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双碳战略的重大战略部署下,对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研究,合理量化其碳排放水平是实现交通部门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本文基于北京某新建地铁线路,对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分析,建立了轨道交通全线、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计算模型,并定量计算新建地铁线路全线、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同时,对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的降碳措施做出分析,定量评估其降碳潜力。对全长81 km新建地铁线路进行碳排放量计算,得到建设阶段碳排放量为257万t CO2eq,运营阶段为5.35万t CO2eq/a,50年运营周期总计碳排放量524万t CO2eq。建设阶段使用可再生材料及预制结构可减少碳排放量7%;运营阶段综合采用多种节能降碳措施后,可降碳27%;50年运营周期降碳潜力总计17%。该模型的建立对城轨交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定量计算有指导意义,降碳措施的研究成果以期为城轨交通完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交通部门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低碳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尽管城市轨道交通是所有交通方式中最绿色环保的,但其能耗和碳排放总量仍十分巨大,如何利用低碳技术来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重要课题。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经验和数据,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设计、制造和运营过程的各个环节,提出相应的降耗和减排措施,阐明低碳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10月16日和19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十三五"城轨交通发展座谈会在京召开。座谈会由包叙定会长主持,分别邀请部分副会长单位代表和专家委员会代表出席,共同展望城轨交通行业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从未来五年城轨交通发展形势分析,2020年、2025年的发展目标预测,城轨交通发展战略和政策措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其庞大运营规模所造成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问题也日趋严峻。为实现能源与碳排放协同管理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文章在剖析城市轨道交通能源与碳排放管理困境的基础上,介绍苏州市轨道交通在这方面的实践探索,包括协同管理体系创新、协同管理平台设计与开发,最后阐述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能源与碳排放协同管理的意义,以期为推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有45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7978.19 km。2020年共新增三亚、天水、太原3个城轨交通运营城市。另根据2020年11月1日生效的团体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分类》(T/CAMET 00001-2020)相关规定将株洲智轨A1线(3 km)、宜宾智轨T1线(17.7 km)纳入统计,城轨交通运营城市累计达45个。2020年共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1241.99 km;25个城市有新增线路(段)投运,共新增运营线路35条,新开延伸段或后通段20段。  相似文献   

6.
围绕“绿色低碳”理念,基于对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建造的调研,在政策标准体系、实施路线、建造技术3个方面,系统梳理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建造的有益成果;基于对城市轨道交通碳排放现状的调研,分析围绕碳排放权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方向,并从能源转型、建材生产和节能增效3个视角详细剖析双碳目标下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新要求。基于上述两方面的研究,从政策制度建构、城轨绿色建造实施路线、城轨低碳技术3个方面构思双碳目标下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建造实施路径,为双碳目标下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的能源消耗总量过大的问题,以北京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能耗数据为基础,分析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能耗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基于运营数据的牵引能耗估算模型,通过测算与实际运营数据的误差为1.6%;同时将不同城市轨道交通的能耗测算方法进行对比,包括列车单位能耗测算法、电力机车耗电量测算法和单位指标测算法,前两者与估算模型的结果误差不超过5%,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通过单位指标测算法的对比分析,反映出估算指标的不合理性。结果表明,相关对比为既有线路能耗的估算和新建线路能耗的预测提供了参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2020年,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但各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并没有松懈。在这一年里,多个城市相继开通新线,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有45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7978.19公里。2020年共新增三亚、天水、太原3个城轨交通运营城市;其中,太原市运营线路为地铁,三亚、天水两市运营线路为有轨电车。  相似文献   

9.
对城市轨道交通强国的内涵进行探讨,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取得的成就进行总结,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轨道交通应提高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强的幸福感和愉悦感;提出以运营为导向的互联互通轨道交通网络和多制式协调发展的理念;增强创新能力,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从国产化到自主化再到智能化的技术升级;城轨高铁比翼双飞闯世界,实施城轨交通从单项走出去到包括运营在内的全系统走出去;多规合一,实现引领城市发展,提高轨道交通沿线空间的综合利用效率,增强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12月5日,四川宜宾市智能轨道快运系统(Autonomous Rail Rapid Transit,以下简称"智轨")运营线举行开通仪式。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李国勇出席宜宾智轨开通仪式并致辞。宜宾市智轨T1线全长17.7 km,其主线长16.1 km;支线长1.6 km。全线共设车站17座,车辆段1座,跨线桥1座。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多种类型的轨道交通已成为中国大城市的交通主动脉。截至2011年底,中国拥有运营轨交线路的城市达到13个,开通运营线路59条,总里程1713公里。据了解,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建设规模约为2500公里,总投资约为1.2万亿元。预计至2020年中国大陆有大约40个城市将发展轨交,总规划里程7000公里左右。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核心子系统之一的计算机联锁设备的功能与联锁逻辑实现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阐述了计算机联锁在城轨交通应用中的特点,以及应用层软件相关部分的设计原理.通过对城轨正线联锁原理的探讨,期望可以提出一套适应城轨正线运营要求能加快正线联锁设备国产化进程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参考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统计标准,将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三大类,对世界城轨交通 运营现状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截至 2021 年底,全球有 79 个国家和地区的 541 座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系 统,总里程为 36 854.20 km,其中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分别占 51.4%、8.9%和 39.7%。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 中国内地累计有 50 座城市开通运营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 9 192.62 km。2020 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城 市轨道交通客流量大幅下降,全球 46 个国家的 137 座城市的地铁累计运送乘客 396.67 亿人次,平均负荷强度 0.54 万人次/(d·km),其中中国(含港澳台)地铁年客流量为 195.02 亿人次。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持续稳步发展,线网 规模和客流规模继续居全球第一。对城轨全自动运行线路进行统计,全球达到 GoA4 运行等级的线路,运营里程 达 2 384.70 km,我国的运营里程达 587.57 km。探索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全自动运营模式,将进一步促进中国轨 道交通多制式发展,为交通强国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4.
綦芳  王峥  江巧逢 《铁道车辆》2023,(3):102-108
城市轨道交通能耗大且逐年增长,节能降耗目标明确且潜力较大,降低能耗可以减少运营成本和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能耗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介绍了供电节能、车站节能、线路规划节能、运输组织模式节能和车辆节能的主要措施,重点分析了非晶变压器、车辆轻量化、永磁牵引技术、驾驶控制策略等对车辆能耗影响较大的一些重要因素,指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节能的主要方向,供电侧采用非晶变压器提高电压转换效率,车站采用变频通风空调系统、节能照明器具和控制系统,车辆节能措施采用降低列车自重、永磁牵引技术、三电平辅变技术、高频辅变技术和车载变频热泵空调技术,运输组织采用合理的技术速度和节能驾驶策略。  相似文献   

15.
1、2006年国家相继批准哈尔滨、沈阳、杭州、成都、西安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2006年6月12日天津地铁1号线(长28.2km)全线开通试运营。3、2006年12月29日广州地铁3、4号线全线通车,至此,广州城轨交通运营里程达116km。4、2006年底上海市完成地铁2号西延伸线(长6.2km)、3号线北延伸线(长15.6km)。至此,上海城轨交通运营总里程达145km。5、2006年10月18~19日由中国大陆、台湾地区、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的民间学术团体,共同主办了首届“两岸四地城市轨道交通/捷运发展论坛”,它是一次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具有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的会议…  相似文献   

16.
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发展趋势出发,阐述在线网运营转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结合《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信息技术架构及网络安全规范》的要求,探讨城轨云架构作为基础平台在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云平台、网络安全、数据共享以及智能运维4个主要构成模块的功能与要求;重点探讨云平台作为城轨云架构的关键技术,其功能要求与技术选择将直接影响行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在具体工程项目中,应重点关注云平台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可扩展能力,以统一服务“线网全业务、城轨多制式”为目标,构建一个开放的信息化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7.
建筑业作为碳排放最大的行业之一,每年排放的 CO2 约占世界总排放量的 25%,而建筑物化阶段和运营 阶段是建筑全生命周期中排放量最大的阶段,因此对这部分碳排放量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以某轨道交通车站 为案例,将建筑物化阶段进行分解,建立单元工序的碳排放计算模型,再对运营阶段的能耗进行分析,最后集成 得到整个工程的碳排放计算模型。通过案例分析发现,建筑物化阶段中钢材的碳排放量占总材料碳排放的 50.84%; 机械碳排放中柴油占比最大,为 70.62%;而在人员碳排放中垃圾处理的碳排放所占比例达到 78%,在车站运营 阶段通风空调系统碳排放占比最大,为 48.2%。根据计算结果,从机械使用、施工方式、能源来源、运营方式等 给出节能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截至2019年年末,中国大陆地区共40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里程共计6 736.2 km,当年新增运营线路长度974.8 km,全年累计完成客运量237.1亿人次。56个城市当年完成建设投资5 958.9亿元,在建线路总长6 902.5 km。65个城市的城轨线网规划获批,扣除已运营长度,获批规划线路总长7 339.4 km。进入“十三五”4年来,共有27个城市、投资额合计约25 000亿元的新一轮建设规划或规划调整获批;完成建设投资19 992.7亿元;新增运营线路长度为3 118.2 km。规划、建设、运营线路规模和投资额稳步增长,城轨交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9.
2020年,“十三五”收官;2021年,“十四五”开局。“十三五”期间,我国轨道交通在线网建设、技术创新、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指标。“十三五”期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新增运营里程4000公里,发展迅速,在满足人民群众交通出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品质、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载体。“十三五”期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的增长率约为110%。“十三五”期间我国增加的城轨公里数,超过过去五十多年建成公里数的总和。上海、北京、广州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位居世界前三,形成了庞大的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同时,52号文出台,量力而行,建设多层次、多模式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逐渐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20.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有40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6730.27 km。2019年当年,中国内地共新增温州、济南、常州、徐州、呼和浩特5个城轨交通运营城市;另有27个城市有新增线路(段)投运,新增运营线路26条,新开延伸段或后通段24段,新增运营线路长度共计968.77 km,再创历史新高。在6730.27 km的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中,地铁5187.03 km,占比77.07%;轻轨255.4 km,占比3.8%;单轨98.5 km,占比1.46%;市域快轨715.61 km,占比10.63%;现代有轨电车405.63 km,占比6.03%;磁浮交通57.9 km,占比0.86%;APM线10.2 km,占比0.15%。其中,2019新增968.77 km的城轨交通运营线路共涉及3种制式,包括:地铁832.73 km,市域快轨59.11 km,现代有轨电车76.93 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