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室内试验,对比研究了玄武岩矿物纤维替代部分木质素纤维对SMA-13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玄武岩矿物纤维替代部分木质素纤维可提高SMA-13沥青混合料70℃车辙动稳定度、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以及最大弯拉应变,从而提高了混合料高低温以及水稳定性能;(2)70℃车辙动稳定度与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随玄武岩纤维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均存在峰值;而最大弯拉应变则随玄武岩纤维掺量增加持续增大,但在总的纤维掺量范围内,增幅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SMA-10为例,通过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简支梁弯曲蠕变试验、水稳定性试验、车辙试验以及动、静态蠕变试验、恒高度重复剪切试验和4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木质素纤维、矿物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对沥青胶浆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的加入可以明显改善沥青胶浆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但同时降低它们的低温抗裂性能;矿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冻稳定性和高温性能最好,聚丙烯腈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最好;车辙试验、动态蠕变试验和恒高度重复剪切试验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能较好地反映不同纤维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而动态蠕变试验得出的黏弹性常数可用来预估沥青面层的车辙。  相似文献   

3.
对比聚酯纤维的改性效果,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玄武岩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相关性能,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的最佳掺入量为0.3%;掺入0.3%玄武岩纤维后的沥青混合料,其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水稳定性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且各项路用性能均优于掺加0.3%聚酯纤维的沥青混合料。工程应用实例表明,采用玄武岩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铺筑的沥青路面,未出现车辙等早期病害,通车4年内路面平整度较好,未出现明显裂缝,实际应用效果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矿物纤维在SMA沥青混合料中的适用性,从纤维的吸油率、拌和和易性以及掺加矿物纤维的SMA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并与一般的木质素纤维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矿物纤维较木质素纤维吸油率低,分散较为困难,采用矿物纤维的SMA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建议SMA沥青混合料纤维稳定剂的选用应结合经济和施工水平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5.
以SMA - 10为例,通过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简支梁弯曲蠕变试验、水稳定性试验、车辙试验以及动、静态蠕变试验、恒高度重复剪切试验和4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木质素纤维、矿物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对沥青胶浆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的加入可以明显改善沥青胶浆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但同时降低它们的低温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不同纤维对沥青高温性能的改善效果,采用软化点、DSR、MSCR试验对外掺不同掺量的木质素纤维、玄武岩纤维、聚酯纤维的沥青胶浆进行试验。通过分析3种纤维的不同掺量对沥青胶浆高温性能的影响,并通过与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相关性分析,验证纤维沥青胶浆对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对沥青胶浆及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改善效果最优,纤维的最佳掺量为0.3%,且MSCR测得的Jnr3.2与动稳定度相关性最好,推荐作为评价沥青(胶浆)高温性能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沥青混合料路面的路用性能,有效化解岩沥青对混合料低温抗裂性的不利影响,采用响应曲面法,并基于汉堡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对不同玄武岩纤维和岩沥青掺量下的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及抗疲劳特性评价。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和岩沥青的复合增强作用,可显著提升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水稳定性和抗疲劳特性;通过响应曲面法设计预测,获得玄武岩纤维和岩沥青的最佳掺比分别为0.495%和7.6%,且经试验验证,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计算准确度均>98%,此最佳掺比下,沥青混合料表现出优良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水稳定试验以及渗水试验等比较了掺加和未掺加玄武岩纤维的两种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最佳油石比为4.4%条件下,掺加玄武岩纤维后沥青混凝土的各项路用性能都显著提高,但其透水性及施工和易性需要通过铺筑试验路做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在路面维修工程中的应用效果,针对玄武岩掺量问题进行了路用性能室内试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玄武岩纤维的掺入可以有效提升SMA-13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3%时,SMA-13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相对较优,并在实体工程中进行了验证。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纤维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灰关联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交通渠化和轴载加重,车辙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高温变形形式,它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车辙试验,分析了掺入德兰尼特纤维的AC-13I及AK-13I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因素,并运用灰关联熵分析法对纤维掺量、沥青针入度、沥青用量、4.75 mm筛孔通过率、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纤维掺量、空隙率对德兰尼特纤维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河南省郑州市干线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调查,分析了该路段产生车辙病害的主要原因.对比了已有的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的途径,并结合当地的工程实践经验进行了车辙养护措施的遴选.进一步优化了车辙养护技术方案,并对现场车辙养护试验进行了总结分析与评价,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赵若 《交通标准化》2014,(10):83-86
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能避免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等病害,但抗车辙性能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因素.通过对重载交通条件下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进行系统研究,以及对抗车辙能力等路用性能的检验,得出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车辙深度相差不大,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没有明显早期损坏,具有良好的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13.
沥青路面主要损坏类型为车辙、开裂和水损坏,通过力学计算重点分析沥青路面结构剪应力对车辙的影响,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车辙防治对策,为设计和施工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寻求一种不仅具有较好的抗滑能力,还具有良好的抗车辙、抗水损害能力的抗滑表层,对四种具有代表性的抗滑级配类型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抗水损害试验、车辙试验、APA浸水车辙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AC-13K较AK-13A、Superpave-13、无纤维SMA—13在高温抗车辙与抗水损害能力等性能上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提高,路用性能优于其他三种。  相似文献   

15.
基于粘弹塑性理论粘弹塑性本构关系,运用ANSYS软件建立了津滨高速改扩建新建沥青路面车辙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优化路面设计方案(GTM法)与原设计方案(Marshall法)路面车辙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GTM法优化设计方案具有较好的抗车辙效果,显著延缓了车辙病害的发生;永久变形主要由绝对车辙引起,侧向隆起仅占4%,沥青路面车辙主要产生在结构表面以下20cm深度范围以内,主要集中在4~10m范围,这部分的永久车辙变形约占总变形的60%。另外,进行了一系列重载作用下的路面车辙模拟,对基于车辙等效的轴栽换算进行了探讨,提出轴载换算系数为5.62,对今后的基于车辙为控制指标沥青路面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吸附在填料表面形成薄膜对粗细集料产生粘附作用,由其形成沥青胶浆,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填料的技术指标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低温抗裂和水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7.
对不同纤维掺量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车辙、劈裂对比试验,并评价掺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及低温抗裂性。  相似文献   

18.
硬质沥青高温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沥青路面车辙是当前高速公路最主要的早期损坏形式。通过沥青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粘度试验及混合料的车辙试验,对硬质沥青、改性沥青和70#沥青的高温性能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硬质沥青的高温性能较为优越:  相似文献   

19.
张朝旭 《北方交通》2007,(11):24-26
通过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和弯曲蠕变试验,研究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同级配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模数高于全新料;油石比在一定范围内与车辙作用次数呈现反比关系,温度与车辙作用次数符合指数函数关系;高温状态下,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变形能力强于全新料。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用美国SHRP研究成果Superpave技术,探讨Superpave20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并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Superpave20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沥青路面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