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张凯 《机电设备》2006,23(3):16-17
目前进入国家统计的8家船厂2005年建造198万载重吨,占全国造船约25%,其它船厂建造国内航行船舶约350万载重吨;目前各大船厂都在扩建,生产能力都将超过一倍;另又有十几家船厂正在建设中。估计2008年后进入国家统计万吨以上船厂的江苏造船能力在600万吨以上,国内航行船舶也能保持目前水平。江苏造船业的快速发展给了船用配套业一个重要的机遇,而江苏船用配套业是否抓住这个机遇则影响到江苏造船业的兴衰。江苏要成为造船大省、强省,加强船舶配套工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与造船业一起形成江苏船舶工业走廊。  相似文献   

2.
10月18日,被誉为“中国第一船厂”的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迎来了成立10周年喜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分别发来了贺信。吴邦国赞誉“外高桥造船经过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化造船企业”;勉励“外高桥造船大力弘扬中船精神,做强中国第一船厂,担负起做大做强中国船舶工业的重任,不断创造中国船舶工业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3.
10月18日,被誉为“中国第一船厂”的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迎来了成立10周年喜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分别发来了贺信。吴邦国赞誉“外高桥造船经过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化造船企业”;勉励“外高桥造船大力弘扬中船精神,做强中国第一船厂,担负起做大做强中国船舶工业的重任,不断创造中国船舶工业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4.
顾宁  王炬成  王岳  马宁 《江苏船舶》2006,23(6):31-33
“数字化造船”是造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其发展关系到船舶工业在国际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地方造船作为我国船舶工业的一支生力军,在“数字化造船”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上具有自身的特点,形成了一定的特色。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阐述,同时对地方船厂在“数字化造船”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态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造船融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兴兰 《中国水运》2005,(12):42-43
造船融资是船舶工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船舶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造船融资对造船行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船舶工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内航运企业在国内船厂订船量虽比前几年有了一定幅度提高,但同时也相应增加了在国外订购新船的数量,原因是国内船厂成本居高不下,其成因之一就是国家金融扶持政策不够,我国船厂普遍面临贷款融资难的窘境。我国力求在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首先应解决的就是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6.
几年前,当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等几家较具规模的三资船厂刚刚出现时,曾在我国造船界引起很大冲击。一时间,“狼来了”的呼声四起,许多业界人士担心大批外资的进入,将严重威胁我国民族船舶工业的产业安全。如今,外国船厂并没有源源涌进,中国船舶工业照样在生存、在发展。在这短短的7年间,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通过引进国外先进造船技术和生产管理模式,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无论在船舶产品还是在生产技术方面都居国内领先地位的先进造船企业。它的崛起,不仅是我国造船行业成功引进外资的范例,同时对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也有着某些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扼要介绍了我国船舶工业目前取得的成就及日本造船业两个层次船厂的发展概况。结合当前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船舶工业发展规划的实践,从研究借鉴日本船舶工业的经验、加快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争取最佳综合效益的角度,探讨我国造船企业技术和产品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问题了韩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史,分析和阐述了韩国船舶工业发展的特点、发展策略的应用以及发展的创新,从而实现造船强国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船总公司下大力气缩短造船周期扩大造船总量 长期以来,我国船舶工业沿用传统的造船模式,致使船舶建造的船台、码头周期过长,导致了我国船舶工业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交船严重拖期的被动局面。针对存在问题,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决心下大力气缩短造船周期。 近几年中船总公司积极推行设计体制改革,深化造船生产设计,努力实现生产设计与区域造船相结合的新的造船模式;大力开发标准船型,研究开发计算机辅助造船系统及推广应用,同时大力推广高效焊接技术、涂装技术、精度造船技术,扩大预舾装等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对重点骨干船厂进行技术改造,扩大了造船能力;对船厂脏、乱、差的状态进行了综合治理,先后派出了近800人到日本学习先进的造船方法及  相似文献   

10.
目前,安徽省船舶工业企业机制不活、管理粗放、产品单一等弊端正日益显现出来,一些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笔者在对芜湖大江造船有限公司、巢湖造船总厂、蚌埠船厂等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徽船舶工业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1欧洲船舶工业发展近况 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间,大型远洋运输船舶的建造已经从欧洲国家转到了亚洲国家。韩国、日本和中国共同占有世界造船市场大约85%的份额。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苏格兰克莱德和英格兰北部,以及瑞典哥特堡(Gothenburg)和马尔莫(Malmo)的大型船厂都曾建造过20万吨级的油轮,但现在多半都寂寞无声,无人问津,其他的许多船厂甚而已经关闭了。不过,欧洲的船舶工业仍拥有35万职工,每年船舶工业产值达450亿美元,一半以上是以出口换取的收入。到目前为止,欧洲的造船在技术和基础设施上仍然具有强大的优势,船舶配套物资供应及生产设备毫不欠缺,能够建造先进的邮轮和其他复杂的高技术船舶。  相似文献   

12.
造船技术水平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嘉龙  刘传茂 《船舶工程》1999,(4):19-21,25
为使我国船舶工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对我国造船技术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有一个比较客观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编制了造船技术水平评价体系及其数据处理软件,并通过专家咨询调查,得到了我国8家船厂的评价数据。  相似文献   

13.
降低造船成本 提高船价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堂伟 《船舶》1999,(5):45-48
目前国际造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船舶市场价格持续低迷,我国船厂的船价已失去了昔日的优势。船价没有很强的竞争力,也就基本上失去了在市场中争夺新船订单的能力。因此,必须在争取国家对船舶工业扶植政策的前提下,通过船厂转换机制、缩短造船周期,降低造船成本,以降低船舶价格,提高船厂的船价竞争力,这样才能承接到更多的新船订单,扩大我国在世界船舶市场的造船份额。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积极应对国际形势变化,探索智能船厂建设,融合先进信息技术,优化流程,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造船业智能化转型。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对船舶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提升造船效率和质量,实现造船技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数字化提升、  相似文献   

15.
安飞 《中国船检》2006,(9):36-38
2005年,中国船舶工业出口船1200万吨,其中地方中小船厂出口船舶达400万吨,占到1/3的份额。随着中国造船能力的整体攀升,在南北两大造船集团之外,各地方中小船厂的实力不容忽视。然而,在国内众多金融机构面前,中小船厂不要说贷款融资,即使想得到一纸保单也需要费尽周章。对我国的中小船厂而言,没有这张保单,出口船链条上就失掉了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6.
《船艇》1997,(Z1)
为推进国家计委与船舶总公司联合开展的“加快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课题研究,了解世界先进造船国家船舶工业情况,课题组组织了考察小组,于1997年5月24日至6月14日赴日本、德国,对两国船舶工业情况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考察。考察组在日本期间拜访了运输省海上技术安全局、海事产业研究所、造船工业会、船用工业会等有关单位,参观了三井造船公司千叶船厂、日本钢管公司(NKK)津船厂、洋马公司尼崎柴油机厂等造船及配套企业;在德国期间听取了船舶总公司驻西欧办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了韩同船舶工业的发展史,分析和阐述了韩国船舶工业发展的特点、发展策略的应用以及发展的创新,从而实现造船强国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18.
郭锡文  朱汝敬 《船艇》1998,(3):5-11
亚洲金融危机对该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发展、进出口贸易的冲击,已经给世界船舶工业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近期世界航运市场、造船市场双双出现明显滑坡。随着金融危机的发展,船舶工业将继续遭受较大的影响,预计今年新船成交量将明显低于去年水平,新船价格回升也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但我们认为,当前世界船舶工业面临的困难,不会演变成世界性造船危机;韩国造船业尽管受到较大打击,但整体能力不会遭到太大破坏;世界船舶工业在遭受短  相似文献   

19.
今年以来,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新船需求不旺、国际造船能力过剩、韩国急需外汇等诸多因素导致新船价格几呈单边跌落之势。尽管世界造船格局没有什么变化,日本和韩国船厂仍牢牢控制着大量新船订单,但其处境苦不堪言。近一个月来,VL-  相似文献   

20.
《船艇》2003,(10)
浙江造船有限公司 0002 该公司前身为浙江船厂,创建于1969年,原为浙江省交通厅直属企业。1984年下放宁波市,隶属宁波市机械工业局,1989年成立宁波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浙江船厂为宁波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主体企业。1995年起浙江船厂被宁波市列为重点骨干企业。从1996年起,浙江船厂连续被宁波市人民政府列入“320”工程企业;2000年,船厂成为宁波市百强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