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为加快推进长江航运废气排放控制工作,在充分借鉴国内外船舶排放清单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自下而上基于船舶引擎功率排放因子法的长江干线废气排放核算模型。运用长江干线船舶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静态数据对船舶功率数据分船型及区段进行处理,确定长江干线不同船型和各船长区段船舶的代表功率,结合长江干线船舶航行分布特征引入断面积分方式对断面区间船舶废气排放进行核算。以长江干线某区段为例,根据该区段船舶流量统计数据及船舶AIS数据核算得到区段船舶废气排放清单,并对核算区段进行废气排放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研究区段2015年度船舶各类废气的排放量,普通货船废气排放量约占研究区段各类排放量的80%,排放量相对较高的区段主要分布在港区河段。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长江干线上船舶(船型)现状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影响了长江干流水运的发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发扬国内有利条件,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可很快实现。  相似文献   

3.
2004年,国际经济环境较好,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去年以来的快速增长势头,经济增长内生力量日益增强。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对能源和交通的旺盛需求,给长江干线水运生产带来了充足的货源和新一轮发展机遇。在沿江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带动下,航运需求旺盛,船舶流量增大,港口泊位紧张。长江干线运输生产的主要指标--航运企业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均呈现大幅增长的良好态势。2004年长江干线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增幅接近30%,超过外贸吞吐量增长率8.5个百分点。可以说长江航运继续呈艳阳高照之势:港航全线  相似文献   

4.
港口污染物接收能力建设是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调查长江干线武汉段船舶污染物转岸的现状,研究分析港口企业接收、处置船舶污染物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徐华 《中国船检》2011,(5):29-32,102,103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一泻千里,豪情万丈,流经华夏大地,孕育了上下五千年的灿烂、辉煌。如今,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长江已是我国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1月2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正式公布,长江等内河水运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十年”。根据《意见》,到2020年.长江干线航道将得到系统治理,成为综合运输体系的骨干、对外开放的通道和优势产业集聚的依托。长江等内河主要港口和部分地区重要港口建成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港区。运输船舶实现标准化。大型化,长江干线运输船舶平均吨位超过2000吨。  相似文献   

6.
长江干线水运业务统计数据汇总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较远。通过用长江干线货物通过量替代长江干线货运量,并对其概念进行设计,提出了基于长江干、支流港口吞吐量的长江干线货物通过量推算方法,以及回归预测方法。运用该方法对2004年~2008年长江干线水运业务统计数据进行试算,证明比较接近实际,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7.
"信用中国""信用交通"战略部署后,交通运输部连续出台多部信用管理办法,长江航运如何适用文件,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总要求,成为长江航运行政管理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主要探讨长江干线水运信用体系定位与管理边界,水运市场、安全生产的信用信息的类别、标准及管理职责,以及长江干线客运、危险品货物运输公司、船舶、船员信用等级评定与信用应用有关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推进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为长江经济带建设营造诚信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运》2011,(7):64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构建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交通运输部、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江西省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云南省人民政府就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促进长江船舶运力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技术标准、能源灯器、材质结构、外观尺寸、综合性能等方面对长江航道局辖区长江干线航道视觉航标进行现状梳理,结合长江水运发展从船舶助航和航标维护两方面梳理了视觉航标发展需求,最后从视觉航标、航标数字化、航标维护业务、航标运行数据挖掘四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展望了长江干线视觉航标的发展任务。  相似文献   

10.
<正>"十二五"以来,水运业大事不断:海运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海运业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扩大开放新阶段;《航道法》出台,使我国13万公里航道的建设、养护和保护得到有力的法律支持和保障;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一期工程竣工验收,5万吨级船舶可畅行长江干线太仓至南通段;长江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珠江—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相继实施,水运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作用凸显……这五年,交通运输行业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水运行业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以加快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上游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评估其对典型污染排放的影响对航道建设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收集计算长江上游船舶吨位、船舶交通流、船舶燃油消耗及典型污染物排放等数据,分析了长江上游船舶大型化对典型污染物排放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1)2008—2019年长江上游三省一市船舶平均吨位从249 t增加到874 t,船舶流量显著减小,货...  相似文献   

12.
以国家号召发展长江航道为背景,在生态航道建设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以满足生态效益需求为核心,兼顾经济社会发展、长江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多种目标,实现长江航道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长江航道承载力概念。借鉴资源承载力理论体系,运用系统理论、协同理论等理论对航道承载力系统的结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航道承载力的定义、内涵、特征及航道承载力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以交通工程理论为基础,结合内河航道特征提出航道服务水平概念及指标;以内河和渠化航道标准船型为依据对内河航道服务水平指标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确定服务水平等级;将船舶交通流理论和航道服务水平相结合建立内河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模型。以淮河出海航道运行资料为依据,计算航道通过能力,并与设计水平年货流密度进行对比分析,可供内河航道规划、建设、评估、维护或升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回顾总结了船舶航行数值模拟在水运工程中的应用现状,讨论了不同自然条件对船舶航行的影响以及行船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介绍了船舶航行模拟软件Dynasim.为论证我国南方港口设计中某一泊位的通航安全,利用该软件模拟了多种船舶在不同风、浪、流以及船舶装载等条件下的航迹线,讨论了两船之间的追越和相遇时彼此的影响.通过具体的船舶...  相似文献   

15.
长江航道大型整治工程施工河段长、工程量大且工序多,施工水域船舶通航密度大、船舶种类多,施工安全生产控制与河段通航安全面临巨大挑战。依托长江干线下、中、上游典型大型航道整治工程,围绕工程施工全过程风险管控及安全保障技术,采用理论分析、仿真模拟、现场试验、系统研发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长江航道大型整治工程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构建了通航安全与施工生产安全风险预测模型,研究了长江航道大型整治工程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施工安全保障与控制技术,并基于AIS和云技术开发了长江航道整治工程施工区安全综合信息平台,为保障大型航道整治工程生产及通航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6.
智能航道是内河航道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内河水运发展对长江航道的业务需求,提出长江智能航道关键技术体系,包括3个层次20项关键技术,建立关键技术体系与内河水运发展目标之间的支撑关系图,明确未来一段时期内的研发任务,为长江智能航道技术整体同步突破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长江口航道的建设与管理面临着河势背景深刻变化的新情况和生态优先等新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航道的综合通过能力,分析近几十年来长江口河势的主要变化,归纳长江口深水航道的治理(设计)思路.基于对长江口在盐、淡水交汇和潮汐环境中的黏性细颗粒泥沙运动物理过程和航道回淤机理的认识,包括盐度和含沙量的层化、紊动抑制、悬沙斜压效应以及纵...  相似文献   

18.
长江商品汽车滚装运输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长江商品汽车滚装船运输市场和现有运力结构状况,结合现有滚装船型特点,对拟发展的较大车位级船型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认为长江汽车滚装运输船向大型化发展可有效提高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9.
陈明忠 《水运工程》2020,(1):107-112
跨海大桥桥区航道是典型的船舶航行受限水域,船桥碰撞安全风险大,桥区航道智能助航技术有助于提高桥区航道安全保障水平。分析了桥区航道通航风险因素以及水文气象分布规律,按通航规则将水域划分为预警、警戒、航道等不同区块,构建了桥区航行的船舶动态领域风险辨识模型。研发了自主检测船舶动态并向其播发防撞预警信息的装置,以及自动管理和运行软硬件设施的桥区航道船舶避碰智能助航系统。该系统已应用在福建省平潭海峡大桥桥区航道,有效改善了桥区水域的航道通航安全形势。  相似文献   

20.
在对长江"数字航道"发展状况和国内外智能水路系统现状的研究基础上,提出长江"智能航道"的基本组成和总体结构。通过长江"智能航道"系统基本特征和所具优势的分析,指出长江"智能航道"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并对长江"智能航道"系统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最后提出了发展长江"智能航道"系统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