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验证重载列车牵引与电制动模型可靠性,以HX_D1型8轴9 600kW电力机车为研究对象,使用列车空气制动与纵向动力学联合仿真系统(TABLDSS)分别对惰行、牵引和电制动工况下的速度、车钩力等参数进行仿真计算并与试验比较。结果表明:车辆运行基本阻力模型在惰行工况下能够很好的模拟列车瞬时速度变化,最大误差0.9km/h;上坡道牵引工况下的仿真速度与试验最大误差在±1km/h内,第4车车钩力最大误差3.2%;下坡道制动工况下仿真速度误差0.8km/h,第4车车钩力最大误差3.7%,证明了建立的车辆运行基本阻力、牵引与电制动模型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2.
文内介绍带标量控制的内燃机车的异步牵引传动装置起动工况和电阻制动工况动态仿真的方法。叙述了在粘着条件恶化的条件下,具有ДАТ305和ДТА470型异步牵引电动机的内燃机车的牵引电传动装置中电机械过程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3.
根据磁浮列车的特点,分析了磁浮列车在各工况下的受力,阐述了牵引、惰行、制动工况下的控制策略及流程。磁浮列车牵引仿真计算程序实现了可视化界面。以北京地铁S1线磁浮运营线为实例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验证了该仿真计算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高速列车采用电空复合制动,具有综合制动的特性。为求解高速列车准点运行的节能最优控制问题,将电力再生制动工况和空气制动工况从综合制动特性中分离,建立适用于描述高速列车节能控制的运动学模型;将列车牵引传动系统效率和电力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引入能耗函数,并应用庞特利亚金极大值原理分析实现高速列车节能最优控制的必要条件,得到完整的高速列车节能最优控制工况集,推导牵引恒速、电力再生制动恒速和综合制动恒速这3种恒速控制工况下最优保持速度与电力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牵引传动系统效率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提出能够满足高速列车准点运行的节能优化控制算法。通过案例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四象限变流器工作方式介绍,分析机车牵引工况和制动工况下输入电流的谐波分布,最后通过仿真及试验验证2种工况下输入电流的谐波分布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矢量控制技术在高速动车组中的应用,以CRH_3型动车组牵引电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牵引、制动特性,阐述了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建立了CRH_3型动车组牵引电机转子磁场定向间接矢量控制系统。并利用MATLAB建立了CRH_3牵引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对牵引、制动工况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的结果表明,搭建的模型正确,CRH_3型动车组静、动态性能均较好,从而验证了CRH_3型动车组牵引电机采用矢量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地铁牵引仿真计算中的牵引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特点,建立牵引计算模型,提出新的牵引策略。采用制定牵引、制动速度位置表的方法确定列车工况,能充分发挥列车的牵引性能,对列车停站进行了详细分析。编制了地铁列车牵引仿真程序,通过实例验证了其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1 前言4 10型牵引电动机是东风4 、东风7型机车使用的直流电动机,在机车上完成牵引和制动两种工况。在牵引工况时做为牵引电动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机车运行,在制动工况时作为发电机运行,将机车的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对机车施行制动。因此,牵引电动机的质量好与坏直接影响机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牵引和制动工况下机车、动车的运行模拟方法,对已有的算法进行了补充,分析了牵引和制动工况下走行部的动态特性,总结了该方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24脉波整流供电系统和牵引传动系统的联合仿真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实现了24脉波整流机组、三电平牵引逆变器和三相异步电机的联合仿真。介绍了24脉波整流供电系统的谐波特性,以及列车在起动、制动、加载等不同工况下的网侧电流谐波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列车运行状态改变,甚至是突变时,网侧电流所受影响较大,谐波会随之增大,谐波受到负载大小和运行状态的改变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再生制动工况下,谐波含量远高于其他牵引工况,而且以低次谐波为主。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课堂教学和简单实验的需要,基于LabVIEW软件实现了地铁列车牵引制动模拟试验台的设计和搭建。试验台由计算机和模拟装置组成,其控制程序的开发通过LabVIEW软件编程实现。传感器信号由数据采集卡的输入端采集后输入计算机,经过分析计算得到控制指令,由串口和数据采集卡的输出端发送到执行机构。三相交流电机接收到变频器的控制指令后调整转速模拟牵引过程;直流电动推杆接收到程控电源的控制指令后模拟制动过程。试验台的实时运行状态由传感器采集后回传计算机,实现了试验台的闭环控制和状态监测。通过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和计算机的自动控制,实现了对地铁列车运行时的起动加速工况、惰行工况和制动工况的模拟。实践证明,模拟试验台运行稳定流畅,实现了数值仿真和实物模拟相结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机械电子技术在未来铁道车辆中的应用与发展(待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面介绍了机械电子技术在未来铁道车辆特别是悬挂系统、牵引系统和制动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对新型城轨用牵引电机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电机运行过程,分析了该电机的牵引性能、制动性能,推导了城轨用牵引电机的运行控制方法,得到了影响牵引电机运行特性的典型参数。根据其运行控制方法,通过试验完成了该新型牵引电机的牵引、制动性能测试,得到了190 kW城轨用交流变频牵引电机的牵引、制动性能测试参数及性能测试曲线,与文献的理论曲线吻合。测试结果也验证了城轨用牵引电机牵引制动性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一种适用于280 km/h动力集中动车组的动力转向架,其二系悬挂装置采用空气弹簧,详细阐述了其结构特点和主要技术参数,分析了转向架的构架、驱动制动单元、轮对轴箱、悬挂装置和牵引装置等主要部件。对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转向架的设计及动力学性能符合欧洲相关标准及TSI指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回转质量系数对高速列车牵引电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速铁路电动车组在列车编组方式、牵引及制动性能、列车运行控制模式等方面与普速铁路旅客列车有着较大区别。本文以高速动车组列车牵引计算特点分析为基础,从回转质量系数因素阐述了高速列车牵引计算指标参数的影响,并推导了基于回转质量系数的高速列车加速度、运行时分、加速距离及制动距离等指标国际单位制表达式,最后以CRH3型动车组及京津城际铁路线路纵断面为依据,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得出回转质量系数对牵引计算指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6.
广州地铁4号线地面制动电阻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分析4号线直线电机车辆制动过程和制动能量流程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地铁4号线的工程设计,系统地给出了地面制动电阻设置的基本要求、电气参数及其计算方法、制动电阻网络的控制要求,比较了4号线3个典型牵引变电所地面制动电阻的技术参数,提出制动电阻应根据各地面制动电阻在其工作的有效区段内列车的制动特性、行车要求及线路特征分别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7.
直线电机轮轨交通是一种采用直线感应电机LIM牵引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形式.在分析直线电机轮轨系统列车牵引和制动特性的基础上,从列车受力分析的角度,建立直线电机线路参数分析的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得到直线电机轮轨线路的安全牵引坡度及启/制动距离.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制动问题解算的核心是制动距离的计算.在常用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采用运行距离与进站制动点并进的求解方法.这种求解方法不需要反复试凑就可获得进站制动点,能更快速、准确地确定进站制动点及制动距离,且可使计算速度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9.
齿轨铁路是登山旅游轨道交通适宜的方式,国外已有多处建成实例,我国在此区域仍属空白。齿轨铁路建设需要编制设计规范,桥梁荷载取值是规范编制的重要研究环节。通过对齿轨及轮轨系统分析,大坡度齿轨荷载取值可参照现有轨道交通规范。在桥梁荷载一节,根据齿轨的大坡度以及轨道制式不同,按动态和静态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1)大坡度不会导致恒载、活载等产生额外的水平分力,不会对桥墩构造尺寸造成影响,但列车牵引制动力会增大,列车性能需要提高;(2)轮轨及齿轨的轨道制式不同,齿轨桥梁荷载的牵引制动力不能简单参照现行轨道交通规范中竖向力的10%~15%考虑,应大于此数值;(3)离心力与牵引制动力叠加时,不应对牵引制动力进行折减;(4)冲击系数及横向摇摆力国内研究较少,从齿轨与轮轨的异同点出发,对齿轨上可能导致参数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制动控制是高速动车组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动车组的制动系统采用再生制动和电气指令式空气制动相结合的方式。在所有制动方式中,再生制动是唯一一种向电网回馈能量的方式,日益成为交流传动动车组的首选制动方式。如何实现牵引、制动、恒速、惰行等不同控制方式之间的平滑切换、回馈电网的单位功率因数控制是再生制动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本文以CRH2型动车组为研究对象,对动车组再生制动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对高速动车组牵引变流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研究结论:(1)设计出一种基于双滞环调节的恒速控制器,实现动车组在0~250 km/h范围内任意速度下稳定运行。(2)仿真系统在动车组制动时能够实现能量的回馈和电网的单位功率因数控制,且可以按照特性曲线发出再生制动力指令,满足动车组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