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CA公司研制的OLISTER新型无人潜器是一种集水雷战、调查和侦听于一体的多功能无人航行器,它能方便而且迅速地在遥控潜器和自主潜器之间转换。讨论了该水下无人潜器特征信号管理的两个问题,即声辐射和电磁辐射(尤其在静态情况下)。采用两种动态神经网络,并且是两种不同的四元函数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在未来海战中无人潜器将展现出举足轻重的作用。除了避免作战设备和人员的损伤外,无人潜器还具备扩展潜艇探测和作战平台的特点,从而成为在近海危险条件下进行远程作战潜艇的倍增器。目前美国海军已经将第一代无人潜器装备到“洛杉矾”级潜艇上用作近距离水雷探测,其后的研究将以可重组任务的无人潜器为重点。与此同时,英国也在积极研究如何将无人潜器转变成为水下网络中心战的一部分,并正在开发以Marlin技术为基础的无人潜器。  相似文献   

3.
英国国防部(MoD)赞助QinetiQ(欧洲最大的研发组织)进行潜艇部署无人潜器(UUV)概念设计研究计划。该计划旨在为无人潜器引入军事领域及其随后的长期研究提供开发途径。计划中包括:作战方案的分类、作战方案的优先排序以及鉴定;潜器关键技术;潜器/平台集成、传感器集成;潜器原型机的采购等。概括性地介绍了目前QinetiQ在这些方面的研究方法,并且阐述了两个主题:一是为平衡军方对潜器效果的期望与现有技术水平之间的差距而必须采取的折衷方案;二是无人潜器是为母艇作战提供有益帮助还是作为较大规模战场的一部分带来的重复设计的问题。无人潜器在军事方面的潜在价值,只有在其开始服役并且显示出实战效果后才会充分地展示于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4.
无人自主潜器磁流体推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在无人自主潜器上运用磁流体推进的研究。在无人自主潜器上运用带磁流体推进的超导磁体,减少磁场泄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将影响到这类潜器上的设各功能且易于被飞机上的机载磁性探测仪发现。建议采用一个超导磁体的分析模型并显示对其磁场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5.
遥控潜器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遥控深潜器(ROV)的概况,尤其是它们在3 048m以下深海中的使用情况。虽然是针对系缆式自由航行的潜器,但是为完整起见,也讨论了拖曳潜器和自主潜器(AUV)。为了准确地论述这些深海潜器系统的技术发展水平,还将讨论它们在不足3 048m深度的性能。另外,对它们在新千年初期的用途进行了计划和设想。  相似文献   

6.
《舰船科学技术》2015,(9):145-148
水下无人潜器是一种可在水下探测作业的设备,其研制过程复杂且综合性极强。水下无人潜器耐压壳结构的优化设计是其安全作业的基本条件。本文对耐压壳结构的形式和材料进行介绍分析,通过理论计算建立优化设计模型,然后构造一种并行遗传算法作为优化方法,应用于耐压壳结构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有效、可靠,为实际生产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2003年1月底,挪威海军指定挪威国防研究院承担提供自主潜器(AUV)样机的任务,这种自主潜器将作为未来水雷对抗和快速环境评估军事行动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各国海军正在不断开发利用无人驾驶潜器的优点执行困难的任务。主要介绍美海军1994年以来在无人驾驶潜器的情报搜集,监视,侦察,猎雷和水文测量系统方面的研发工作情况,并对21世纪10年代的发展计划作了介绍,此外,介绍英国和澳大利亚海军在无人驾驶潜器及其相关技术方面的研发工作。  相似文献   

9.
潜器圆柱形耐压壳体强度和稳性计算及衡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潜器规范和美国ABS潜器规范,对其表征圆柱形耐压壳体强度和稳性的特征量及其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并分析两种计算方法的主要区别及其产生的原因。对比分析两国规范关于强度和稳性衡准方法的区别。分析讨论影响潜器耐压壳体安全性的各种因素。给出相应的算例,进一步证明分析结果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0.
潜器水下悬停是指潜器在水下无航速时深度的保持和变动.这是一个非线性过程,随潜器状态及航行环境的不同而有很大变化.传统的控制方法缺乏自适应能力从而影响了控制效果.通过对潜器水下悬停运动的基本特征、实现条件及造成悬停深度不稳定等因素进行分析,建立潜器悬停运动数学模型及干扰力计算模型.并运用PID控制技术对潜器水下悬停运动的控制进行仿真研究,为潜器实现悬停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
涵盖了近期日本对装有自主式水下潜器和遥控潜器的深潜考察载人潜器的设计研究结果,描述该设计的基本特点和总体概貌,并介绍在每项研究中需要检验的某些主要项目。研究之初,为了确定未来深海科学研究最重要的主题,收集了许多国内科学家和学者的观点。该研究是由日本深海技术协会的特设委员会完成的。  相似文献   

12.
征文启事     
<正>为推动水下无人潜器研究领域科技进步,交流研讨水下无人潜器研究成果,促进水下无人潜器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舰船科学技术》编辑部拟于2014年第四季度召开"水下无人潜器发展及使用研讨会"。研讨会面向全国各有关研究、设计、使用的科研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征集水下无人潜器(水下智能机器人、水下无人航行器)学术研究论文和设计、使用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13.
介绍水雷及扫雷武器的现状,综合论述各国扫雷舰及扫雷具的发展趋势,提出划时代的水雷处理方法,磁场模拟装置,遥控潜器的高度自动化,数据综合自动化等与未来扫雷技术的发展趋势相关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征文启事     
<正>为推动水下无人潜器研究领域科技进步,交流研讨水下无人潜器研究成果,促进水下无人潜器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舰船科学技术》编辑部拟于2014年第四季度召开"水下无人潜器发展及使用研讨会"。研讨会面向全国各有关研究、设计、使用的科研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征集水下无人潜器(水下智能机器人、水下无人航行器)学术研究论文和设计、使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控制的潜器悬停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潜器水下悬停是一个非线性过程,随潜器状态及航行环境的不同而有很大变化。简要论述了潜器水下悬停的概念及对潜器的意义,研究分析了潜器水下悬停运动的数学模型及干扰力数学模型,将模糊控制技术引入潜器水下悬停控制过程中,通过仿真与传统的控制方式比较证明模糊控制具有的控制优势。  相似文献   

16.
探讨确定自主潜器动力学特性的证实法的应用问题。对用来描述因操纵面攻角和推进器的作用而引起的升沉和纵摇的纵向运动方程作了简单介绍,系统阐述自主潜器线性化模型的证实问题。分别采取以模拟退火算法和遗传算法为基础的两种不同随机搜索方法来处理和解决相关的最小值问题。讨论了此证实方法的数值特性和通过模拟试验获得的一些有希望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7.
征文启事     
<正>为推动水下无人潜器研究领域科技进步,交流研讨水下无人潜器研究成果,促进水下无人潜器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舰船科学技术》编辑部拟于2014年第四季度召开"水下无人潜器发展及使用研讨会"。研讨会面向全国各有关研究、设计、使用的科研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征集水下无人潜器(水下智能机器人、水下无人航行器)学术研究论文和设计、使用总结报告。征文范围:水下无人潜器的总体技术、仿真技术、水下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规划与决策技术、水下导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自主潜器在能量储存、水声通信、机器人技术、导航、水动力学以及潜器控制等技术方面的发展概况,在能量储存方面,重点论述电池技术、液相阴极半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以及热力系统的发展,因为这些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自主潜器的续航力,论述了采用频率均衡技术的水声通信技术,该技术具有数据传输率高、出错率低且不同敷设光缆的特点,在机器人技术方面,阐明了自主潜器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界面,以及机器人的指挥、控制和通信方面的问题,另外还重点论述了传统和非传统的导航技术,低速水动力控制采用适用的无线控制器,指控系统采用具有计划编制、计划重编和容错能力的智能控制器。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一种密度大于水的新型潜器—重水潜器(Heavier-than-water AUV,简称 HTW),采用 RANS 方法和重叠网格计算了该潜器的水动力性能和绕流流场。文中计算了不同攻角和漂角情况下重水潜器的阻力、升力及俯仰力矩,对其周围流场水动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流场的流动结构研究了受力随姿态变化的规律。文中将采用重叠网格方法的计算结果与 FLUENT 计算值以及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重叠网格方法可较好地模拟重水潜器的自由态绕流问题。该研究为该潜器的总体设计与运动控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潜深对半潜器附加质量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潜器是遥控猎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操控性能决定于其水动力系数。文章以加拿大遥控猎雷系统中的“海豚”半潜式航行体作为原型,对其不同潜深和附加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为半潜器的控制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