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用汽车》2014,(9):23-23
日前,《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和《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中国公车改革全面推开。根据方案.2014年年底前,中央和国家机关应力争基本完成公车改革;201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地方党政机关公车改革;用2至3年时间,公车改革全面完成。  相似文献   

2.
《家用汽车》2014,(1):24-24
公务车市场再次迎来变局.近日出台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明确提出”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这成为公车改革迄今最严厉的措施.也将改变公务车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3.
吴勇 《交通与运输》2015,31(1):27-29
<正>2014年7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下文简称《方案》)。两个文件明确了公车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标志着徘徊了20年的公车改革大幕终于全面开启。本次公车改革,将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和一般公务用车;同时,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  相似文献   

4.
东轩 《交通与运输》2009,25(2):36-36
2009年2月13日下午,首次上海市政府2009年公务用车的签约仪式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隆重举行。由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代表市公、检、法及各区政府,依据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与上汽集团、上海通用、一汽丰田等6家汽车生产厂家进行公务用车协议答约.  相似文献   

5.
尴尬的奥迪     
《家用汽车》2014,(4):2-2
“如果没有政府官员的购买支撑.奥迪不会有今天的销量和地位。奥迪的汽车产品不错,但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好,逐步失去公务用车的垄断地位,奥迪将遭遇危机,陷入尴尬。”杨先生是从事汽车报道多年的记者.五年之前,在退隐之际,他曾断言,奥迪将在五年之后,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洪流中褪去光环,跌落尘埃。  相似文献   

6.
车坛动态     
《家用汽车》2012,(11):12-13
国产电动汽车作为公务用车进中央机关单位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近日在北京共同启动中央国家机关新能源电动公务用车试点示范工作。中央国家机关11个部门首批试用23辆新能源电动汽车作为公务用车。这11个部门分别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国家民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资委、中国工程院和国管局。据了解、23辆新能源电动汽车作为公务用车的试用期限为1年、由比亚迪汽车和江淮汽车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7.
<正>据省发改委透露,至今年9月底我省已基本完成省直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基本完成。目前,省直106个参改单位车改工作已基本完成,涵盖全部省直机关及省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涉及的参改人员达2万多人,取消车辆已于6月底前全部封存停驶,保留公务用车数量缩减了2886辆,缩减幅度达60%以上,共计节约公务  相似文献   

8.
陈翔 《广东交通》2010,(5):20-20
据广州市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证市区空气质量,亚运期间,广州将停驶汽车近80万辆,其中停驶公务用车9300辆。在亚运会期间应急措施中,将在实行单双号限行的基础上,再限行号牌尾号与当日日期尾数相同的车辆。届时,停驶汽车数将达87.1万辆。  相似文献   

9.
声音     
《家用汽车》2011,(4):30-30
"省部级以下官员不配专车省部级官员升迁车随人走。"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李宏日前透露,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已下发"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财政部也已出台"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预算决算管理办法",分别针对省部级和省部级以下单位做出规定。  相似文献   

10.
政策与对策     
张祖新 《家用汽车》2013,(12):180-180
广州车展期间.国家正式颁布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规定.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执法执勤、机要通信、应急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及按规定配备的其他车辆”。不想去谈这样的政策到底对中国廉政之风有何作用.更不想去研究政策到底对汽车市场有何具体的影响.而让我感兴趣的却是不同的政策迫使企业拿出了什么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郝庆丰 《家用汽车》2012,(4):160-160
近来,有一则利好消息让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欢欣鼓舞——2月24日,工信部发布了《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此次列入目录的公务用车选用车型涵盖25家企业的412款车型,其中轿车265个,越野车64个,多功能乘用车78个,新能源轿车5个,清一色的国产车,外资和合资企业的车型无一入选。完全向自主品牌倾斜的《目录》征求意见稿一  相似文献   

12.
微博推荐     
《家用汽车》2014,(11):33-33
家用汽车v http://weibo.com/jypc《家用汽车》杂志由人民日报主管,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主办。2011年1月全新改版是一本对家庭购车消费产生直接影响力的杂志。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全国清理清退公务用车11万辆】截至目前,全国应清理清退公务用车119846辆,实际清理清退114418辆,占计划的95.5%。  相似文献   

13.
《城市交通》2011,(5):96-97
随着最后一批公务车统一驶向市级机关公务用车服务中心,自2009年5月启动的杭州市级机关公务车改革终于完成。除公检法系统和市政府3个驻外办事处暂不实施车改外,杭州全市87家市级机关共有800辆公务车参加改革,这意味着杭州所有的市管干部不论级别高低、官职大小都不再配备公务车。  相似文献   

14.
一、德国:公务配车"高门槛"德国公车管理条例规定:只有总统、联邦议院议长、总理、副总理及各部部长、国务秘书和联邦直属机构负责人(最高法院院长、最高检察院检察长等)才可以配备专车;司、局长级的官员只保证公务用车,不配备专车;一般官员办理公务可用单位公车,也可乘坐出租车。德国配备公务用车的标准是:联邦总统和联邦议院议长为奔驰450型,联邦总理和副总理为奔驰350型,各部部长为奔驰280型,  相似文献   

15.
座位数10—30左右的中型客车因多数都是平头设计以获取最大的利用空间,看上去就像是一块方方的大面包似的,所以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面包车”。这种车有着轿车般的舒适性但载客人数远比轿车多;与大客车相比体积小巧、操控灵活且节省燃料,是极受青睐的公务用车型。在国内,我们最常见的进口面包车要数丰田的考斯特和日产的碧莲了。  相似文献   

16.
交通资讯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会议要求,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既要有政策支持,更要创新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包括民间资本积极参与。会议强调,要推动节能环保和再生产品消费。政府公务用车、公共汽车要率先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同步完善配套设施。到2015年,使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四条.第三十二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必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这是法律对企业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要求。但企业应如何建立这些制度?尤其是针对一些中小企业而言.建立这些制度更为困难。本文结合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工作实际,提出了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的构思。  相似文献   

18.
谈到事业单位制度管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方面的管理水平。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事业单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重义。但也有容易被事业单位管理者忽视的具体工作制度.即统计制度和统计工作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家用汽车》2012,(10):14-17
继联手天津公交之后,比亚迪在中国的西南角再次出击.联手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投集团”)在云南推广比亚迪纯电动车.并计划在云南建立比亚迪的纯电动车生产基地。据悉,双方合作将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比亚迪与云投集团共同在云南省内主要城市推广比亚迪纯电动出租车。其次在推广纯电动出租车的基础上,推广纯电动大巴。车辆用途涵盖城市公交、景点旅游大巴、政府公务用车和市政配套用车等。最终.比亚迪将与云投集团合作,在云南建立纯电动汽车生产基地.推广范围扩大至整个西南地区乃至部分南亚周边国家。  相似文献   

20.
八卦车市     
《家用汽车》2012,(9):12-15
又见汽车补贴方案在重庆和长安汽车联手实施地方版"汽车下乡"之后,近日长春市也出台政策,从政府采购市民消费补贴等方面,力撑一汽自主品牌汽车。据一汽集团官网发布的消息,长春市对采购一汽集团自主品牌汽车给予多项优惠政策,加大政府公务车采购力度。"在国家规定的排量及价格范围内,长春市所属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务用车时,在同质同价前提下,优先选购一汽集团生产的自主品牌汽车。一汽对政府采购的公务用车应按不同车型给予市场指导价格下浮10%-15%的价格优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