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祖德 《汽车情报》2006,(36):10-14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数实际己超越1万家(含小企业),而国家统计局仅统计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零部件制造企业,(规模以上指年销售收入〉500万元),2005年末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汽车工业企业共6315家,其中汽车零部件企业4505家(含发动机),占统计总数71.3%。  相似文献   

2.
1  概况一个国家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步伐通常与这个国家的整个工业发展相关 ,韩国的零部件工业也不例外。韩国的汽车工业起步是以从日本进口 KD台套零件总装为起点的。稍后 ,韩国的主要汽车制造公司开始进口日本的主要零部件来装配汽车。这样 ,韩国汽车零部件工业首先在戈达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201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总产值约为2万亿元人民币,零部件进出口总额为832.16亿元美元(见表1),主要进出口国别包括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等(见表2)。而当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企业的数量庞大,据统计总共有超过1万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出口,还有数量众多的外贸公司。江浙、广东等地区有大量的汽车零部件私人企业、集体企业和个体户。在表3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企业中,外商  相似文献   

4.
根据(社团法人)日本汽车零部件工业协会(JAPIA)的惯例,公布了2004年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动向。据统计显示,日本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产值自2002年以来,连续3年增长,2004年度与上年同比增长5%。汽车零部件总产值由日本汽车零部件工业协会(JAPIA)的正式会员432家企业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2004年回答企业为405家,回答率为94%。回答企业在2004年度总产值为160139亿日元,(以1美元=110日元汇率计算,约合1456亿美元),与2003年相比增长5%(见图1)。按需求分类的生产动向(汽车)看一下根据需求分类的2003年度的总产值,则面向国内零部件企业的增长11%,面  相似文献   

5.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零部件工业是发展汽车工业的基础,没有强大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就不可能有强大的汽车工业.入世后,我国汽车产业将受到强烈冲击,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由于规模小,依托于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入世后将承受更大的冲击.鉴于汽车零部件工业的重要性以及该行业的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汽车工业整体水平,我们更应关注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立华 《汽车情报》2004,(36):12-13
国内汽车行业的统计数字主要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但由于汽车工业年鉴仅统计了国内主要汽车零部件企业,因此对整个国内汽车零部件工业的规模,众说不一。本文试想借用已有的统计数字并通过推算,对国内汽车零部件工业的规模做一番描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域外     
日本环保车补贴政策将促GDP增加约1.3万亿日元据共同社消息,日本民间智库——关西社会经济研究所5月13日发表研究报告称,作为政府追加经济对策的主要措施,环保汽车补贴政策将推动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约1.3万亿日元(约95日元合1美元)。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已越来越引起同行们的关注,据有关方面统计,1995年1~7月份,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约6 880万美元,而前一年同期的统计为5 180万美元。1993年全年美国从中国进口汽车零部件为6 310万美元,到1994年这个数字已上升到9 570万美元。虽然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但笔者在汽车零部件出口开发过程中由于对国外产品和市场需求缺少了解的缘故,生产企业在产品及市场开发方面仍缺乏主动性,因此笔者认为有志于发展汽车零部件出口的生产企业应对下面两个方面的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9.
张燕平  明轩 《上海汽车》2000,(10):17-20,33
本文主要论述世界汽车工业的兼并收购浪潮所引发的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大改组的原因、实例和趋势。阐明了在世界汽车工业急剧大动荡中,由少数超级跨国汽车公司控制的世界汽车工业及90年代世界汽车零部件公司展开的激烈竞争和汽车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别论述了美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对欧洲汽车零部件公司采取的大规模收购攻势。重点介绍了由于世界汽车零部件产业格局的变化,日本汽车整车公司采购政策的变化及日本汽车零部件产业所面临的  相似文献   

10.
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今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提高整体竞争力则是零部件工业快速发展的核心。面对日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加紧组建零部件企业集团,增强市场竞争力;依靠国内未合资的优秀零部件企业,加强技术联合,提高零部件 自主开发能力;追求外部规模效益,建立相地集中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建立柔性体制以及实施国际营销战略,扩大零部件的出口。  相似文献   

11.
在深圳第8届投洽会暨中美汽车零部件产业合作系列活动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沈宁吾指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技术引进以及与国外著名零部件厂商合资、合作,使部分骨干企业的零部件制造技术、产品水平及生产规模有了较大提高。不过,尽快进一步提高广大零部件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仍然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最近有日本媒体报道,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日本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在中国生产的积极性呈现跃跃欲试的热情,甚至出现一股空前高涨的汽车零部件投资潮流。迄今丰田汽车公司与本田汽车公司正在不断扩大在华的生产规模,因此也带动了一大批配套零部件厂商向中国直接投资进行当地化生产。不仅如此,甚至在日本本土也已经看到采购在  相似文献   

13.
明轩 《汽车与配件》2005,(50):31-33
近年来日本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对全球的扩张。据日本汽车部品工业会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厂动向调查报告称,近几年来日本汽车零部件的出口增长率一直保持在二位数增长。究其原因,这不仅是为了满足日本整车公司在海外工厂的配套需求,而且也来自海外其他整车公司对“高品质的日本汽车零部件”的订货增长。 当然,这不仅仅是出口贸易看好,而且也归功于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和销售公司,提供技术和许可证制造与贸易等多种措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汽车与配件》2008,(24):15
日本汽车部件工业会近日发表报告称,对该行业86家主要企业的调查显示。2008财政年度上述企业的利润总水平约为1.31万亿日元。比上一个财年大幅下滑了13.2%。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国家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步伐通常与这个国家的整车工业发展相关,韩国的零部件工业也不例外。韩国的汽车工业起步是以从日本进口KD台套零件总装为起点的。稍后,韩国的主要汽车制造公司开始进口日本的主要零部件来装配汽车。这样,韩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首先在戈达汽车总装公司内部产生。以后,一个独立的韩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才开始形成并发展。现在,如同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国家一样,  相似文献   

16.
森林 《汽车情报》2004,(10):36-39
一个国家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步伐通常与这个国家的整车工业发展相关,韩国的零部件工业也不例外。韩国的汽车工业起步是以从日本进口KD台套零件总装为起点的。稍后,韩国的主要汽车制造公司开始进口日本的主要零部件来装配汽车。这样,韩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首先在戈达汽车  相似文献   

17.
目前,日本汽车零部件工业在整个汽车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国共拥有1.5万家汽车零部件企业。1986年主要情况: 据参加日本汽车部品协会400家主要企业196项零部件统计(占全国产量61.3%),近几年发展趋势是(单位:百万日元):  相似文献   

18.
日本汽车工业王国的成功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1年日本载货汽车产量达4万辆以上,名列世界第2,汽车总产量名列世界第4。1952年,日产等公司都引进了英、法的轿车组装技术,5年后实现了主要零部件的国产化。1956年6月及1960年,日本政府先后制修改了《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以植当时弱小的汽车零部件工业。1960-1965年,日本汽车工业批量生产体制基本确立。1966-1873年,汽车市场迅速扩大,产业结构重新组合。1980年,日本汽  相似文献   

19.
为取得汽车生产优势,需要利用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次序经济性和网络经济性。通过对欧美的竞争协作模式与日本的转包协作模式的比较和对国际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得出,我国汽车工业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分层协作体系应具有整合零部件企业、建立分层协作等特征,不同层次的企业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1前言 汽车生产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规模经济性,即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车成本逐渐降低,而且汽车生产各工艺阶段的规模经济性比整车装配的规模经济性更为明显.汽车生产的次序性决定了其生产越来越趋向于采用垂直分工.汽车生产垂直分工体系越发达,汽车零部件工业也就越发达.汽车工业与其它产业相关性比较强,存在着范围经济性.同时,多个汽车工业企业在一定空间上的聚集也能产生单个企业存在所不具有的网络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