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吴超凡 《隧道建设》2009,29(2):232-234
为解决大帽山新建隧道爆破对既有隧道结构的影响,采用分步钻爆开挖、楔型掏槽、炮孔堵塞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控制了爆破振动速度,同时还确定了大断面小净距隧道不同围岩中的爆破振动控制标准,此标准比类似隧道的标准大有提高。  相似文献   

2.
巩中江  柴敬尧  杨长庚 《隧道建设》2017,37(12):1593-1599
为减少铁路隧道开挖断面超挖或欠挖,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质量,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在爆破参数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对周边孔间距、光爆层厚度、炮孔长度、装药量和分段装药结构进行优化,最终采用周边孔间距为35 cm、光爆层厚度为40 cm、炮孔长度为3.2~3.8 m、周边孔每孔装药量为0.6~0.75 kg和分3段进行装药的优化参数,爆破效果满足铁路隧道光面爆破控制的要求。另外,在爆破作业过程中,通过加强技术交底、技术培训以及合同管理,并严格执行班组长责任制,提高了爆破控制的质量,达到超欠挖控制的目标,有效节约经济费用。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某隧道开挖中炸药能量利用率低、掘进效果差、粉尘浓度大等问题,基于水压爆破理论,运用LSDYNA3D软件建立水压爆破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不同装药结构时炮孔近区岩体的爆破有效应力分布,并开展现场应用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压爆破过程中,采用水土复合堵塞,并在孔底用20 cm水袋代替部分炸药的轴向不耦合装药结构时,在同等开挖进尺情况下,炸药的使用量减少,爆破粉尘浓度降低,缩短了施工工期,具有显著的"节能环保"作用。  相似文献   

4.
软岩隧道光面爆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开挖光面爆破在硬质围岩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软岩开挖中光爆效果较差。该文针对在软岩开挖过程中推广使用新的施工技术,介绍了光爆设计方法,以达到理想的光爆效果,以便减少超、欠挖,节省投资,降低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5.
光面爆破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隧道施工中。本文分析其在中条山隧道施工中的实际应用,从爆破参数的选取、爆破工艺的布置以及爆后效果的分析等方面入手,详细地论述了光面爆破技术的整个流程,并对爆后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光面爆破技术能有效控制开挖轮廓、减少超欠挖,能取得较好的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6.
隧道下穿交通量大、超浅埋的国道公路时,为了能安全穿越,确保行车畅通,围岩开挖采用了拱上部周边打空炮眼减振、开挖面增打减振孔、炮孔复合装药、预留光爆层等综合减振措施的爆破技术。经现场爆破监测,爆破振动波速基本控制在20mm/s之内,降低了爆破的振波,有效地控制了公路地表下沉,确保了公路运营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为更快速有效地清除隧道钻爆施工所产生的粉尘,提出“辅助降尘注水孔方案”、“差异水袋布置方案”、“降尘注水孔+差异水袋布置” 3种新的水封爆破除尘技术方案。依托轿顶隧道进行现场试验,得到初始状态下掌子面区域纵、横向特征位置的粉尘质量浓度,CO、CO2、O2、NO2体积分数分布情况,通风条件下纵向特征位置的粉尘质量浓度、CO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3种新型水封爆破方案下掌子面区域纵、横向特征测试位置的粉尘质量浓度、CO体积分数分布规律。经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通风10 min内是粉尘质量浓度、CO体积分数下降最快的阶段; 2)新型水封爆破除尘方案的降尘效果明显,3种方案最大降尘比例依次为36.84%、40.85%、65.74%; 3)降尘注水孔对爆破粉尘可起到良好的“封闭”作用; 4)新型水封爆破方案可起到明显降低CO体积分数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山岭隧道众多,开挖中较多采用钻爆法,常规的装药结构炸药能量损失较大,爆破粉尘多,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工人身体健康。宁夏六盘山特长隧道地处国家自然保护区,隧道施工需遵从以人为本、生态路、环保路的理念,减少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文中将水压爆破技术应用于六盘山隧道施工,介绍了水压爆破设计和施工工艺;通过与常规爆破技术对比,分析了水压爆破技术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李攀  吴尚纯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4):151-155,167,I0016
温州绕城高速公路北线二期工程南山隧道为分离式长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工艺。南山隧道周边高敏感物较多,在洞口及洞内爆破开挖施工过程中,因爆破振动引起附近山体和建筑产生了剪切裂纹和过大的剪切变形累积,对周边敏感物影响较大,因此需对隧道爆破工程进行监测,并对建筑物的影响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以减小后期施工过程对周边建筑物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对岩溶隧道采用钻爆法开挖施工,溶洞的存在对隧道爆破安全有直接影响。笔者以白须公1#隧道溶洞段爆破开挖为背景,采用MIDAS/GTS软件数值模拟了岩溶隧道爆破开挖对溶洞围岩的影响,利用国际上常用的衰减公式对溶洞围岩质点振动速度进行了拟合,分析爆破地震波在围岩中的衰减规律。对比溶洞附近隧道上台阶全断面开挖爆破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和临空面的夹制作用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探讨岩溶隧道爆破溶洞围岩质点安全振动速度。  相似文献   

11.
李志军  刘广志  于京波  陈桥 《隧道建设》2022,42(6):1044-1052
以某高原铁路隧道左右线进口2台开敞式TBM预备洞为例,针对钻爆法施工中所遇到的富水浅埋、软硬不均且频变的Ⅵ、Ⅴ、Ⅳ级围岩地层,以“岩变我变,主动应对,减震防坍”为原则,分别采取变换台阶高度动态光面爆破关键技术、三台阶预留核心土环形导坑松动爆破技术、爆破先掏槽与液压破碎锤后扩修边技术、悬臂掘进机(铣挖机)开挖上台阶与下台阶松动爆破技术、液压破碎锤开挖上台阶与反装松土器扩修边及拱脚弱爆破等开挖与爆破关键技术。采取了开挖与爆破关键技术后,施工安全、快速,顺利完成了预备洞施工。  相似文献   

12.
张旭东 《隧道建设》2019,39(Z1):420-432
为解决川藏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机械化设备配套问题,结合隧道9条作业线,针对每条作业线对设备进行分类,从设备性能、结构参数与川藏铁路隧道断面大小、海拔高度、施工效应等方面对国内现行隧道机械化设备进行适宜性评价初探,提出隧道施工9条作业线配套的机械化设备。基于配套设备,初步提出川藏铁路隧道机械化配置模型,将隧道机械化配套划分为3种类型,即低海拔高配型(A)、低海拔低配型(B)、高海拔高配型(C)。A型是以“凿岩台车+混装炸药台车”为代表的机械化配套类型; B型是以“风枪+开挖台架”为代表的机械化配套类型; C型是以“凿岩台车+混装炸药车+高原型挖装设备+电动运渣设备+高原制氧机+移动式免维护空压机”为代表的机械化配套类型。  相似文献   

13.
董家山隧道小净距段爆破控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姚勇  何川  晏启祥  李玉文 《公路》2005,(11):212-217
结合都汶高速公路董家山隧道小净距段的实际情况,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小净距段在爆破荷载作用下的相互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隧道爆破施工中,应对迎爆侧进行重点监控,采用合理的开挖和加固方式可有效降低爆破施工对先建隧道的不利影响。研究结论为该隧道小净距段的爆破设计、施工及现场监控量测提供指导,同时,为类似小净距段隧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昆明铁路枢纽改造工程中的新碧鸡关隧道为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采用分部开挖和光面爆破结合技术,进行了爆破参数、炮眼布置、装药结构优化设计,取得了较好的爆破效果。该方法施工简单、安全经济,对同类隧道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军涛  王海亮  杨庆 《隧道建设》2014,34(6):564-568
在城市隧道掘进爆破施工中,掏槽方式的选择,不仅影响掘进速度,同时也影响爆破振动效果。为将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3标段下穿建筑物时爆破振动影响程度降到最低,选取该标段下穿济南军区第一疗养院口腔科医院段作为试验区段,对小直径单中空直孔掏槽、大直径单中空直孔掏槽和大直径双中空直孔掏槽3种掏槽形式的掘进进尺、炮眼利用率和爆破时掌子面正上方地表质点振动速度峰值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从中得到以下结论:1)同等条件下,大直径单中空直孔掏槽在炮眼利用率、减振效果方面优于其他2种掏槽形式,采用该掏槽形式,顺利通过了试验区段的施工,且振动速度控制在2 cm/s内;2)直眼掏槽掘进及减振效果与装药眼距中空孔边沿距离l与中空孔孔径ф的比值相关。  相似文献   

16.
赵伟 《隧道建设》2015,35(4):369-372
贵州水盘高速公路发耳隧道为煤与瓦斯突出隧道,高瓦斯工区瓦斯涌出量大,施工必须采取爆破开挖。通过总结非电(导爆管)爆破与电雷管爆破的区别,分析导爆管爆破和电雷管爆破在大断面隧道爆破中的适用性。依据发耳隧道现场爆破实践,从隧道成形、超/欠挖现象、堆碴抛投情况、循环周期和安全系数等方面对比高段别毫秒导管爆破和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爆破的效果。结果表明:高段别毫秒导爆管爆破方式明显优越于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爆破方式。为大断面隧道爆破开挖提供了理论参考,对提高施工安全以及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短孔卸压降振法"对周边孔最大振速的影响程度,利用多自由面削减能量的原理,首先采用ANSYS-DYNA数值模拟软件对设置"卸压短孔"前后的断面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其次结合现场对设置"卸压短孔"前后的隧道断面爆破试验,提取爆破后的振速图进行对比论证,从而得出设置"卸压短孔"前的断面爆破振速大于设置后的断面爆破振速的结论。结果表明:1)使用"短孔卸压降振法"后,断面周边孔振动速度有所降低;2)采用"短孔卸压降振法"进行控制爆破后,隧道开挖轮廓线成型平整,超欠挖现象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8.
田佳  李金鹏 《隧道建设》2018,38(8):1350-1360
为解决我国山岭隧道施工技术落后的问题,对高速铁路大断面隧道的机械化施工工法进行阐述。通过配备成套的隧道机械化工装设备,并经现场试验研究,形成开挖、支护、衬砌、水电缆槽4条隧道施工生产作业线的新型施工组织模式,以实现Ⅳ、Ⅴ级软弱围岩机械化大断面的连续施工。通过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的应用,开挖炮眼精确定位、系统锚杆精准安装、施工信息同步上传等施工难题得以解决; 通过各类大功率机械设备的配置和应用,可缩短各道工序的循环时间,实现软弱围岩早封闭的安全管理理念。根据大量的监测数据和现场实践表明,隧道大断面机械化施工工法的施工质量可靠、施工效率高且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