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轨道交通     
《城市交通》2006,4(6):88-88
“上海公共安全建设”重点提案促办会.针对轨道交通大客流所引发的安全问题,由公安、公交等多个职能部门参与制定的预案已于近期完成。在这份预案中,除由轨道交通公安分局增派警力维持秩序、让滞留乘客换乘其他线路、控制客流进入车站等方案外,轨道交通通道内部分商铺将被拆除以增加人流通行能力。公共汽车、出租汽车等在内的地面交通系统也将在应急时间内到达岗位,缓解客流压力。目前,上海轨道交通的日均客流已高达170万人次,其峰值达208万人次。而日均客流的警戒线为210万人次,有接近警戒线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是大都市区多中心结构形成的重要支撑条件。香港作为典型的高密度都市,在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耦合协调发展,尤其是轨道交通引导和支撑新城发展方面拥有大量的实践经验。从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的相互关系视角将香港新城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在分析香港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状况的基础上,梳理香港轨道交通的管理经营模式。系统归纳香港轨道交通近期、中长期规划方案,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梳理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协调策略。最后,总结提出香港轨道交通规划引领新城布局、建设综合开发、运营共享互通等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上海与东京在城市人口、面积、客运量以及各种客运方式在城市交通中所占比重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了上海目前在城市交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东京的成功经验,建议在上海城市发展中采取如下措施:①加快调整城市客运交通结构,提高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的比重;②突破条块分割,充分利用、开发市内现有铁路,实现交通资源的优化配置;③发展国产化的城市轨道车辆这一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4.
2010年上海将举办世博会,市委市府高度重视和关心徐家汇地区在新形势下的跨越式发展.徐家汇汇集的3条轨道交通线路(1号线/R1、11号线/R3、9号线/R4)都属于近期建设计划,换乘节点能否按期完成关系到整个轨道交通系统近期建设计划.为此,从功能定位、空间环境、综合交通、地下空间、施工周期、土地使用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5.
纪嘉伦 《轨道交通》2012,(5):I0002-I0002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急速发展,我国资源紧缺问题和城市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是促进低碳经济、缓解资源压力和拥堵问题的有效途径。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交通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交通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的一大关键。地铁做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拓展城市空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回顾我国地铁发展历程,1965年7月1日开工建设的北京地铁做为战备工程初期是不对公众开放的,直到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铁正式对外运营。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限制,我国地铁发展一直处于落后水平,在2000年之前,全国仅有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拥有轨道交通线路。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2014,(1):42-43
12月27日下午.主题为全IP监控技术成地铁安防发展大势的“CRTS CHINA”轨道交通精英沙龙活动轨道交通安防专场在上海成功举办,来自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顾问总工程师黄钟,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安全防范技术部项目总监、三级警监何伟。  相似文献   

7.
郑兰英 《轨道交通》2013,(12):32-33
上海轨道交通维护保障中心车辆分公司承担着上海轨道交通所有电动列车和内燃机车的维护保养等重要任务,在为上海630列列车提供日常的维修保养外,还肩负着为每一辆列车开展架修和大修的任务。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上海轨道交通维护保障中心车辆分公司副总经理王方程,他对当前上海地铁列车国产化以及上海轨道交通列车维修保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陈豪 《交通与运输》2013,29(5):53-55
上海轨道交通经过20年的发展无论是线网规模、客运量还是运营体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过20年的发展历程,上海共有轨道交通线路11条(不含磁悬浮),轨道交通站点287座,换乘站点33座,其中3线换乘7座、4线换乘1座,运营里程达434公里。一、上海轨道交通客流特征浅析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客流分析发现,轨道交通线路客流受多种因素影响。它不仅与社会经济宏观因素有  相似文献   

9.
回顾2009年,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可谓突飞猛进,随着轨道交通9号线二期和11号线北段一期开通试运营.上海形成了10条线路、330公里运营里程、221座运营车站的轨道交通运营规模.为上海实现世博会前达N400公里运营里程的轨道交通网络之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总结和交流我国轨道交通电气化先进技术的发展.提高我国电气化轨道交通的设计、建设、运营、维护技术水平.推动我国轨道支通电力及电气化的现代化建设,近日.由RT《轨道交通》杂志、RT轨道交通网主办,中国铁道学会支持的“第二届中国轨道交通电力及电气化发展论坛”在上海新国陌博览中心圆满召开。  相似文献   

11.
邓艳 《轨道交通》2008,(5):20-23
在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便捷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是这个城市保持畅通与活力的重要支撑。上海轨道交通运营走过了15年的历程,如今已迈入网络化运营的新里程?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的历史,是中国轨道交通运营史乃至世界轨道交通运营史的一部分,它在某种意义上,扮演了一个继往开来的角色,它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记录着中国轨道交通在网络化运营进程中的珍贵探索,它的成长与经验,值得在中国轨道交通大发展的时代下广为传播。  相似文献   

12.
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有利于形成有机整体,提升轨道交通系统总体效能和服务水平,拓展各层次轨道交通服务的时空范围。然而,目前我国区域轨道交通系统在复合网络结构、总体运能利用、协同安全保障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采用查阅文献和剖析、归纳、借鉴工程案例等方法,在分析区域轨道交通构成特点及其融合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区域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的方向与策略,结合该策略在江苏省轨道交通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和专家意见进行解释说明,以期为后续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构建适应不同需求层次、多模式有机融合的轨道交通体系已成为服务北京都市圈交通需求的必然抉择。首先分析北京市现状轨道交通网络规模、功能层次以及与城市空间扩展的适配性。按照服务水平和层次多样的出行需求特征,将北京都市圈范围内轨道交通划分为4个主要功能层次并分析其功能和服务范围。针对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单一的现状,提出北京市郊轨道交通发展策略,即规划范围应打破行政边界,重视市郊轨道交通对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运能的缓解作用及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以及市郊轨道交通与中心城衔接、既有国铁资源利用、建设时序和投资模式等。  相似文献   

14.
《轨道交通》2009,(8):26-26
8月20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上海鸿与智实业有限公司主办的CRTSCHINA 2009中国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本届展会同期举办了中国地铁建设40年成果论坛、轨道交通信息化专场讨论、中国轨道交通AFC专场讨论、中国轨道交通安防发展论坛会议等多场专业性论坛。  相似文献   

15.
以深圳市轨道交通3号线详细规划为背景,结合沿线土地利用状况、土地权属和用地潜力等,研究沿线土地开发策略,从站点类型和开发圈层两个层面构建站点周边土地开发的密度分区,制定开发强度标准,提出土地开发实施策略及控制要求,探讨近期重点开发片区的开发策略。本文将为深圳市轨道交通3号线开发及沿线土地规划与管理提供支持,也将为我国其他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陆瑶 《轨道交通》2011,(9):52-53
近日,中国轨道交通发展高层论坛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召开,众多业主方、投资机构和投融资领域研究人员集聚一堂,气氛十分热烈。“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发展高层论坛”由RT《轨道交通》杂志、RT轨道交通网主办。每年一届,旨在总结过去一年轨道交通业界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经验教训.并展望未来数年业界的发展趋势和动态。  相似文献   

17.
《轨道交通》2011,(11):I0002-I0002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捷安全有效的运输模式,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已呈现规模化和网络化。国内多个城市积极跟进,轨道交通建设高潮迭起。但是由于受体制、人才和经验等资源因素的制约,加上自身缺少轨道交通相关的设计研究部门,这些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面临着严峻的生产安全形势。如何加强风险控制与管理,探索一条有自身特点的安全管理之路,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认真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邓艳 《轨道交通》2007,(5):35-37
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高品质的机箱机柜日益成为轨道交通设备领域的需求,作为全球机箱机柜领域的市场引领者,全球第一大品牌威图声名遐迩,而威图(上海)作为威图中国的总部,近些年的发展更是引人注目。标准化理念践行者的威图,不但为轨道交通领域提供高品质的机箱机柜,同时作为成长型企业的典范,其快速发展的背后更有着值得人深思的珍贵价值。带着思索,本刊记者对威图电子机械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裁郑清好先生进行了专访。 “成立于1961年的威图公司是一个健康快速发展的公司,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德国市场的领先地位,威图迅速走向国外,历经四十余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全球机箱机柜领域的第一大品牌,并且遥遥领先于同行其他品牌。目前在欧洲的市场份额远远超过竞争品牌,经济总额每年以两位数的级数在增长。尤其是在轨道交通领域与众多欧洲知名轨道交通企业有着密切的合作,目前,威图(上海)作为威图中国的核心,亦在飞速发展。”郑清好先生一开场就以他特有的缓慢而严谨的语调向记者展示了威图快速发展的历史与引人瞩目的今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近日,“第二届中国轨道交通信息化数字化论坛”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本届论坛以“信息化数字化助力智慧轨道交通”为主题,由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所所长张洁主持,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朱翔、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顾问总工程师曹俊文、上海轨道交通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金涛、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通号处副所长刘新平、易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唐永刚、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自动化部安全总监张小林、中电新源智能电网科技有限公司包红旗等进行了精彩的演讲,申通维保中心、上海隧道院、广州设计院、申铁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华三通信、和利时、华为技术等相关企业、研究机构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20.
邓艳 《轨道交通》2007,(2):28-35
在上海乃至全国的轨道交通设计领域.有一位老人.他在时代所赋予的机遇下.用才智与汗水在轨道交通建设史上抒写下宏伟篇章。从1965年大学毕业后开始城市轨道交通的研究工作.十年动乱期间地铁研究的暂停使他拿起画笔画了十年油画.80年代后地铁建设重新提上日程.如同遇到了第二春.他把聪明才智描绘在上海轨道交通建设的壮丽画卷上。他,一个人.曾担负起上海轨道交通建设7条线的总体设计职责.这在世界轨道交通史上至今是唯一的.可能以后也将是唯一的。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爱戴,并亲切地称他为“轨道交通设计大师”.他就是中国工程设计大师、上海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发展中心领衔专家俞加康先生。身为建设部城市轨道交通专家组成员的俞加康大师。如今一年中有将近一半的时间奔波于全国各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总体设计、初步设计及项目评审.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进程了如指掌。[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