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利用京沈客运专线星火动车所和环行铁道试验基地既有试验线的夹心地建设重载试验线,主要用于重载移动装备和工务设备的安全性、耐久性试验以及重载技术系统试验。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主要重载铁路技术标准的基础上,按照TB 10625—2017《重载铁路设计规范》的要求,研究并确定重载试验线的主要技术标准。根据重载试验线的试验需求和建设地点的实际情况,从试验需求、地形条件、试验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推荐的重载试验线主要技术标准为35 t设计轴重,单线铁路,最高速度80 km/h,最小曲线半径500 m,限制坡度13‰。  相似文献   

2.
依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环行铁道试验基地建设重载试验线,对我国重载铁路的科技创新具有重大意义,但现行的《铁路线路设计规范》并不能完全适应重载试验线的设计需求。结合我国重载铁路运营实践情况和建设需求,在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重载试验线平纵断面设计的关键参数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最小曲线半径、圆曲线和夹直线最小长度、限制坡度、坡度代数差、坡段长度等参数的合理取值与原则,为重载试验线平纵断面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我国既有环行铁道试验基地现状和我国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求,提出轨道交通综合试验系统的规划设计应遵循系统性、通用性和可靠性3个原则,研究以既有环行铁道试验基地为基础的轨道交通综合试验系统的建设方案。提出在既有大环试验线内侧平行修建内环试验线、利用既有京承线修建高速综合试验线、利用环形铁道试验基地周围3条铁路(京包线、沙通线、京承线)修建120 km长外环试验线的3条试验线方案。为提高试验系统的综合试验能力和试验数据的采集和集中处理能力,提出以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2种方式构建轨道交通综合试验通信系统和基地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方案。以机车车辆实验室、通信信号实验室、工务工程实验室、运输物流实验室等为骨架,构建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开展机车车辆的型式试验和耐久性试验、通信信号设备的验收试验和综合试验、工务设施的特征及其破坏机理和工程措施试验、货物运输及物流试验等。  相似文献   

4.
TTCI作为美国唯一的铁路综合研究试验中心,为美国铁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试验研究保障。对TTCI作为公共平台的基础设施能力、依托试验线所开展的具体业务进行分析,对比我国环行铁道试验基地的现状,提出增强我国铁路试验能力的具体建议,并对其可发挥的作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修建环行铁道加速试验线对提高环行铁道试验线的试验能力、发展我国铁道科技事业,以及利用该线与既有铁路所形成的闭环近郊铁路,对促进北京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1997年元月4日,北京下了一场大雪。位于北京东郊的铁道科学院环行铁道试验基地银妆素裹,部领导干部会议的代表们兴致勃勃地来此参观高速列车试验。 “呜——”,机车风笛声由低沉转为高昂,试验列车挟带起一阵雪雾,从代表们眼前呼啸而过,宛如一  相似文献   

7.
1994年4月,正值春暖花开季节。 北京东郊,著名的世界五大铁路试验场之一的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环行铁道试验基地,一场关系到中国铁路高速化命运和前景的重要试验正在这里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九股道的停车场上,参加试验的机车、车辆正在紧张、繁忙地调动、编组。清脆的机车气笛声不时在晴朗的天空中长鸣。  相似文献   

8.
正3ЭС5С型3节连挂电力机车在位于莫斯科近郊谢尔宾卡市的全俄铁道运输科学研究院环行试验线上顺利完成各项试验。该车是2ЭС5С型电力机车的变型车,在后者基础上增设一台补机。新型机车能够以120 km/h的速度牵引7100 t重及以  相似文献   

9.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环行铁道试验基地于1957年建成.并于1958年正式开始试验。该试验基地是中国唯一的铁路综合试验中心.也是亚洲唯一的铁路综合试验中心。环行铁道试验基地线路全长38km.全视图及线路布局如图1所示。在环内设有半径为1000m、600m、350m的曲线。随着中国高速建设的深入开展.高速铁路系统试验、综合联调联试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在环行铁道试验基地试验的基础上.结合遂渝、胶济、京津、合宁、石太,甬台温、温福、武广等铁路客运专线的高速正线试验.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开展了试验方法和标准的研究.为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试验的实际需要和沈阳地铁1号线首列车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环行铁道试验线具体试验情况,综合提出了列车试验线路改进与进一步规划建设要点。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万吨组合列车综合试验的测试需求,详细介绍了该分布式测试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基于GPRS的无线数字通讯网络、基于GPS的时钟同步方法、主控子系统、机车测试子系统、货车测试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技术优势、设计思路和硬件/软件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行机务段试验数据存放格式的不统一,就试验数据存放在数据库系统中或生成数据文件直接以文件形式存放的情况,提出了实际可行的转换方案,并列举了两个例子说明其具体实现过程及转换速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测试平台被测设备群中的车载控制器(VOBC),设计了仿真车辆与其在几种常见列车运行场景下的交互流程,以测试其控车功能。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Microsoft Visual Studio开发工具及C#语言进行编程以实现仿真车辆子系统、车载接口适配器等与VOBC物理设备的通信,完成了VOBC设备功能测试框架的构建。在紧急制动、限制向前人工驾驶模式(RMF)选择及列车自动驾驶(ATO)3种运行场景下,分别设计了仿真车辆与VOBC设备的交互流程,通过实际项目测验,该设计能完成对VOBC控车功能的测试。这为VOBC设备功能的测试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也为CBTC测试平台被测设备群中其它设备的测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环形试验线为保证开通速度达到120 km/h进行了大修改造作业。通过对线路道床测试数据的分析,对大修后道床状态进行评估,建议加强试验线道床的动力稳定作业,以保证线路竖向平顺性良好,确保120 km/h开通速度下列车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红外测温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采用红外测温系统在线测量直流机车牵引电机换向器表面温度的方法,并在实践中证明了此方法对机车牵引电机的预防维修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露天深孔水压爆破与常规深孔爆破最根本的差异在于前者炮孔中注有水.大量实际爆破效果表明,露天深孔水压爆破方法可提高炸药的能量利用率,降低岩石单位耗药量.主要介绍应变测试方案和测试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深孔水压爆破的上述特点.  相似文献   

17.
德国测试设备供应商NDTAG公司已将其首套AURA超声波轮对检测装置发给中国铁道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在风机、风道性能试验中,风道阻力试验及仿真计算的几种方法,比较和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劣,可为以后的类似试验提供可靠的理论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铁道修理客车加装DC110 V绝缘检测系统方案分析,针对既有DC110 V绝缘检测试验方案的不足,制定了工艺改进方案,介绍试验工艺流程、试验方法及试验工装。  相似文献   

20.
在粗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时,振动击实试验与锤击试验存在一定区别.通过ABAQUS软件建立振动击实试验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土体的竖向动应力和单位体积应变能作为对象,分析了不同的上层土体模量、激增频率、激振力和静压力等参数条件下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鳖向动应力沿深度变化较小,上层土体应变能随模量增大而减小,应变能随激增频率先增大后减小,激增频率为30~50 Hz时应变能较大,随激振力和静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激振力超过30 kN、静压力超过150 kPa后应变能增长较为缓慢.这为深入掌握振动击实粗粒土的工作机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