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理论上分析了焊接变形和二次变形的机理,并推导了它们的数学表达式,通过实验论证得到结论;二次变形和焊接变形方向相反,即焊接变形是收缩变形,二次变形是伸长变形;在单道焊时,二次变形和焊接变形在数值上成正比,在多道焊时二次变形小于焊接变形。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发展,基坑面临的环境越加复杂,对基坑工程的变形控制也愈发严苛。目前,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仍是以强度控制,由于保守设计实际工程往往发生较大变形而未达到设计强度。基于矩阵理论改进里兹法,采用最小势能原理,考虑了支护桩与水平支撑的变形协调条件,获得了支护桩变形的总势能方程,求解了支护桩变形,提出了基于变形控制的基坑支护桩设计方法。最后通过三例典型工程的现场实测数据对理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预测绝对误差随着支护桩的最大变形增大而增大,平均相对误差均在10%最大变形以内。  相似文献   

3.
乌鞘岭隧道是兰新线重点控制工程,是国内最长的单线铁路隧道。该隧道岭脊地段穿越四条区域性大断层,地应力高,围岩软弱、破碎,属挤压性围岩大变形隧道。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较为严重的支护变形、支护开裂、钢架扭曲,甚至变形侵限及坍塌事故。针对该隧道特点,开展以变形为主的施工监控量测,进行了变形分布规律、累计变形与最大变形速率的关系、变形与围岩条件的关系以及变形与施工方法的关系等综合分析。提出挤压性围岩隧道具有变形量大、变形速率高、变形持续时间长的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4.
王青 《山西交通科技》2005,(5):16-17,37
概述了湿陷性黄土地区边坡变形类型,分析了变形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提出了防治边坡变形和滑坡的一些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入探讨纳米金属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塑性变形机制,对纳米金属Ni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冷轧变形.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和透射电镜观察对纳米金属Ni的微观结构和变形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变形量下的晶格常数进行了计算.研究表明,随变形量增大,纳米晶体的晶粒尺寸逐渐增大,从最初的16.6nm增大到28.7nm,这种增长是由于部分方向(区域)晶粒长大的结果;变形量较小(小于30%)时,位错的活动与晶粒旋转是的变形主要方式,变形量较大(超过30%)时,晶界发射不全位错与孪晶的交互作用协调变形;纳米Ni的平均晶格常数为0.3533nm,略高于粗晶Ni的晶格常数.  相似文献   

6.
砂岩单轴受压蠕变试验现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详细描述了砂岩单轴受压蠕变试验中纵横向变形发展规律,并结合有关岩石松驰实验中横向变形发展规律,对横向变形独立发展现象进行了研究,指出岩石内部裂纹的发展是横向变形独立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根据焊接接头经焊接热循环后的应变形成机理,研究了金属结构焊接变形的形成规律,建立了预测焊接变形的数学模型,运用数值方法,微机技术,编制了相应的微机预测程序,该程序综合考虑了焊接工艺参数,装配,焊接顺序,结构中的原始应力状态,散热,板厚,塑性区重叠等对焊接变形的影响,同时对工程实例的焊接变形进行了预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精度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计算桩内力变形的综合刚度和双参数法,从变形连续的观点出发,对成层岩体中抗滑桩锚固段的内力和变形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导出了解析解,以更真实的反映桩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内力、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初期支护是新奥法的主要承载结构,它是密贴于围岩的柔性结构与控制围岩变形的松弛,而二次衬砌是在围岩与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条件下修筑的,初期支护是二次初砌的基础,初期支护大量变形的整治和预防成为软弱围岩隧道掘进的关键。章针对初期支护大幅变形的危害,分析了芙蓉山隧道钢架加锚喷初期支护大幅变形的原因,提出了初期支护大幅变形成功的整治和预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斜坡高填方边坡变形演化规律,选取吕梁机场高填方边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分析手段,对不同填筑方式边坡的变形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高填方边坡变形规律随填筑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对高填方边坡体的监测点设置除常规坡表变形监测点外,宜增设地基变形监测点。分层填筑可显著减小坡表水平位移。分层填筑结合土工格栅加筋材料的使用,可减小坡体变形,增强填方体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盾构隧道管片衬砌内力及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的内力及变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用弹性地基梁方法对一具体实例,从土层与衬砌两方面综合分析了影响衬砌内力及变形的各个因素,分析了管片的内力及变形随各参数变化的一些规律,得出了对衬砌内力及变形影响较大的参数。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采用感应加热熔炼和室温变形制备Cu-13.2vol.%Fe原位复合材料导线的工艺过程,并探讨了降低电阻率的中间热处理作用,用光学显微镜、SEM和TEM观察分析了变形过程中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指出,Fe树枝晶的变形是不均匀的,中间热处理有利于均匀变形,在较大变形量下,Fe树枝晶形成纤维,空间形态为薄片状,相结构为α-Fe,测定了力学性能和电阻率,结果是变形量越大,强度越高,电阻率越大。经中间热处理,可在不降低强度的同时,大大降低电阻率,几个较好的电导率/极限拉伸强度组合为:70.6%IACS/659MPa、64.6%/752MPa和51.9%IACS/880MPa。  相似文献   

13.
大型干坞边坡变形及其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干坞边坡变形的因素,包括土体强度、无护坡时间、放坡坡率、分层开挖数、分层开挖深度、开挖步长、降水深度和坡顶荷载,在此基础上并结合典型实测数据,建立了干坞边坡变形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一致。此外,还提出了放坡开挖边坡变形的警戒值、边坡变形判断模式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如何有效地控制建造中小型船舶的总体变形,一直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分析了建造中总体变形的情况及原因,提出了调整外板端接缝位置,正确选取焊接工艺参数,改变装配顺序及制定严格的焊接程序等防止变形的措施,实践表明,这些措施的实施能使建造中小型船舶的总体变形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在桥梁结构静力计算时,考虑剪切变形后结构的挠度会有所增大.在传统的动力分析计算时,大部分情况下.均忽略了剪切变形的影响。但从理论上分析了剪切变形对结构动力性质的影响,但缺乏工程应用实例.本文从实例计算出发,利用有限元分析程序研究了不同的结构形式中剪切变形的影响,以丰富计算理论,为以后类似工程结构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向蠕动型滑坡隧道的病害防治提供决策依据,通过调查分析,建立了3类分析隧道变形规律的地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隧道变形预测的灰色等维新息模型,并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建立了通过预测隧道变形进而预测滑坡体应力和位移的关联预测模式.经模型试验验证,该预测模式能可靠地预测隧道变形量、滑坡体应力和位移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引入柱(墙)轴向变形转角变量,考虑轴向变形的影响,克服了文献[1]未考虑轴向变形的不足,使文献[1]所述的方法适应范围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8.
以船舶钢结构为对象,研究了RBF神经网络在船舶焊接变形中的建模及应用.以焊接顺序等因素作为网络输入,以钢结构板材凹凸变形为输出,训练生成网络焊接变形模型,可用于预测船舶钢结构焊接变形量的快速预测.仿真表明该模型的预测输出与实测数据样本基本拟合,验证了模型及其预测效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调查了长江1000t无人甲板和5000t油驳船体板格的残余变形情况,用傅里叶级数对这两类板格的残余变形进行了展开,统计出了傅里叶系数的情况,给出了经验公式,并对这两类板格的最大变形的特征值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0.
反复荷载作用下级配砂砾石基层的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三轴试验及抗压强度试验所得的数据和试验后试样破坏情况,分析了级配砂砾石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并从能量势的角度提出砂砾石基层的塑性变形可分为永久变形和似弹性变形,这一分析对考虑基层的变形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