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研究背景 随着船舶大型化趋势的持续发展,远洋集装箱船舶在码头的单次靠泊装卸箱量不断上升,导致码头堆场面临堆存周期延长和堆存箱量超标等问题.大规模装卸作业对集装箱码头堆场管理提出较高要求,集装箱码头运营瓶颈逐渐从岸线转向堆场,堆场集装箱堆存质量成为影响集装箱码头运营管理的重要因素.[1]目前,业内尚未形成科学严谨的集装箱堆存质量评价方法,只能依赖人工经验对其进行粗略评价;但当堆场堆存箱量较多时,基于人工经验的评价方法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在此背景下,以自动化和可靠的集装箱堆存质量评价方法替代基于人工经验的评价方法,成为现阶段我国集装箱码头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2.
周受钦  何振威 《集装箱化》2006,(9):15-19,22
本文介绍了中集集团主导开发的一套基于RFID和无线数据实时传输的集装箱堆场作业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RFID无源电子标签来自动识别集装箱箱号和车号,无线识别距离可达到8m,避免了箱号手工抄写和肉眼识别问题。该系统同时通过无线数据实时传输网络将数据通过无线方式远程实时传输到后台,避免了箱号的多次重复抄写和手工录入。本套系统的开发成功,大大降低了操作差错率,提高了数据传递的速度和效率,大大提升了集装箱堆场的作业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该套系统即使在集装箱没有安装RFID电子标签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实用,实现集装箱堆场的高效作业与管理。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智能制造时代的来临,国内传统集装箱码头掀起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从而对码头生产作业提出全新要求。集装箱码头堆场空间资源分配决定集装箱的堆存状态,并且直接影响码头作业效率,是码头生产作业组织和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传统集装箱码头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本文针对传统集装箱码头堆场空间资源两阶段分配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应用集装箱码头堆场  相似文献   

4.
空箱业务在集装箱码头进出口业务中占有较大比重,是码头吞吐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进口空箱堆存在码头,给码头带来巨大堆存压力,并对码头堆场的科学使用、生产组织和运营带来巨大挑战。为此,有必要创新码头进口空箱提箱模式,以提高堆场利用率,节约码头运营成本。本文以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为例,构建进口空箱船车直取作业模式,以期提升码头生产能力和运营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春节高峰期、台风、连续大雾等都会不同程度造成集装箱码头的堆场过度饱和而导致作业效率下降、船舶压港。分析并改进集装箱码头堆场进箱管理的模式,缩短堆存时间,降低堆场饱和度,是避免此类堵港现象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针对集装箱堆场拥堵、效率低下等问题,在考虑堆存需求变动的前提下,构建码头堆场与外部堆场的斯塔克伯格博弈模型,研究客户堆存行为以及码头堆场、外部堆场的定价决策,对比不同关系模式下的定价策略。结果表明,码头堆场与外部堆场采用合作模式有助于增加双方总堆存利润,达成双赢。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不断增长、船舶大型化趋势持续发展以及码头智能化水平日益提升,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不断优化,各项业务流程梳理得越发细致,码头管理逐渐走向精细化。在此背景下,堆场翻箱作业环节越发引人关注。由于码头堆存的集装箱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8.
朱斌武  张兆民 《集装箱化》2009,20(10):25-28
集装箱码头堆场堆存计划和船舶配载计划的优劣影响着船舶装载效率,为提高码头整体效率,在集装箱装船流程的基础上分析现行堆场堆存计划和船舶配载计划的原理和现状,指出缺点和不足.提出4级分类堆存策略、舱面梯形配载法和集装箱互换法等3项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李强  孙立  闫德顺 《集装箱化》2014,25(12):27-29
1 集装箱码头堆场布置形式介绍 集装箱码头堆场又称前方堆场,是为加快船舶装卸作业而设置的暂时堆放集装箱的场地,是办理集装箱装卸、转运、保管、交接的场所。集装箱码头堆场是集装箱运输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在集装箱运输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2.2 TRP集装箱码头 TRP是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港最大的集装箱码头,1999年完成吞吐量275000箱(398 750TEU),约占该地区集装箱吞吐总量的35%.TRP码头占地28公顷,图5为该码头平面示意图,泊位1和2上分别设有811TEU和1770TEU的地面堆场箱位,其中冷藏箱和空箱堆存区分别占用216TEU和630TEU的地面堆场箱位;集装箱平均堆存期为5天.  相似文献   

11.
集装箱码头物流路径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集装箱码头的工艺流程,提出了集装箱码头物流路径优化模型。该模型以集卡行走里程最短为目标,在满足集装箱堆场堆存要求和船舶装卸作业要求的情况下,求解集卡最优行走路径。算例计算表明,该优化模型可为码头管理者提供一定决策帮助。  相似文献   

12.
董席亮  朱连义  曹阳 《集装箱化》2014,25(12):30-32
集装箱码头堆场作业主要由海侧作业和陆侧作业组成.海侧作业是为实现船舶与码头堆场间的集装箱流转而进行的作业;陆侧作业是为实现码头堆场与陆路运输设备间的集装箱流转而进行的作业.堆场陆侧作业又称为堆场集疏运作业:堆场集运指集装箱从陆路运输设备卸下并进入码头堆场的过程;堆场疏运指集装箱从码头堆场提出并装上陆路运输设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苏君利 《水运工程》2011,(9):154-158
目前,由于煤码头业主、水运行业管理部门、环保部门对煤码头堆场堆存方式的关注点不尽相同,在堆存方式的选择上时常意见不一。拟从码头属性、生产运营、环保、职业卫生、国内外现状等角度对露天堆场与封闭堆场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给出不同情况下堆存方式选择的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集装箱码头机械设备运行效率,降低码头运营成本,以某集装箱码头的装卸作业流程为研究对象,借助Flexsim仿真平台构建系统模型,对码头作业现状进行分析。结合Flexsim软件中的实验管理器对数据进行置信度为90%的概率分析,提出较优的港口资源配置方案。方案覆盖从船舶进入航道开始到集装箱疏运出港为止的整个过程,并且将不同类型的集装箱在堆场进行分区堆存,使得仿真模型更加完整合理,可为港口管理者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5.
堆场计划管理在集装箱码头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志虹 《水运管理》2002,(3):28-29,19
集装箱码头生产计划主要有堆场计划、配载计划与船舶计划等三大块,堆场计划作为其中一项,具有重要的作用。 码头堆场是水陆集装箱的集散中转地,是码头的作业前沿,堆场管理是码头生产的重要环节。堆场管理合理与否极大地关系到码头装卸速度、码头堆场利用率、码头通过能力与码头生产成本。 堆场计划管理主要涉及进出口箱的堆存计划、进出场管理、移箱管理、进场时间管理和中控室指挥管理,面广点多。过去其一直是码头生产管理的薄弱环节,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做法,给码头实现现代化管理带来很多障碍。因此。只有有效地改善堆场计划管理,完…  相似文献   

16.
冯国臣 《中国港口》2005,(10):57-57,9
为适应上海外高桥集装箱码头五期和大、小洋山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2005年年底投产,上海东华集装箱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在紧靠外高桥港区的凌桥地区新建了一处兼有修箱和堆存功能的大型集装箱堆场。在总面积为150m×500m的堆场上设置了由上海和平发展起重设备厂有限公司制造的适用于  相似文献   

17.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规划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堆场的总体规划,使自动化码头堆场作业能力、作业效率满足自动化码头整体作业能力、作业效率的要求;通过堆场的设计,实现自动化堆场的各种功能,满足堆场安全高效作业的要求。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能力、功能区域、场区数量、场区长度、场区宽度、堆码层高等规划设计要素进行研究,并以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堆场规划设计为例,阐述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的规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紧凑型集装箱码头堆场的利用率,通过分析静态堆场利用率下不同堆存规则组合产生的平面箱位利用率,预测未来的静态堆场利用率,提出重箱堆存策略  相似文献   

19.
集装箱码头堆场又称前方堆场,分为进口箱区、出口箱区、中转箱区、查验箱区和空箱箱区等。绝大部分集装箱在装船前和卸船后,都需要在集装箱码头堆场内堆存一段时间。由于客户提箱时间的未知性,在集装箱卸船时不能确定其出场顺序,而码头既要提高堆场利用率,又要保证一定的效率,往往需大量翻箱。  相似文献   

20.
陈钟运 《集装箱化》2014,25(10):15-17
集装箱码头堆场作业系数是堆场作业量与船舶装卸作业量之间的比例。该系数是反映堆场计划管理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之一,系数越高,堆场内无效作业越多,堆场作业成本越高,效率越低;因此,如何降低堆场作业系数已成为集装箱码头企业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分析集装箱码头堆场作业系数影响因素,提出优化堆场作业系数的方法和措施,以便码头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堆场作业系数控制在科学、合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