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解决铁路应急管理中地理位置信息的不兼容,实现对事故地点的定位与导航,研究了一维坐标系向二维坐标系的转换算法,阐述了里程点坐标换算的计算方法和实现过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基于移动终端的铁路工务应急定位与导航服务系统,借助百度地图接口,系统以Java作为主要开发语言,选用Android Studio作为集成开发环境,以京沪线部分数据为例,按功能设计进行开发,实现了定位与导航。对于应急管理中救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设计基于北斗卫星与惯性传感器组合导航技术的现代有轨电车定位终端,该终端从串口接收北斗卫星与惯性传感器组合导航模块的定位数据,经由主控计算单元分析和提取有效信息,完成数据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专用无线集群上传到中心车辆位置服务器,实现全线车辆的实时定位。该终端已经在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上应用,为行车调度提供了可靠的车辆位置信息。  相似文献   

3.
基于卫星导航的列车测速定位是我国新型列车控制系统的重要内容,常规的列车卫星定位方法研究主要关注其可用性及功能安全,在复杂铁路运行环境中,来自系统外部的卫星导航干扰信号可能对测速定位性能带来严峻威胁,如何对卫星定位干扰实施有效检测并进行隔离防护是确保列车测速定位性能的关键环节。基于卫星定位干扰作用原理,提出一种基于轮轴测速辅助的卫星定位压制干扰检测与防护方法,基于轮轴测速数据与轨道地图数据库构建卫星观测信息参考量,通过显著偏差检测与残差统计检验识别因干扰而性能降级的观测信息,并在最终定位解算中对其进行隔离。采用青藏铁路试验数据构建压制干扰注入测试环境,基于典型调幅干扰、相干连续波干扰场景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并排除因干扰导致的劣化观测信息,相对于未实施干扰检测与隔离的情况,定位误差标准差最多可降低41.90%、82.86%,该方法对于提升列车卫星定位的干扰防护能力及可信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列车定位是铁路多种新型列控系统应用的关键支撑.为了满足特定铁路应用对安全性、可靠性的实际需求,分析了卫星定位可能存在的故障对列车定位性能的影响;基于完好性概念对列车卫星定位故障特征空间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列车卫星定位单元故障检测方法.结合青藏铁路实际现场数据以及故障注入手段,对提出的故障检...  相似文献   

5.
基于卫星导航的列车测速定位是当前新型列车控制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现场运行环境中卫星定位观测特性的不确定性对动态定位解算性能的不利影响,在卫星定位估计解算过程中引入基于Dirichlet过程的非参数贝叶斯模型,在导航卫星观测特性不定且存在性能退化风险的条件下,提出了基于Dirichlet过程混合模型驱动的高斯分布混合更新策略,给出了多滤波器动态联合状态估计计算方案。分别采用仿真数据及现场实测数据进行计算的结果表明,在常规定位估计解算中引入Dirichlet过程混合模型,能够对未知不确定的导航卫星观测特性实现有效适应,提升定位性能对观测条件的容忍能力,降低单一观测分布假设的模型失配和性能劣化风险。  相似文献   

6.
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的列车定位技术降低了铁路建设与运营的成本,数字轨道地图作为地图匹配方法的基础,通常作为辅助定位手段对卫星定位偏差进行校正,对轨道线形进行准确描述及约简是轨道电子地图构建存储的前提。文章采用方位角近似估计曲率的方法对轨迹平面线形进行初步识别分类,为提高线形的拟合精度,引入自适应权值因子,对最小二乘拟合法进行优化,以消除大偏差观测数据对拟合趋势的影响,从而保证整体轨迹数据的平滑拟合及精度。实测车辆轨迹数据验证表明,该算法可对车辆轨迹线路特征进行有效提取及准确描述。  相似文献   

7.
结合对轨道交通现有成熟列车定位技术的分析,探讨了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定位技术在悬挂式单轨交通中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采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实现悬挂式单轨列车定位的方法;针对卫星导航信号在城市高大建筑密集区和山区衰落问题,提出采用北斗信号覆盖增强方案,实现无卫星信号环境下的卫星导航信号连续覆盖。  相似文献   

8.
基于简易IMU的低成本列车定位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波  秦永元  柴艳 《铁道学报》2006,28(6):73-78
针对我国当前列车定位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列车定位的使用环境和实际需要,忽略列车的海拔高度、天向速度和部分姿态角信息,对传统惯性导航系统进行了简化设计,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的简易惯性测量装置(简易IMU)。文中仅采用一个单自由度陀螺仪和两个加速度计作为惯性测量器件,构成简易IMU,通过导航解算获得列车的即时速度和位置,从而实现列车的导航定位。文中设计了该简易IMU的系统结构,并经详细推导获得其导航定位解算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简易IMU能够全天候地对列车进行连续可靠的自主导航定位,导航信息全面且定位精度较高,并显著地降低系统的成本、复杂性和计算量,为解决现有列车定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利用卫星导航实现多传感器列车组合定位必须建立数字轨道地图。在数字轨道测量数据处理过程中,轨道数据平顺性检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人工检查工作量大且无法保证数据准确可靠。本文使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分析线路数据点夹角序列的幅度谱,通过对数据进行频域高通滤波排除线路弯道对平顺性检查的影响,从而直观的检查、定位线路中的数据不平顺区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直观的呈现线路平顺性,并快速定位不平顺位置,在轨道地图GPS测量过程中降低人员工作量,保证数据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结构损伤识别和定位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6  
对以应变类参数(应变、应变模态、曲率模态等)为基础的损伤定位方法和以位移类参数(位移、位移模态、柔度矩阵等)为基础的损伤定位方法的相互关系和本质特征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指出后者理论上存在错误定位的隐忧。  相似文献   

11.
摆式列车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冯龙  朱衡君 《铁道机车车辆》2005,25(1):23-26,61
简述了开发摆式列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介绍了摆式列车的原理、组成与分类,国外主要摆式列车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我国摆式列车的研制、开发与运用中适用于我国铁道线路的列车类型和关键技术,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摆式列车发展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我国发展摆式列车的背景;从倾摆机构、作动器类型、线路信息检测方式、牵引方式和转向架等方面对国外摆式列车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结合路情,提出了我国发展摆式列车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摆式列车动力学性能,建立了摆式列车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并运用Adams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的技术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了多种工况下摆式列车的动力学性能,通过与普通车辆之间的对比表明,摆式列车具有在较小影响其动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明显改善旅客乘坐舒适度,并提高列车曲线通过速度。  相似文献   

14.
车端联接装置对摆式列车横向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摆式列车的特殊结构出发,建立了车端联接装置的等效模型。利用2M2T摆式动车组统一模型进行其横向动力学的计算机仿真分析,明确了车端联接装置的刚度值对摆式动车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预测了摆式列车组的动态曲线通过性能。  相似文献   

15.
摆式列车受电弓基座导轨设计及运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摆式列车技术的运用使铁路小半径曲线密集型线路的运行速度得到有效提高,世界各国铁路部门积极发展和推广应用摆式列车,以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益,本文根据对摆式列车受电弓技术的要求和车体摆式机构运动形式,运用半解析半数值方法确定了受电弓活动其座导轨形状和几何尺寸,同时又分析了受电弓活动基座运动控制作动器的位形和运动状态,数据结果可作为受电弓活动基座动力学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摆式列车倾摆控制系统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的原理及模型,分析了神经网络控制算法,列出了控制器设计的算式,探讨了预测控制系统对实测信号的预测时间为0.2s、0.68 s的预测参考输入的跟踪能力。仿真和试验表明,神经网络预测控制在摆式列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摆式列车是既有线路提速的一种有效方式,其关键技术是倾摆控制系统,而倾摆控制系统的维护是保障摆式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文章介绍了机电式摆式列车倾摆控制系统各关键部件的故障,设计了相应的维护软件。该软件利用VB实现主控计算机与便携式PC机间的串行通讯,将主控计算机存储的故障信息传送到便携式PC机,通过该软件直接分析系统状态信息,从而方便实现倾摆控制系统的维护。  相似文献   

18.
介绍意大利摆式列车的发展历程。该类列车在无需改造既有铁路的基础设施的条件下,提高列车开行速度和旅客的舒适性。意大利摆式列车属主动式,由传感器探测线路曲线半径及超高的变化,传输至计算机,驱动倾摆机构执行倾摆动作,使列车保持高速运行。由于采用动力分散方式,减少了列车静轴重,从而减少了对线路的维修。目前,计划发展燃料驱动的摆式列车,用于没有电气化的铁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RS485的摆式列车通信系统及其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摆式列车通信系统基本工作原理,介绍了采用RS485 差分总线结构设计构造的试验型摆式列车通信网,并提出了相应的通信协议。实车通信试验证明,该简易通信网络能满足摆式列车实车运行的实时性与可靠性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摆式列车的倾摆机理 ,对在我国首次开发的摆式内燃动车组转向架基础上设计的滚道式倾摆机构的结构和几何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