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内燃机》2012,(4):14-17,24
全球许多汽车制造商均研发了各自的内燃机,并运用了许多具有竞争力的新技术。其中,运用3缸技术正是改善发动机性能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然而,3缸汽油机技术也有不足之处,即3缸汽油机的燃烧会引发发动机振动。新研发的3缸汽油机运用了一些可改善燃烧的新技术,以及怠速停机系统,以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和减轻汽车振动。3缸汽油机在汽车振动方面达到了4缸汽油机同等水平。  相似文献   

2.
预混合压缩着火(PCCI)燃烧方式是一种清洁、高效的燃烧方式。但是,像柴油那样采用压燃着火而又缺乏挥发性的燃油会附着在燃烧室壁面上,难以形成混合气。另外,还存在需扩大运转范围等有待解决的问题。介绍了在改善PCCI燃烧控制的过程中,有效应用混合燃油的特性,随着混合燃油的早期喷射,实现2种不同燃油的分层分布。并且,高挥发性燃油促进低挥发性燃油的蒸发,避免因未蒸发燃油附着在燃烧室壁面上而引起燃烧恶化。  相似文献   

3.
2004年,为了改善燃油经济性,日产公司推出了小型4缸1.5L汽油机HRl5DE和XTRONIC无级变速箱系列。日产公司也开发出空档怠速控制系统。通过更准确地控制前进离合器,以及对发动机和无级变速箱实施综合控制,该系统可以在车辆怠速条件下提高其燃油经济性。由此,日产公司的车辆相比日本2010年法规限值,改善了20%的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在有关新型内燃机车、内燃动车或更换动力的机车的报告中经常提到的柴油机 ,均装用共轨式喷射装置。采用共轨式燃油喷射方式 ,这意味着什么呢 ?众所周知 ,柴油机的燃烧方式是将燃油喷射到被加热的燃烧用空气中。这种燃烧方式是通过自动发火实现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喷射方式或燃油喷射装置类型的影响。对此 ,燃油的雾化程度以及喷射油束的分布、方向及其对热的燃烧表面的冲击起着很大的作用。并且相关的活塞位置或曲轴转角到上止点前的喷油始点 ,决定了柴油机的燃烧过程。传统柴油机的喷油泵是通过齿轮装置驱动的 ,各缸的供油量分别由凸轮驱…  相似文献   

5.
通过优化燃烧和各缸功率平衡,可有效降低燃油消耗和发动机磨耗。通过采用由发动机电子指示器读取的气缸压力曲线,优化机械调速发动机的燃烧,可以节省大量设备投资和试验时间。所有调整均遵循发动机技术文件中NOx排放限制的有关要求。  相似文献   

6.
排放控制、二氧化碳值、舒适性、驾驶性、可靠性和成本是未来所有动力装置开发的主要框架。为了在保持燃油耗优势、良好运行性能和可接受成本的同时,满足未来的欧洲排放法规和现行的美国排放法规,在这个框架内,无论是轿车,还是商用车的柴油动力装置都面临一些挑战。其中之一是不同国家柴油品质的差异,包括不同的十六烷值、挥发性、含硫量和分子成分。此外,由于经济和环境的原因,越来越多具有不同燃油品质和特性的代用燃油将被推向市场。目前,大多数柴油机采用的喷油系统控制算法是开环控制。采用这种控制方法时,燃油品质的变化会增加校准的难度和校准持续时间,同时还会降低燃烧强度和排放。控制不同燃油燃烧的一种可能解决方案是采用闭环燃烧控制。一旦这种设想被发动机试验证实,针对不同品质燃油的校准会变得更快、更容易。另外,车辆使用期间的在线校准修正还可以避免发动机故障,并确保适宜的驾驶性能和排放性能。介绍一种补偿燃油品质变化的创新方法。依据2种市售燃油(EN590欧洲柴油和低十六烷值美国柴油)的品质,通过燃烧分析研究了燃油对燃烧特性和排放的影响。基于这些数据和结果,介绍了一种能补偿燃油品质变化的创新闭环燃烧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车用发动机不断追求高功率和低燃油耗,所以对能二者兼顾的可变进气流技术进行了模拟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和实机试验。通过部分阻挡进气歧管,使进气流偏向,从而改善燃烧和燃油耗,并用实车道路试验来验证改善燃油耗的效果。关于排放,以减少冷起动HC排放为目标,进行配组试验。特别是通过测量燃烧辉光,从表示油滴燃烧状况的后辉光分布与HC的关系着手进行分析。部分阻挡进气歧管后强化了空气流动,使燃油液滴分布明显偏向,致使HC排放增加,但形成能抑制油滴壁面附着的进气流时,发现后辉光和HC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8.
Heiduk  T  Kuhn  M  Stichlmeir  M  Unselt  F 《国外内燃机》2012,(5):20-24
Audi公司已将卓有成效的EA888型4缸汽油机系列的第3代机型——1.8L增压燃油分层喷射汽油机投放市场。这种汽油机经不断地降低摩擦功率、优化燃烧过程,以及采用单涡道涡轮增压器和电动废气放气阀等新的增压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有效功率和燃油。效率,并能满足全球未来最严格的废气排放标准要求。介绍了新机型的混合气形成、燃烧过程和增压。  相似文献   

9.
提高几何压缩比与延迟进气门关闭正时技术相结合的目的是为了在维持最高燃烧压力不超过机械限制的前提下改善燃油经济性。另外,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燃烧过程的变化,以观察高几何压缩比条件下的排放性能恶化过程。根据研究结果,改进燃烧室形状,以改善发动机的排放性能。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均证实,改进燃烧室形状,并与延迟进气门关闭正时的技术措施相结合,可以显著改善发动机的排放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1997年8月,LOrange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套电子控制的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该系统在MTU/DDC4000系列柴油机上的应用使该柴油机取得极大的成功。该喷射系统使燃烧系统面貌一新,在燃油效率、排放和烟度以及输出功率和扭矩等方面均有极大的改进。柴油机发展的前一百年的特点大体上只体现在功率输出和燃油效率方面的改进。将来的一个主要任务将是满足排放法规的要求,这些要求将愈来愈苛刻,差不多每3至7年变更一次。对于高压油泵,存在一种很大的潜力,可以仅用一种型号或一种系列的油泵来满足几种发动机机型的需要,这可以使费用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这些基于平台设计的油泵可导致柴油机在配件供应、经济性以及运行性能方面的改进。LOrange公司在2002年为20缸V型长行程MTU4000系列柴油机研制的直列式高压泵就是带锐边的柱塞泵技术的第一个实例,本文将对此详细介绍。令人瞩目的是,同一型号的直列式泵可适用于整个系列的柴油机,从4缸100kW/缸(采用一台泵)到18缸1200kW/缸的V型机(采用4台泵),使柴油机结构显著简化。泵的可用转速由800r/min到3150r/min,采用由柴油机曲轴驱动的齿轮,选用适当的齿轮比,从而克服了泵转速对各种柴油机标定转速的依赖性。目前该泵有2种柴油型的:一种是4柱塞型的;另一种是2柱塞型的,供油量分别为32L/min和16L/min。这些基于平台设计的油泵的普遍选择将为开发人员提供这样的机会:使喷射系统和燃烧系统的开发更集中在发动机性能、应用和系统的集成化上,而不只是停留在新的零部件的开发上。  相似文献   

11.
燃油添加剂对铁路用柴油机油耗影响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燃油消耗是铁路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详细论述了燃油添加剂降低铁路用柴油机油耗的几种方法及其影响规律。其中包括加入十六烷值改进剂适度提高燃油的十六烷值;加入表面活性剂或乳化改善柴油机雾化质量,同时使用乳化剂还可以显著降低排放物中氮氧化物的含量,有利于环保;加入极性化燃油添加剂将燃油磁化,抑制燃料中杂质的反应性能,加燃料的反应速度;加入清洁剂和润滑剂,增加润滑,去除积碳,提高燃烧效率。本文基于大量试验资料,综合分析各类燃油添加剂对铁路有柴油机燃油消耗的影响规律,并提出在使用燃油添加剂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为燃油添加剂在铁路内燃机车上的推广使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内燃机的任务是在燃料燃烧期间将其化学能经热能转变成机械能。发动机发明至今,人们一直在追求高效而洁净的能量转换过程和方法。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协调发动机、燃油和燃油喷射系统之间的关系。燃油喷射系统负责将燃油注入发动机燃烧室并促使其燃烧。虽然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甚至利用了电子装置,空气与燃料的均匀混合以及完全燃烧的理想仍然尚未实现。近十二年以来,在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和排气后处理系统的研发过程中,虽然完全燃烧的问题仍未解决,污染物的成因仍不十分明确,但大量工作仍是围绕降低污染物排放进行的。作为整个能量传递系统的组成部分,燃油喷射系统的功能和所有参数非常重要,对其充分了解有助于提供理想的清洁能源。DUAP燃油喷射系统的开发重点是高效高质量地进行燃油的喷射、雾化和燃烧,以及在各种发动机负荷条件下和燃用不同类型、不同质量的燃油时的运用灵活性。沿着这一方向去思考,传统的机械式和现代的燃油喷射系统(诸如共轨系统,包括压电陶瓷技术),在燃油雾化和在整个燃烧室的分布方面,均仍有很大潜力。这两个参数决定着燃油的燃烧效果和清洁能源的最佳化传递过程。必须对高性能材料的使用和生产-测量-试验过程进行不断改进。也就是说,重新设计流程,包括技术、商业和社会层面。利用这种系统化再造过程,遵循工程规范,井井有条,就可以使燃油消耗和喷射系统组件的寿命提高一个档次。一个实例就是:在一台采用传统机械式喷射系统改进型发动机中燃油消耗降低了3.5%;用共轨喷油器,运行寿命超9000 h。DUAP公司的燃油喷射系统适用各种燃油,通过燃油的高效燃烧可提供清洁能源。为生产最优化的部件需要对设计和工艺进行深入了解。具备这种能力,是全面满足制造方、购买方  相似文献   

13.
具有共轨式喷射系统的燃烧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MTU 4000系列柴油机,采用了一种新的共轨式喷射系统。它克服了传统喷射系统的典型约束,即喷射压力与柴油机转速有关,本文提出了有关燃烧技术发展的新措施,并要求充分利用共轨式喷射系统的优点,利用柴油机整个特性场中可获得的高的喷射压喷孔的数量,还可以应用更浅的活塞顶面盆槽从而将改善空气在燃烧室中的分布,最终可以降低有害物的排放和燃油消耗率。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是为预混合压缩着火燃烧方式建议一种最适宜的燃料特性。在一台单缸试验发动机上探讨了燃料着火性对废气排放和燃油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降低燃料着火性(十六烷值)可以增加预混合周期,因而不容易形成碳烟,并可将着火时刻向上止点延迟。所以,可以在改善排放和燃油耗的同时扩大柴油机的工况范围。  相似文献   

15.
要降低汽油机的碳氢化合物(Hc)排放,了解有关冷起动期间燃油喷射、蒸发及燃烧的过程非常重要。为了了解更多关于冷态发动机起动过程的情况,在1台4.2L8缸直接喷射汽油机上进行了研究。改变喷油定时、点火定时和喷油量等参数,以了解它们对燃烧过程和转速上升的影响。特别是在发动机加速运行期间,对每个后续的燃烧进行研究非常有必要,因此,在发动机各缸中安装了高压示功装置。发动机的瞬态压力和瞬时曲轴转速借助于l套显示系统进行记录。此外,还采用快速响应的氢火焰离子化分析仪来测量发动机初始几次循环期间的瞬态HC排放。各缸的压力用最高压力和平均指示压力评定。并且,转速信号用每次点火的增加量进行分析。为了获得关于燃烧品质的额外信息,对未燃HC的排放进行了分析。基于这些测量结果,得出了发动机起动期间每次后续点火的最优参数设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善中型载货车在实际行驶工况下的燃油经济性,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全新的混合动力车概念。该混合动力系统的关键技术是电动增压器。采用1台4缸柴油机并配置电动增压器,对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放特性进行研究。在高增压压力与大流量废气再循环相结合的条件下进行发动机试验。研究结果证实,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同时得到改善。而且,在底盘测功器试验中还成功证实,车辆所用电动增压器消耗的电能可以由中型混合动力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制动再生能量提供。  相似文献   

17.
着火定时是采用均质压燃方式发动机实现理想燃烧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对其加以准确控制。研究中应用了以低温氧化反应特性来控制着火定时的方法。在一台带可变容积副燃烧室的单缸发动机上燃用不同组分的燃料,在不同的发动机转速下进行了试验,测得的着火定时结果显示出不同的趋势。这些趋势揭示了低温氧化反应的范围。应用该特性所做的发动机试验表明,可以进一步改善不同发动机转速下着火定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评价了各种供油条件下单缸火花点燃式发动机燃用天然气时的性能和燃烧特性。在同一台发动机上,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法测定进气行程缸内燃油的分布,并分析了燃气状态。通过调整喷嘴在进气道的位置,控制混合气形成及其对发动机性能、尤其是热效率和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部分顸混合燃烧(PPC)在燃烧可控性高和排放特性方面接近于均质充量压燃发动机。为了实现PPC,滞燃期必须足够长,以使燃油在燃烧前与空气充分混合。喷油需足够早,同时采用高废气再循环(EGR)率,以获得较长的滞燃期。为了明确PPC的原理,创建了燃烧特性随喷油定时、EGR率变化的脉谱图。在一台6缸重型柴油机上进行燃烧特性的研究,喷油始点由早到晚变化,EGR率的范围也很大。在参数扫描期间监控发动机的排放情况,在低排放、高效率的最佳区域内,研究了喷油压力和发动机转速对燃烧的影响,以获得对燃烧更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为了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柴油机排放法规的要求,美国GE公司投资2.5亿美元、历时6年研制开发出创新系列机车,该机车采用先进的12缸柴油机,可以发出与GE目前16缸机同样的功率,但其废气排放却比后者减少40%以上,燃油效率高3%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