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介绍华银铝专用铁路红黏土深路堑边坡加固方案优化设计过程,并提出设计思路,论述了如何结合工程地质特征,通过技术、经济比较,从多个加固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
结合江西省上犹县县城东缘边坡工程实例,根据崩塌边坡的地质特征,分析了边坡的崩塌机理。采用极限平衡法优化出合理的锚杆锚固力,提出了“锚杆+格构梁+挂网喷混凝土+排水沟”的综合加固治理方案。该方案实施后减少了地表水对坡面的冲刷及下渗,增强了边坡的稳定性,加固效果良好。可为同类边坡加固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螺旋钢桩快速加固土质边坡效果,首先验证有限元软件PLAXIS运用强度折减法计算土质边坡稳定系数的可靠性,其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取螺旋钢桩加固位置、桩长以及螺旋叶片直径3个因素对加固效果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每个因素下选3个水平,并以边坡稳定系数和失稳滑动范围作为加固后土质边坡的评价指标。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别对9组正交试验对算例中的土质边坡分析。结果表明,加固后边坡稳定系数均有提高;螺旋钢桩在边坡中的桩长为边坡加固中应首要考虑的因素,在一定范围内,桩长越大边坡稳定系数也增大,边坡失稳滑动的范围将减小;加固位置影响次之,叶片直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4.
根据广东省龙川至怀集公路某边坡滑坡设计及滑坡现状,通过现场调查及地质勘察对边坡进行分析,表明造成滑坡的直接原因是短时强降雨导致全风化层强度降低,诱发因素是放坡开挖造成坡脚剪出口贯穿;通过对现场深部位移监测数据及对滑坡周界的分析,确定滑坡主滑动面倾角为17°,潜在滑动面倾角为24°,据此提出了竖向钢花管群桩+斜向预应力钢锚管框架梁加固治理措施。对加固方案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以某新建铁路线的一处软土路堑边坡的设计及施工为背景进行研究,探讨其最佳加固措施.该加固措施的比选结果及思路可为同类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在处理软土路堑边坡的3个加固措施中,桩板墙加固措施安全有效地解决了本工点路堑左侧的收坡,节约了用地,在软土路堑边坡加固中体现了明显的优越性,不受地基承载力限制,施工时对软土路堑边坡的挠动小,施工方便快捷、外型构造美观,为该工点的最佳加固措施.实践证明,软土路堑边坡的加固措施应以经济、安全、适用为原则,根据软土分布情况、路堑深度、地基承载力情况、地下水等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6.
桥型方案的选择是桥梁设计的关键和首要任务,需要综合考虑使用功能、技术、经济、美观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应用模糊数学理论进行桥型方案的选择,克服了方案选择中的人为主观性和片面性,可以使桥型方案的选择科学化、客观化,有利于得出最佳的桥型方案。针对桥型方案选择的多因素与灰色特性,提出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选择桥型方案,介绍了该方法的应用模型及步骤,并结合实例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应用过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加合理地选择桥梁加固方案,处理方案优选过程中的不确定信息以及避免主观偏好性对决策的影响,提出基于博弈论和D-S证据理论相结合的加固优选方法。采用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确定科学合理的综合权重,结合西北干寒地区桥梁病害,以待评方案为辨识框架,根据加固效果目标,选取效果可靠性、经济合理性、施工技术可行性等3个2级指标,14个3级指标作为证据体,利用灰色关联法确定各证据体的确定信度,通过D-S证据理论融合规则,由信度函数值排序得到方案排序。结合西北地区某桥梁加固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桥梁加固方案优选应用中有效性显著,比选结果可靠合理,大大提高了决策的准确性和方案间的区分性。  相似文献   

8.
对一大型土坡加固设计的宽平台设置宽度、最优位置、多个宽平台组合方案及其实施效果进行优化分析,揭示了边坡宽平台分解效应的力学机理和演化规律,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在大型边坡中部设置宽平台,将其潜在整体剪切变形带分解成相对独立的非贯通剪切带,可将边坡整体失稳机制转化为被宽平台分割形成的若干块体的局部失稳,从而实现宽平台的分解效应;随着分解平台宽度递增,边坡整体稳定度稳步提高,当宽平台增至一定宽度以后,边坡稳定安全系数趋于稳定,可据此确定最优平台宽度;宽平台的高度位置选择在边坡中上部实施效果较显著,当宽平台位置过于靠下时常常难以发挥作用;多个宽平台组合效果与边坡坡体结构特征、宽平台的设置宽度、设置位置和设置个数等因素有关,实际工作中需要大量的计算对比综合确定;宽平台设置方案可以采用较少的加固工程量使边坡支护取得更好的实施效果,并且更有利于保证边坡实施过程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依托深圳市罗湖区"二线"插花地大望村公路东侧边坡挡墙加固工程,分析了原挡墙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卸荷板挡土墙对原挡墙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案,并对卸荷板挡墙进行了设计计算。设计计算包括墙后土体参数的正确选取、板上板下土压力计算、抗滑稳定性计算、抗倾覆稳定性计算以及地基承载力验算等。同时根据地质条件与原有挡墙的情况对卸荷板挡墙的施工给出了具体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天津滨海B1线盾构隧道所处淤泥质软塑地层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强度低、压缩性高、易变形等不良工程特性,该隧道下穿津秦客专无砟轨道高架桥,沉降控制要求高。为控制该地层盾构施工引起的高架桥沉降,采用工程类比、理论数值分析的方法对几种加固方案进行分析,提出"盾构注浆加固+隔离桩"的加固方案,并采用桥梁"顶升法"作为应急预案,可预防盾构下穿铁路施工中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11.
土钉加固软岩边坡监测分析与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弱、破碎围岩的公路边坡支护一直是困扰公路边坡施工的技术难题.结合梅江软弱围岩公路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和边坡开挖设计参数,采用FLAC软件对土钉支护结构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从应力、位移和塑性区3个方面分析了边坡围岩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该支护结构能有效地控制边坡的变形,获得了满意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2.
明挖隧道施工的淤泥质软土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其部分断面处的基坑边坡易出现较大的地表累积沉降和边坡水平位移,会严重影响到工程建设的安全性。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案例工程上述断面处的基坑边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得出该边坡的安全系数仅为0.63,并找到潜在的滑动面及其破坏模式。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2种加固方案。经分析,在坡脚注浆、设置钢板桩和堆土反压加固方案的加固效果不理想,在坡脚注浆并设置抗滑桩加固方案能显著提高边坡稳定安全系数,能有效控制地表沉降和边坡面位移。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传统抗滑桩采用人工挖孔施工,工期长并且混凝土圬工量大,难以用于路堑边坡快速加固,为此采用钻孔微型桩对广(元)~巴(中)高速公路K51路堑边坡病害进行治理,本文介绍微型桩加固工程概况及设计参数,并采用数值分析手段对带承台微型抗滑桩加固单元的加固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论:(1)作用在微型抗滑桩上的推力近似呈三角形分布,并且微型抗滑桩加固单元内各排桩受力具有不均匀性;(2)侧向挤压作用下各排桩的受力机制差别不大,剪力和弯矩峰值随边界位移不同位置略有差异,模型试验与计算结果均表明,微型抗滑桩加固边坡的破坏模式为沿潜在滑面所产生的整体滑移;(3)承载力分析结果表明,微型抗滑桩加固单元的极限抗滑力大于设计下滑力,表明K51工点边坡选用微型抗滑桩加固方案代替原重力式挡墙是可行的,能够确保被加固边坡的安全;(4)该研究成果可为微型桩在山区边坡(滑坡)加固中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汉十高铁十堰北站广场场坪最大填高达105 m,受地形控制无法按稳定坡率放坡,须进行支挡收坡设计,其设计难度与复杂程度国内罕见。本文立足于边坡稳定性分析经典方法 -简化毕肖普法,从筋土作用原理、加筋填料、加筋材料的物理力学参数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十堰北站高填方场坪支挡加固的计算模型与设计方案,对高填方边坡工程加固方案提供了一个研究思路,亦对类似工况条件下的支挡加固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石太客运专线某桥桥墩左侧高边坡工程为例,根据该边坡工程地质条件,通过工程地质分析,并结合现场调查,确定该边坡可能出现的破坏位置和模式,结合指标反算对比分析,确定了岩土体及泥化夹层结构面的物理力学参数.对几种潜在破坏位置选择代表性断面进行稳定性计算,选择稳定性最低的破坏模式.对其不同工况下进行稳定性分析和加固设计计算,进而确定加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朔黄铁路寺铺尖隧道有多处衬砌混凝土出现交叉开裂或错牙开裂。结合现场勘查以及无损检测情况,对隧道衬砌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考虑到朔黄线天窗修状况,提出采用"W钢带+钢丝网+平钢带+锚杆"的联合支护方案进行病害整治。通过工程类比并结合现场条件阐述了该加固方案的设计参数、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注意事项。加固方案实施后,取得良好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岩体中含有大量的不连续面,如层面、节理、裂隙、软弱夹层、岩脉和断层破碎带等,传统的瑞典条分法等往往难以应用于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本文基于强度折减法,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研究了高陡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对实际工点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出高陡岩质边坡具有拉裂性质的破坏机理,未加固工点边坡安全系数为1.09;加固边坡的安全系数为1.30,表明边坡病害得到了根治。此外,采用刷方和预应力锚索加固相结合的方案可以有效控制高陡岩质边坡变形,可供类似工程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普通分析方法计算框架梁在数学和力学上的局限性,利用模拟软件Ansys对某铁路工程中框架梁加固边坡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并把模拟成果与原位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了框架梁在边坡加固中的受力模式及被加固边坡体的受力变形特征,进而提出了实际工程设计中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由于预应力锚索框架应用于岩土工程边坡加固具有造价低廉、施工方便、加固效果显著和适用面广等优点,近年已在铁路、公路、水利等领域被逐步推广。文章通过该工法的加固机理,应用Winkler地基模型,结合算例,给出锚索框架的弹性地基梁计算模型,为岩土边坡加固工程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介绍渝怀铁路顺层路堑工点的设计和加固处理措施 ,重点阐述大锚杆、锚索加固边坡的设计、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