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提升船舶清洁燃料加注安全管理水平,以船用新能源清洁能源燃料加注作业安全管理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国内清洁燃料加注监管法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LNG、甲醇、氢、氨四种燃料加注法规标准适用性。以船用LNG加注为研究重点,结合国内相关法规,提出船舶清洁燃料加注监管建议,为开展船舶清洁燃料加注作业监管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日,美国船级社(ABS)发布了甲醇作为船用燃料的指南,评估了以甲醇作为燃料的船舶在设计和运营方面面临的挑战。ABS可持续发展系列白皮书研究了船舶业的各类燃料选择,《船用燃料——甲醇》作为该系列中的最新一篇白皮书,旨在为船东在考虑甲醇作为短期和长期的燃料选择时提供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世界最大集装箱航运公司马士基初步选定了4种船舶燃料。世界最大集装箱航运公司马士基目前已经选定四种未来燃料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近日,马士基官方发布了最新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称,目前该公司正在就四种未来燃料:氨燃料、甲醇燃料、生物柴油燃料以及木质素燃料进行研究测试。马士基在报告中写道:“为了应对实现脱碳的紧迫性,我们认为,正确的做法是,在没有任何过渡性技术的情况下,直接跳到纯净零排放船舶燃料技术。”  相似文献   

4.
金凌 《中国船检》2011,(9):63-65
所谓LNG混合动力就是在船舶现有柴油机的基础上,增加一套LNG供气系统和柴油LNG双燃料电控喷射系统,通过电子转换开关,可实现单纯柴油燃料状态下和油气双燃料状态下两种运行模式,将船舶单一的柴油动力改造为柴油LNG双燃料动力,通过采用LNG部分替代柴油燃料,达到节省燃油和降低排放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5.
马丹 《中国船检》2022,(1):63-69
各种清洁能源在船上的应用促进着船舶动力装置与系统的变革和创新.近年来,业界开展了大量船舶应用清洁能源相关研究及实践.天然气内燃机技术已趋于成熟且已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船应用经验,甲醇燃料内燃机在甲醇运输船、渡轮等船型上已有少量工程实践,柴油 氢双燃料内燃机在小型客船上已有应用案例,氨燃料内燃机也正计划开展原理样机研发.  相似文献   

6.
对大型双燃料发动机的燃气喷射系统进行了研究。该喷射系统兼具电磁驱动易控制及液压驱动力大的优点,喷射量大且响应性好。将6210ZLDS柴油机改装为双燃料发动机后进行的推进特性试验表明,双燃料运行模式功率随转速的变化曲线与纯柴油运行模式几乎无差异。该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大功率双燃料船用发动机,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氢燃料是一种零碳排放的清洁能源,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大趋势下,众多耗能行业正在积极探索氢燃料应用技术,船用氢燃料动力也成为未来船舶动力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围绕船用氢燃料动力,从应用模式、标准化现状等角度,全面探讨技术可行性、示范应用案例以及配套标准情况,研究认为氢燃料电池技术较氢内燃机技术在船舶领域更具应用前景。最后,结合船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船用氢燃料电池动力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StenaL ine宣布,该公司旗下渡轮"Stena Germanica"号已于3月26日完成改装,这是世界上第一艘甲醇动力船。"Stena Germanica"号采用瓦锡兰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该双燃料发动机采用甲醇作为船舶主要燃料,同时也可使用船用轻柴油(MGO)作为备用燃料。该公司称,"Stena Germanica"号由波兰Remontowa  相似文献   

9.
生物柴油在船用发动机上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物柴油的基本特点,表明生物柴油在冷凝点、闪点、含硫量、含氧量、可再生性等方面优于普通柴油,但粘度大、倾点高、腐蚀性大、含水率高、易被氧化。分析了生物柴油在船用发动机上的应用条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包括改用氟橡胶零件、增大每循环供油量、增大喷油器喷孔直径和孔数、推迟喷油等措施。最后探讨了生物柴油在船用发动机上应用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并认为生物柴油将是石油枯竭后替代现有船用柴油最合适的船舶发动机燃料。  相似文献   

10.
日前,大连海事大学世界海运研究中心和展玺国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承担的“船舶燃料节能减排新技术研究”正式启动。该项目将通过研发船用柴油添加剂,大幅降低尾气排放中污染物质含量,加速推动船舶燃料节能减排新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节能减排环保背景下的船用双燃料柴油机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西全 《船舶工程》2014,36(5):10-13
船用天然气/柴油双燃料柴油机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节能减排环保船用动力设备。从船用双燃料柴油机发展的时代背景,发展趋势及天然气燃料的优势,包括国内外船用柴油机发展趋势、船用双燃料柴油机的发展前景、船用天然气燃料的优势;船用双燃料柴油机及其子系统研究;船用双燃料柴油机的国内发展现状等方面,对节能减排环保背景下的船用双燃料柴油机发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混合动力电动船舶模糊逻辑控制策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混合动力电动船舶对于纯电动船舶具有较好的续航能力,适用于航线较长且具有随机性的船舶工况,同时对于工程作业船舶工况其可以降低柴油发电机为动力的工程作业船舶柴油机功率,减少燃油消耗与排放。本文分析了上述两种不同船舶工况特点,并针对该工况采用串联式混合动力结构作为船舶动力系统结构并根据工况需求设计了相应的模糊逻辑控制策略。运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及其模糊逻辑控制策略能够在上述两种船舶工况下实现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3.
利用 AMESim软件建立柴油机喷射系统仿真模型,对柴油机的结构参数进行匹配优化,选取5种比较合理的方案,并将其中的两组导入到 AVL-BOOST整机仿真模型中,选取最优的供油定时角。在定喷油量、定供油定时角前提下,将不同喷油速率导入到柴油机仿真模型当中,研究不同喷油速率对柴油机缸内温度、压力、排放、放热率以及油耗和转矩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喷油速率和供油定时角能进一步优化柴油机的综合性能,同时选取1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比较好的方案,进行柴油机的台架试验,仿真和实验的误差在2%以内。结果表明仿真有助于探索柴油机的综合性能规律。  相似文献   

14.
张跃文  达勇  邹永久  张鹏 《船舶工程》2015,37(10):54-57
为了增强船舶燃油喷射系统的可靠性,能够实现故障的事前维护保养管理,将模糊集理论与灰色关联决策应用在FMEA方法当中,把船舶主机燃油喷射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相应的模型,运用改进的FMEA进行分析,并与传统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运用改进FMEA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与实际的故障模式相符,并且,与传统的FMEA相比,改进后方法更贴合实际的故障模式,因此较适用于船舶的安全评估。  相似文献   

15.
针对节能减排对船舶行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对应用米勒循环技术的某型船用低速柴油机进行了模型验证与仿真计算,分析了米勒循环强弱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给出了米勒循环强弱对柴油机缸内压力、温度、放热率及NOx排放的影响规律,并对船用低速柴油机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米勒循环强弱对柴油机缸内温度及放热率具有较大影响,控制米勒循环强弱能够显著降低NOx的排放,排气阀每晚关10oCA, NOx生成量降低6%-7%,当米勒循环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继续加强米勒循环将在降低NOx排放的同时,导致燃油经济性降低且需高压比的增压器匹配,使得配机成本增加,这些结论将为船用低速柴油机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中交二航局筹建的110 m打桩船为依托,通过实船调研分析,制定出110 m打桩船植桩周期内时序负载特性,并结合植桩周期内各工序的使用功率、所配备柴油机的冗余度及其耗油量,对动力系统的最佳配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0 m打桩船植桩工艺特性体现了植桩周期内各主要工况的负载力、速度及功率分布;以此为依据所确定的采用3台柴油机的配置型式具有可靠性高、功率利用合理及耗油量相对较低等特点;可为110 m打桩船的设计及全面提升我国打桩船液压系统的节能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一起船舶救生艇停机案例,分析了船舶救生艇柴油机燃油系统进入空气后的危害,提供了现场修复方案和维护保养防范的措施及建议,对提高柴油机运行管理和检修操作技能水平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船舶柴油机曲轴是一个结构复杂,刚性差的零件,容易产生弯曲变形,曲轴轴线状态的正常与否决定了船舶柴油机的正常运行,从而决定了船舶的安危.由于计算机Java具有功能丰富、可移植性、安全性、支持可视化图形界面等优点,适合于编写系统软件.因此由Java开发出的一套系统软件,可以根据柴油机臂距差的测量数据,输出柴油机曲轴轴线状态曲线图,便于轮机人员准确而又直观地判断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线状态.  相似文献   

19.
船用柴油机电控共轨喷油技术开发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船用电控共轨柴油机的产业现状,介绍了船用电控共轨柴油机发展动态和船用大功率电控共轨柴油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对船用电控共轨柴油机开发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我国智能化船用柴油机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介绍柴油机燃油喷射测试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及功能,采用该系统对6L16/24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特性进行了测量分析,对比分析不同工况下燃油喷射系统的性能,表明燃油喷射测试系统满足测量精度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