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有关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周玉辉 《铁道勘察》2005,31(3):28-31
通过对《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及《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的学习理解,探讨工程测量中的导线测量、水准测量、控制桩测量、GPSRTK技术、航测立体模型测量横断面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2.
1995年8月铁专院航遥处承担了北京市地铁复八线热八区间精密导线GPS测量生产。本文对作业方案,测量成果进行分析、介绍。供日后在精密导线测量中推广GPS技术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3.
李学仕  郑成沛 《铁道勘察》2008,34(1):8-11,43
介绍广州地铁鱼大盾构区间地下导线测量与贯通误差测量结果,证实利用陀螺方位进行地下导线定向,提高了地下导线的可靠性,显著降低了贯通误差.进一步对测量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与仿真计算,得出为使贯通误差最小,直伸导线加测陀螺方位边的最佳位置是在导线的2/3处左右.曲边导线则在4/5处左右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董伟 《铁道勘察》2015,(2):30-32
对竖井联系测量中的导线直接传递法进行改进,与常规的导线直接传递法相比,不仅提高了测量精度,而且增加了较多的检核条件,可将平面及高程联系测量工作同步完成。  相似文献   

5.
聂通 《铁道建筑技术》2013,(1):40-42,49
首先介绍了国内常用的既有铁路线平面测绘方法,分析其优点和缺点;介绍了RTK工作原理及方法,结合工程实例,针对平面测绘中既有铁路里程测量、外移桩导线测量和曲线测量进行综合考虑,阐述RTK工作的主要流程,分析精度并得出结论。RTK测量技术可以使里程测量、外移桩导线测量和曲线测量工作同时开展、同步完成,不仅大大提高既有铁路平面测绘的效率,而且保证了测量精度,满足铁路设计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代表测量装备领先水平的目标自动识别型测量机器人(徕卡TCA或TCRA型全站仪)产品采用光电自动识别照准技术配合伺服马达驱动技术,实现了测量目标的自动搜寻、照准、跟踪、测量、计算功能,从而使外业测量作业自动化成为了现实.对这一产品机载程序的二次开发环境GeoBASIC进行了研究,并以该环境下开发的自动变形监测机载程序--超级观测员(SuperSurveyor)为例,介绍了开发过程的技术细节.  相似文献   

7.
用GeoBASIC开发测量机器人机载程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代表测量装备领先水平的目标自动识别型测量机器人(徕卡TCA或TCRA型全站仪)产品采用光电自动识别照标准技术配合伺服马达驱动技术,实现了测量目标的自动搜寻,照准,跟踪,测量,计算功能,从而使外业测量作业自动化成为现实,对这一产品机载程序的地次开发环境G BASIC进行了研究,并以该环境下开发的自动变形监测机载程序-超级观测员(SuperSurveyor)为例,介绍了开发过程的技术细节。  相似文献   

8.
刘弟林  张冠军 《铁道勘察》2012,38(5):24-26,34
介绍GPS快速静态定位铁路导线测量的方法。以GPS快速静态方法采集数据,灵活应用GPS测量构网方法,利用GPS数据处理方法获得导线成果数据。工程应用实践表明,成果可满足要求,并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地铁隧道竖井联系测量与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地铁隧道贯通测量技术,针对平面联系测量的各种方案,探讨地下导线起始方位角的各种影响因素,导出地上与地下测角误差以及边长测量误差的影响公式,得出直伸联系三角形中测角误差是地下导线传递方位角的最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通过使用全站仪测量设备 ,采用导线网进行铁路曲线特大桥平面控制测量方案的设计和实践 ,解释铁路曲线特大桥平面控制测量的一般特点 ,证明方法是成功的 ,对类似的工程平面控制测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介绍徕卡TCA测量机器人在桥梁工程变形监测中的二次开发与应用,结合其串行通信接口GeoCOM,采用VB程序设计方法,实现了计算机远程监控、数据自动存取和处理,测量机器人全天候无人值守,智能化、自动化对目标点进行监测.实际工程应用表明,测量机器人自动监测桥梁工程变形具有效率高、实时、准确、监测软件易修改、实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测量机器人的二次开发及在桥梁变形监测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徕卡TCA测量机器人在桥梁工程变形监测中的二次开发与应用,结合其串行通信接口GeoCOM,采用VB程序设计方法,实现了计算机远程监控、数据自动存取和处理,测量机器人全天候无人值守,智能化、自动化对目标点进行监测。实际工程应用表明,测量机器人自动监测桥梁工程变形具有效率高、实时、准确、监测软件易修改、实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限于海上条件的限制,杭州湾跨海大桥长大栈桥的测量控制采用传统测量方法难以实施,尽管可以采用海上精密导线等控制网,但其测量精度随着施工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并且海上控制点耗费的成本太大。本文介绍了杭州湾跨海大桥近10km长大栈桥采用GPS进行测量控制方法,不仅保证了较高的测量精度,大大减少了测量工作量和成本,而且有效克服了传统测量仪器的使用限制。  相似文献   

14.
以温福铁路CPⅢ导线测量为例,分析水平折光对高精度测角的影响,指出在这类区域内水平折光是水平角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而对边长的影响甚微,并阐述了这些特殊地区进行CPⅢ导线测量时减少水平折光影响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平面控制测量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介绍高速铁路对平面控制测量的要求,讨论高速铁路平面控制测量布设的等级和精度,对线路平顺性与控制测量精度的关系,五等导线测设轨道中心的精度进行了分析。铁道部颁《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中平面控制测量布设等级和精度的规定,可以满足工程测量的要求,建议适当提高测角精度,测角中误差调整为±3.5″为宜。  相似文献   

16.
地铁隧道测量机器人自动化变形监测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量机器人具有高智能、高精度、方便编程的特点,从而拓宽了监测领域.通过对测量机器人自动化变形监测的研究与应用,实现了地铁隧道在狭长空间的自动监测,解决了实时监测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测量机器人应用于吊车轨道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测量机器人在吊车轨道变形监测系统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测量机器人与监测数据采集软件,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设计了监测方案,编写了监测数据分析管理程序,使得工程现场测量数据采集与数据后处理结合起来,从而能更高效率的进行工程监测,保证了吊车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8.
根据芜湖长江大桥西岸铁路引桥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质条件,采用光电测距精密导线网,获得了满意的测量效果。介绍了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测量和平差计算。  相似文献   

19.
在全路第六次大提速的试运行中,我局动车组受电弓安装了一套接触网高速受流测量系统,本文对其中的激光测量接触网导线高度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从解决铁路测量坐标系中存在的长度变形出发。提出了分段独立坐标系的方法,对线路设计中线坐标进行转换,同时对铁路初测导线测量精度提出要求,使铁路定测放线既可以利用全站仪极坐标法又可以采用实时动态GPS测量(RTK)技术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