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从世界贸易看航运市场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的升级和转移,发展中国家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使航运的流向、流量、流程都发生了变化。亚洲,尤其是东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材料进口地和最大的制成品出口地,从而成为世界海运业发展的动力中心。按照地区运输所占比重排名,亚洲的海运装货量占总量的39.1%,排在各大洲之首,其次是美洲的货运量占21.5%,欧洲占19.6%,非洲10.7%,大洋洲9.1%。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分工,亚洲,尤其是东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材料进口地和最大的制成品出口地。在西方国家制造业外移的进程中,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国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外投资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之一。从2003年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增长率一直在10%的平台上加速,2006年的增长率高达10.7%。  相似文献   

3.
钟秋 《海运情报》2008,(2):21-22
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从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起,随着日本的制造业向以亚洲为主的海外转移,与亚洲的生产协作加深,日本与进口伙伴国的贸易额1995年美国占22.4%,2006年下降到11.7%,而同期中国从10.7%上升到20.5%,超过美国而居第1位。从进口集装箱货流看,美国减少,欧盟增长缓慢,而亚洲稳步增长,在箱量上已占压倒多数。  相似文献   

4.
台湾港口的竞争力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世界港口间的竞争集中在集装箱中转市场上。在亚洲,这种竞争更为激烈。1980-1995年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以9.5%的年均增长率增长,而亚洲的年均增长率则高达13.6%,其在全球的比重也从28.4%上升至43.7%。全球前3名集装箱大港都集中在亚洲,在前10名中亚洲占了6席,  相似文献   

5.
徐路 《海运情报》2004,(6):17-17
2002年全世界利用专用船和集装箱海上运输的冷冻冷藏货有5800万吨(以集装箱换算为330万VEU)。其中由集装箱运输的为200万FEU,估计集装箱化率约60%。马士基海陆运输的冷藏货占世界货运量的12.5%,是世界最大的冷藏运输公司。欧洲、北美、南美、大洋洲、非洲、亚洲的与日本有关的航线,每周共运输  相似文献   

6.
岳敏 《海运情报》2007,(10):7-7
据阿联酋迪拜港世界公司的调查,继续发展的世界四大码头公司,其在全世界的装卸量的5-8成是在亚洲完成的。位居世界第二的新加坡港务集团(PSA)在亚洲的装卸量最多,占其全部装卸量的8成。其次为世界最大的码头公司香港和记港口(HPH)占74%,丹麦船公司马士基的集团的港口部门AP摩勒码头公司在亚洲的装卸量占5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我国钢产量从1996年突破1亿吨以来,已连续10年居世界第一,2004年钢产量达到2.73亿吨,占世界钢产量的26%。2003年我国进口铁矿石1.48亿吨,2004年进口2.08亿吨,从2003年开始超过日本的进口量,已成为世界第一的进口铁矿石大国。铁矿石已经成为我国外贸散货进出口中的最大货种,也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接卸散货的主要品种,在港口的吞吐量中占有很大的份额。2004年我国沿海港口外贸进港金属矿石吞吐量为2.09亿吨占全国沿海外贸进港货物吞吐量的33.5%,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金属矿石吞吐量达4.31亿吨,占总吞吐量的13.0%。我国进口铁矿石海运贸易量约占世界铁矿石海运贸易量的40%,在全球铁矿石运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日前,新加坡成为第一个签署《2006海事劳工公约》(MLC)的亚洲国家。为满足生效条件,公约必须得到至少占世界商船总吨位33%的30个成员国批准。作为第13个海事劳工组织成员签署该公约的国家.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执行董事Lam Yi Young称.对于航运.世界贸易和经济的发展.海员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越南所占比例大幅上升 2009年亚洲/美国航线东行集装箱货流因世界经济衰退而低迷,已是连续两年下降,比2008年(比上年减少7.7%)减少14.8%,为1134.9万TEU。  相似文献   

10.
《船艇》2009,(6):35-35
随着世界经济逐渐复苏,人们对普吉国际游艇展(PIMEX)依然兴趣浓厚。PIMEX2010致力于壮大成为世界最大型的船舶展。据来自戛纳和南安普敦方面的报告显示。世界游艇业看好亚洲市场.期待着今年能在亚洲实现业务增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世界集装箱船大型化趋势加快,10000TEU以上超大型集装箱船已经问世,超大型船建造到底哪里是头? 世界集装箱海运量 进入21世纪后,世界集装箱港的吞吐量连年增长,仅日本、中国(包括港台地区)、韩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等8个亚洲国家的集装箱吞吐量占世界的比例。1980年约为23.6%,1990年约为36.9%,2000年约为41.6%,2005年约为47.5%,预计2007年将达N50%。[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经济贸易     
南亚成为世界贸易重要力量 据世界银行预测,南亚地区在今后25年将成为世界贸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南亚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只占1%,本地区间的贸易只占其总贸易的4%,发展潜力很大。(市场部)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亚洲经济增长的影响 世界经济专家们认为尽管最近在亚洲发生地区性货币和股票风波,在未来10年亚洲仍将占据世界经济增长的前沿。经  相似文献   

13.
日本、亚洲/美国间的北美航线是占世界海上集装箱运输量约20%的世界最大的基干航线,近年由于中国经济的腾飞,该航线的运输量不断被刷新,从而造成了美国西岸的压船和港口混乱,另一方面也使北美内陆运输发生了很大的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运需求与国际航运市场的结构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国际航运业的结构性变化。我们先来看国际航运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结构性变化。其实过去十年中,这样的变化一直在发生,只是目前变得更加清楚,更加明显。这就是亚洲,尤其是东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材料进口地和最大的制成品出口地,从而成为世界航运业发展的发动机。虽然亚洲的GDP仍然低于美国和欧盟,如果不包括日本,亚洲的经济规模更小,但这一地区所消耗的原材料和生产的产品数量,却都超出了欧美。对于航运业来说,数量比价值更重要。  相似文献   

15.
在定期船方面主要是集装箱船,前20位强国或地区控制了1000总吨以上船舶的88.7%,而这些船又主要控制在世界前20大公司中。截至2003年2月10日,世界前20大集装箱公司拥有集装箱船1965艘,其运力以箱位计占到世界总量的72.4%,其中前10位占51.6%。前20位的集装箱公司主要分布在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欧洲的希腊、英、德、法等,亚洲的韩国、日本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中国大陆的中远和中海合计占全世界市场份额的5.7%。对于定期船而言,规模化经营比散货船更重要,因此,近几年有大型集装箱公司合并的趋向。  相似文献   

16.
张敏 《海运情报》2006,(9):18-19
在全球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人口增长的情况下,印度未来的能源需求正成为令人关注的问题。印度是亚洲第三大发展中经济体,其人口占全球人口总数的15%,但油气资源仅占全球的0.5%。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印度不得不进口大量低硫柴油和天然气,以防电力供应不足。  相似文献   

17.
70年代中期以前,英国的航运曾经一统天下,是世界唯一的国际航运中心。1975年英国的船舶达到刨纪录的5亿载重吨,占世界总吨位的9%。世界最大船公司纷纷把总部设在伦敦。从伦敦向世界发布的航运价格指数和航运信息至今仍在供航运界进行航运决策。但是,自从1975年以后,英国的航运地位持续下降。1983年.英国的载重吨位下降到2.5亿载重吨.仅占世界总吨位不到4%。  相似文献   

18.
胥苗苗编译 《中国船检》2010,(11):I0011-I0011
韩国船级社(KR)主席Oh Kong-gyun日前表示.亚洲建造了接近世界90%的新船.并且控制了世界大约一半的船队.但在过去,世界仍然不能真正听到来自亚洲地区的声音。他呼吁亚洲航运业应加大对整个业界的贡献,尤其是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重视船舶安全及环境清洁。同时.Oh表示区域立法倾向让人头疼,国际航运需要一个整体法,每个地区都应对整体立法作出各自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亚洲,地球上最大的一片陆地.悠久的明与新兴的市场共生,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亚洲贫困人口占世界贫困人口的2/3,人均产值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5。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亚洲各国愈来愈意识到共赢、合作与发展对亚洲而言意义深远。“博鳌亚洲论坛”适时提供了一个亚洲各国合作与对话的平台。1909年10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明确表示,中国政府为论坛的创建提供支持与援助。2001年在“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期间.江泽民主席曾亲切接见了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原党组书记王云茂。在听取了中远集团所属的中远置业集团总裁徐泽宪和海南博鳌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倪强的汇报后说,亚洲论坛能够如期召开.你们企业是有贡献的。由此,“博鳌速度”、“博鳘奇迹”传遍海南乃至全国。中远集团旗下的中远置业集团已成为博鳌亚洲论坛“会员基金”组组的成员。在2002年论坛首届年会上,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当选为唯一代表中国的理事成员。2005年论坛的永久会址建成后。“博鳌水城”又将以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宾。  相似文献   

20.
2007年造船市场新船成交量再创高位,我国船厂成为最大赢家,全年成交985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2%,占世界新船订单的4301%,位居世界第一,取得如此骄人业绩,除了CSSC、CSIC接单量稳步增长外,地方船企的表现尤为抢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