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刘桢  李鹏  刘京利 《水运管理》2008,30(6):22-24
为正确认定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法律地位并依其法律地位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就实践中国际货运代理人法律地位认定的几个标准进行分析,认为明确国际货运代理人法律地位认定标准有助于国际货运代理人明确法律责任,建立更好的风险防范机制,对当事各方责任和风险的分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解决货运代理业务纠纷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2.
郑永江 《中国海事》2014,(11):37-40
“行船三分险”,风险在很多行业都存在,在船舶管理方面显得更加突出。这些年来,整个社会都对风险防控重视起来,包括战略风险、投资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等。  相似文献   

3.
3.2握紧手中法律之“盾” 如果说商业保险是以被动防守应对风险,那么集装箱码头经营人有效利用手中的法律之“盾”则是一种主动防守——化被动为主动,会极大地降低集装箱码头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走向海外,尤其从事港口建设的企业,它们面临与国内不同的风险构成,而对风险构成的分析是构建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本文立足于中国海外港口建设项目的实际,从内、外两个角度分别对风险构成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海外港口建设项目的外部风险主要包括自然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经济风险和社会环境风险五大类,而内部风险主要包括技术风险、材料与设备风险、施工风险、管理风险四大类。  相似文献   

5.
分析集装箱码头存在的责任风险及现有应对措施,指出单纯利用商业保险应对损害赔偿责任的不足;对集装箱码头经营人如何有效利用合同之“矛”和法律之“盾”规避责任风险进行探讨,说明在现有法律基础上可以采取的降低责任风险、减轻赔偿责任的对策;对集装箱码头经营人实现责任限制的可行性进行详细论证,提出实现责任限制、有效维护码头经营人利益“三步走”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杨昱芃 《港工技术》2022,59(1):86-90
合同作为建设工程设计项目的载体,明确各方权责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复杂的情况,如何准确识别法律风险,合理规避风险,做好防患于未然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从合同制定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合理分析合同签订、变更、履行、赔偿等各环节中可能遇到的状况和风险,使建设工程设计的进行达到预期效果.本文以合同的法律风险识别为出发点,阐述识别法律...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就中国入世后企业法律顾问工作如何开展工作,利用法律工具协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积极寻求发展,减少风险和损失。  相似文献   

8.
蔡焕有  王微 《中国修船》2006,19(5):1-3,5
文章针对船舶企业在承接订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防范法律风险的角度出发,具体提出了五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力求从根本上避免和防范法律风险,保障企业经营安全。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国有企业改革中涉及体制、机制和制度的转换与创新,涉及国家、企业及个人关系的调整。律师参与国企改革,可以为改革提供准确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依据,有效避免法律风险,保证改革程序的规范化运行。  相似文献   

10.
《世界海运》2016,(9):26-31
国际海运"套约"引发的诉讼提醒我们关注这类案件所潜藏的法律风险。围绕国际海运"套约"的产生原因、法律风险、识别与防控四个方面深入探讨国际海运"套约"的法律风险及管理防范措施。其中既结合现行法律法规依据,又反映目前大部分远洋船务公司的普遍做法,对如何有效防范国际海运"套约",从而避免因国际海运"套约"产生的诸多纠纷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孙善贵  黄武洲 《中国水运》2007,7(3):259-260
物流银行在缓解“企业贷款难,银行放款难”窘境的同时,也存在质押物权属、价值、监管等风险,如何预防这些风险尤为值得关注。本文从法学视角诠释了物流银行涵义、特征及法律关系,进而,分析了非常态和常态两大风险的形式,最后,提出了防范和化解物流银行风险的法律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物流银行业务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长赐"轮搁浅造成苏伊士运河拥堵,冲击了全球供应链体系,引发了对航运供应链中断风险的高度关注。航运供应链中断风险具有主体及法律关系广泛、风险成因多样、责任基础复杂等特性,为法律治理带来难度。应在原有供应链管理体系基础上,将传统供应链逐步升级为物流服务供应链,同时着眼于不同层级、不同部门法律之间的协调与衔接,并探索营业中断保险等治理手段,以此完善对航运供应链中断风险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3.
水上搜救工作是法律、法规赋予海事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海事部门接到水上险情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救助。然而,由于水上环境的特殊性,海事部门不可能保证所有搜救成功。一旦搜救失败,海事部门是否要承担责任?存在什么法律风险?不但专门从事水上搜救的海事人员不清楚,海事部门的决策者也存在误解。从行政法的视角来分析海事部门在水上搜救工作中的法律风险,引出"注意义务"的概念,并提出控制和防范对策,力求降低海事部门被追究责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邢丹 《中国船检》2011,(11):17-17
货主企业自己投资组建船队虽然能更好地控制运力、控制交货环节.保证运力相对稳定.但却要面临很大市场风险.人才风险、安全风险、法律风险等诸多风险。我们从历史总结来看.货主自建船队大多数情况下弊大于利.而专业化的航运企业拥有更专业的人才、更庞大的规模、更完善的网络.更全面的经营方式.可以为货主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行业企业与货主深化合作符合社会专业合作分工的趋势.符合供应链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国际货运代理业务中的若干风险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国际货运代理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竞争的需要,国际货运代理在提供传统的货运代理业务的同时,纷纷以无船承运人身份提供包括内陆集疏运服务在内的全方位服务。同时,为了争取客户,很多国际货运代理不惜违规操作,轻易接受货方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如随便接受货主的委托、垫付运杂费、出借空白提单等。所有这些都使国际货运代理的风险大大增加。国际货运代理面临的风险很多,除了因政治、经济、法律、市场等因素以及因投资失误等产生的各种风险外,还有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商业风险。面对如此大的商业风险,国际货运代理应该在对其…  相似文献   

16.
为使我国中小型国际货运代理人能有效规避风险,增强竞争力,分析当前国内货代业的定义、业务内容和法律地位,介绍中小型货代企业的责任保险选择途径,通过对新保险产品和新保险规则的动态发展进行观察、预测,提出商业责任保险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7.
货运代理企业在业务经营中时有遇到目的港无人提货产生费用的法律问题,困扰了企业正常的经营秩序。本文精选了有代表性的案例,从法理入手进行剖析,为企业提供了可参照的法律依据,从而使企业可以做到端口前移,以法律规避贸易风险。  相似文献   

18.
随着宁波—舟山港海运化工产品特别是有毒有害物质的日益增多,运输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风险日益增强,但与之相应的法律和制度方面研究严重滞后,这使污染防控难以落实和保障。通过分析宁波—舟山港海运HNS风险的相关问题,探讨了世界海事组织的HNS议定书和美国的HNS污染防控机制,结合宁波—舟山港实际,提出海运HNS污染风险控制法律机制的对策,以实现对宁波—舟山港海运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风险的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19.
秦玲 《水运管理》2009,31(1):26-28
为使我国中小型国际货运代理人能有效规避风险,增强竞争力,分析当前国内货代业的定义、业务内容和法律地位,介绍中小型货代企业的责任保险选择途径,通过对新保险产品和新保险规则的动态发展进行观察、预测,提出商业责任保险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20.
劳合社市场协会战争险评委员会针对索马里海盗现状和目前在护航法律、航运安全和航运金融保险所处的困境,宣布从2011年1月1日开收船舶险特别战争险,从而引发了航运界对通过保险途径规避索马里海盗风险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