计及安全施工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实用价值。结果表明:在万龙山大桥C60高强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中,实测值混凝土压应力基本都大于理论计算的压应力值,桥梁截面全截面受压,整个施工过程中结构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8.
在简要介绍国外桥梁设计规范对公路桥梁冲击系数计算方法的规定的基础上,以跨径为90 m的独塔双索面双跨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为工程依托,进行了该桥结构的动力特性的分析与冲击系数的实测,并对该桥的冲击系数与采用国外公路桥梁冲击系数计算公式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按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所计算的桥梁汽车冲击系数与本试验实测基本吻合,而国外桥梁设计规范计算得到的冲击系数则偏大。建议针对运营若干年后的桥梁进行冲击系数的试验研究,以为今后规范的修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邓敏 《公路工程》2010,35(2):53-56
在简要介绍国外桥梁设计规范对公路桥梁冲击系数计算方法的规定的基础上,以跨径为90 m的独塔双索面双跨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为工程依托,进行了该桥结构的动力特性的分析与冲击系数的实测,并对该桥的冲击系数与采用国外公路桥梁冲击系数计算公式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按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所计算的桥梁汽车冲击系数与本试验实测基本吻合,而国外桥梁设计规范计算得到的冲击系数则偏大。建议针对运营若干年后的桥梁进行冲击系数的试验研究,以为今后规范的修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存梁期对采用节段悬拼法施工的混凝土桥梁的徐变变形及施工线形的影响,以宁波舟山港北通航孔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徐变模型对加载龄期的敏感性,对比分析实际工程箱梁节段的桥梁徐变变形和预拱度与设计值的差异。结果表明:针对节段悬拼桥梁,建议采用JTG D62-2004模型进行徐变变形分析,徐变计算中应考虑存梁期的影响;当存梁时间较长时,可以用90 d至实际存梁期平均值之间的龄期代替实际存梁期计算桥梁徐变变形;施工线形可以按设计工况的预拱度进行控制,按实际存梁期工况计算的成桥预拱度进行成桥检验,小于L/5 000(L为桥梁跨度)的误差可计入成桥预拱度中。  相似文献   

11.
以现阶段抗震设计规范为基础,根据广东省中山市某桥梁的实际资料,对该装配式小箱梁桥梁下部结构运用反应谱法进行了抗震计算。通过Midas civil软件建模,分别进行了E1、E2地震作用下桥梁地震反应分析及验算。其内容可为其它类似城市抗震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得到桥梁转体施工中球铰静摩擦系数的准确值,对其计算方法进行研究。根据球铰法不平衡称重试验测试球铰摩阻力矩,对桥梁转体施工的不平衡称重进行数学分析,建立新的球铰摩阻力矩计算数学模型,推导了球铰摩阻力矩和静摩擦系数计算公式。采用常规公式和新公式对2个工程实例称重试验过程中的静摩擦系数进行了计算,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对比结果表明,在称重试验过程中,按照常规公式计算的静摩擦系数与实际牵引力反推计算的静摩擦系数存在较大的偏差,按新公式计算的静摩擦系数与实际牵引力反推计算的静摩擦系数吻合较好,验证了新公式的准确性。对桥梁转体施工中球铰静摩擦系数设计取值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为保证桥梁施工进度和质量,使其最终的成桥线形满足设计要求,需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本文以某大桥为工程背景,介绍桥梁施工线形控制技术。对该大桥进行了结构有限元计算与分析,提供箱梁各施工节段的立模标高(预拱度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对箱梁线形跟踪测量,并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系统进行预拱度信息预测和调整,确定最佳预拱度。结果表明,该大桥主桥施工过程和成桥技术状态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大跨度桥梁结构的悬臂施工中,预应力钢束的施工是影响桥梁施工质量的关键。然而由于一些施工现场条件所限,预应力钢束在张拉力控制及空间位置布置上不可避免地与设计值存在偏差。为研究预应力钢束施工偏差对桥梁结构状态的影响。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预应力张拉失控、预应力钢束偏位2种模型计算结果与正常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异性,并进一步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总结了各种不同类型施工偏差对桥梁结构悬臂施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计算地铁隧道盾构穿越高架桥桩基托换施工前后桥梁承台及桩基受力的变化情况,保证桩基托换工程的顺利进行,本文依托厦门市轨道交通6号线隧道盾构下穿跨杏林湾路高架桩基托换工程,结合桩基托换工程特点和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利用MIDAS/fea与MIDAS/civil建立桥梁桩基托换三维数值模型和梁单元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施工现场的桥梁桩基托换工程进行数值计算,重点分析桩基托换施工中新建承台及桩基承载力的变化情况,据此提出桩基托换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保障桩基托换工程质量,为类似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内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借鉴国外一些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并结合国内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给出了规则桥梁的定义,并提出了仅适用于规则桥梁的单振型反应谱抗震计算方法。桥梁工程师应当掌握简化分析方法进行桥梁抗震计算,对有限元程序计算结果进行必要的验证,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本文对8度区一座规则桥梁分别采用单振型反应谱法手算和多振型反应谱法程序计算,比较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二者相差比例在工程结构设计允许范围内,为高烈度区规则桥梁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给出了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压力的计算方法,但有其适用条件。以规范方法为基础,首先推导出采用规范方法需满足的临界边缘宽度;然后通过假定挡土墙模型,推导出深切割地形浅埋偏压隧道浅埋侧侧压力的解析解;最后以张涿高速公路李家堡隧道为工程依托,结合现场围岩压力量测,将方法与规范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方法比规范方法更接近实际。研究结果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价值,对现行规范进行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8.
张谢东  石明强  蔡素军  季少波 《公路工程》2008,33(4):137-140,144
以新疆伊犁特大桥施工监测监控为工程背景,对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施工监测监控的方法、施工监测监控系统的建立以及施工监控的实施步骤进行了探讨。桥梁在结构设计时的参数选取、施工状况的确定和结构分析模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桥梁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实际状态与设计状态难以吻合,通过监控实施及监测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的对比分析,保证桥梁建成后的线形和安全。  相似文献   

19.
大件设备通过桥梁时需进行承载能力的准确评估,这是确保桥梁和运输设备安全的重要手段。基于中印两国桥梁设计规范,采用荷载组合对比法对孟加拉国北部公路桥梁205 t大件设备运输项目中缺少设计图纸的PC简支梁桥进行了承载能力分析与计算,判定了沿线桥梁能否满足大件运输安全通行,并得出了一些结论,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外白渡桥工作状态模拟与使用安全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桥梁档案进行详细调查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外白渡桥工作模型,进而与1991年、2000年的实测结果进行对比来校正工作模型,最终建立了反映实际受力性能的三维力学模型。在实桥工作状态模拟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传统疲劳分析和工程断裂力学计算该桥剩余寿命,并给出确保外白渡桥使用安全的检测间隔和维修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