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了Voith Turbo公司研发的3种经济、环境友好型铁路动车混合动力系统.混合动力系统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能量回收装置:蒸汽驱动的废气余热回收装置、电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及静液压制动能量回收装置.说明了3种能量回收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利用方式中的消耗型、储能型和逆变回馈型三种系统方案,并比较分析了三种系统方案的经济技术性。重点分析了逆变回馈型车辆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利用方案。采用逆变回馈型车辆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在技术成熟度、国产化水平、经济效益等方面均适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运营的发展需要,是工程应用的方向。在确定车辆制动能量回收装置设置方案时,应进行经济技术比较,以确定合理的设置方案,保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均优。  相似文献   

3.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了能量储存装置与辅助电源对用电器供电的切换系统.以实验室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由单片机控制的供电控制系统.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供电控制器的设计过程,通过试验验证了其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较好的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为解决常规建筑热回收空调系统在特殊气候条件(极冷或酷热)无法保障送风温度以及热回收不充分问题,一种基于热泵的室内排风热回收系统被提出,并通过实验对该系统冬季工况热回收性能进行测试,其测试结果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一定参考。研究结论:基于热泵的排风热回收系统冬季工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1)该系统冬季排风热回收量大于常规热回收装置的回热量;(2)该系统的效率(COPsys)在2.6以上是一种有效的节能系统,具有较高的节能环保价值;(3)该系统能充分回收室内排风中热量并能保证特殊环境的送风温度,提高了室内排风热回收空调系统中室内排风的热回收效率;(4)该研究成果可为基于热泵的排风热回收系统在建筑排风热回收中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安秋颖 《铁道车辆》2021,(1):31-34,116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再生制动能量回收装置的类型,重点对再生制动能量回收装置的工作原理、应用实例及节能影响因素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在地铁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同时,从潮流仿真计算角度讨论分析了将能量存储型和能量回馈型装置结合应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再生电能回收技术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如果采用车辆吸收电阻吸收地铁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再生能量,则将带来隧道和站台内的温升问题,同时也增加了站内环控系统的负担,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并使地铁的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增加。为了降低隧道洞体和车站内温度并提高洞内空气质量,应当进行再生能量吸收的相关技术系统研究并在地铁工程中使用成熟的再生能量回收装置。  相似文献   

7.
正阿尔斯通公司和Hamburger Hochbahn AG于2018年9月18日在汉堡签署了一份意向书:在变电站对阿尔斯通公司的能量回收系统Hesop进行测试。实际合同预计在2019年初签订。Hesop能量回收系统将列车制动期间产生的没有利用的能量进行转换,并将其输入到中压电网,以便在铁路网络中重复使用。Hesop能量回收控制系统能够确保通过基础设施所许可的最有效路径回收再生能源。采用Hesop能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再生电能的吸收与利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如果采用车辆吸收电阻吸收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再生能量,则将带来隧道和站台内的温升问题,同时也增加了站内环控系统的负担,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并使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增加.为了降低隧道洞体和车站内的温度并提高洞内空气质量,应进行再生能量吸收的相关技术系统研究,并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使用成熟的再生能量回收装置.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车辆电阻制动能量回收试验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轨道车辆模拟牵引系统研制的基础上,对城市轨道车辆电阻制动能量回收试验系统进行了设计,开发了该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利用此系统可以对城市轨道车辆模拟牵引单元电阻制动能量进行有效回收,并加以合理利用。该试验系统的开发对城市轨道车辆电阻制动能量回收控制利用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采用喷射干冰颗粒和除尘装置清除客车空调和通风系统风道内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维也纳阿森纳尔铁路技术试验中心利用气候风洞实验室,对轨道车辆的空调系统进行节能的试验研究。在不影响舒适性的情况下,通风采取新风量调节和废排风的热回收,可以显著降低能源的消耗。  相似文献   

12.
作为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空调水系统的合理性决定了整个空调系统是否能够高效节能,以及能否正常、稳定运行。在空调水系统中,由于水力失调导致系统流量分配不合理、冷热量不合理,从而引起能量的浪费。本文依托龙光世纪工程对空调水系统水力平衡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最不利环路、阀部件设置及选型,并运用管道综合技术、声学技术优化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水力平衡综合调试方案,解决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水力失衡的普遍难题,有效缩短了调试周期、提高了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特点以及地面设置冷却塔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在北京某地铁车站中采用一种新型的地铁通风空调系统——新型蒸发冷凝型冷媒直接膨胀式通风空调系统。介绍新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布置方式,从土建投资、设备初投资及运行维护费用等方面进行全寿命周期技术经济分析。在投入运营后的空调季进行第三方的对比测试,检测结果显示,新系统的电冷源综合制冷性能系数SCOP达到5.51,远大于传统的螺杆式冷水机组的系统形式,在节能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在地铁车站冷源系统的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对采用屏蔽门制式的厦门地铁1号线地下车站通风空调大系统负荷进行监测,通过试点车站客流量负荷、新风负荷、设备负荷变化等的综合分析,对车站通风空调大系统的运行模式、能耗水平、室内环境控制效果进行梳理总结。在与传统运行模式对比后,提出基于已知负荷模型的前馈控制策略,并进行试点研究。研究表明,基于已知负荷的前馈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克服传统运行模式中存在的响应滞后问题,同时进一步降低环控系统能耗。  相似文献   

15.
基于负荷预测的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节能优化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敏 《都市快轨交通》2008,21(4):74--77
分析地铁车站设屏蔽门时的通风空调系统的特点,指出空调冷负荷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客流量及新风量的变化,而二者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变化大。为了实现节能,提出利用地铁既有的综合监控系统与信号、屏蔽门、自动售检票等系统的互联信息,统计出某一时段的客流量及所需新风量,据此预测所需空调冷负荷及风量;根据预测结果引入前馈控制,通过变频器调整风量,并微调冷水量,主动适应负荷变化,从而实现通风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地铁环控系统能耗在地铁车站能耗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在设计阶段准确计算空调负荷可有效挖掘系统节能潜力。对屏蔽门系统地铁车站空调负荷组成要素和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目前该系统负荷计算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指出当前对屏蔽门渗漏风和出入口渗透风采用估算方法是造成负荷计算不合理的主要因素。结合国内外研究者实测及模拟结果,对屏蔽门渗漏风和出入口渗透风的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屏蔽门渗漏风的定量分析尚未有统一的结论,出入口渗透风是造成负荷偏大的重要因素。探讨快速准确测量屏蔽门漏风量的方法,开拓更加符合我国地铁建设环境的模拟软件,以及充分利用出入口渗透新风减少机械新风负荷是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地铁列车制动能量回馈装置虽然回馈电能可观,而且减少电阻消耗以改善地铁通道热环境,但是也带来了能量逆流至110 k V侧电网的隐患。而且,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还具有夜间停运期间负荷低时功率因数偏低的特点。针对上述特点提出基于地铁制动能量回馈装置的能量管理系统。充分利用地铁制动能量回馈装置的有功和无功独立可控的控制原理,通过能量管理系统对主变电所的检测、判断、计算,以及对地铁制动能量回馈装置下达命令,实现了对地铁制动能量回馈装置的有功和无功能量管理,不仅可实现对地铁供电系统的无功补偿,也可实现对地铁制动回馈能量装置回馈能量时能量逆流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地铁车站设备用房通风空调系统普遍存在功能性、经济性以及运维便捷性等的问题,在系统分析现状与挑战的基础上,结合数据中心空调领域新技术——多联式氟泵机房空调的发展趋势,提出该技术在地铁车站设备用房的应用方案,并以我国北方某城市的标准地下车站为例,与传统方案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联式氟泵机房空调在提升房间控温效果、节约运行能耗、保障空气品质、匹配负荷特性、方便施工运维、降低控制难度等方面具有技术优势;该方案的初投资虽高于传统方案约70万元,但运行费用低于传统方案约22.7万元/年,静态投资回收期约为3.1年,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深圳地铁工程维护车组检测车空调风道的一个设计案例,分析了检测车单空调多独立送风区域的特点,以及影响均匀送风的各种因素,采用fluent软件对整车空调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完成了送风风道末端渐扩的空调风道设计,解决了末端送风距离远、回风存在压力梯度的问题.同时,对该系统进行了地面模拟试验,并进行了风量分配试验和均...  相似文献   

20.
空调系统是地铁车辆的重要辅助系统.地铁车辆的运动特点以及车内人员多,决定了其空调系统的特殊性.从设计实践出发,分析了地铁车辆空调系统设计要点,着重对空调负荷计算、均匀送风道设计、排风帽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