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上善若水     
其东 《中国港口》2008,(9):I0001-I0001
<正>为推动我国港口和临港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中国港口》杂志社、中港协港口研究中心和中国港口网络联盟发起港口沙龙,就中国港口当前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研讨。近日组织的港口沙龙主题是"港口竞争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港口协会主办,《中国港口》杂志社、三一集团港口机械有限公司、上海禾聚电子有限公司协办的首届中国港口网络联盟会议于2008年2月25~26日在上海市举行。在这个会议上中国港口第一个网络联盟正式诞生。虽然中国港口网络联盟是一种自愿结合的松散型的合作活动方式,但她为港口及港口相关单  相似文献   

3.
<正>2019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工作会议21日在广西南宁举行。会议上新增9家成员,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成员达至39家,覆盖中国—东盟的主要港口机构。据介绍,目前广西北部湾港已开通往东盟国家的直航航线15条,涉及新加坡、越南、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缅甸等国14个港口。依托港口的产业园区合作也在改变区域产业链布局。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与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共同开创"两  相似文献   

4.
其东 《中国港口》2008,(3):I0001-I0001
<正>中国港口协会于2008年2月25日在上海召开了首届中国港口网络联盟会议暨港口协会资讯网开通仪式,中国港口协会理事长、副理事长、中国沿海主要港务集团的领导,诸多港口单位、高等院校、港口设备厂商、港口咨询公司和相关单位代表150多人出席了会议。她反映了中国港口协会对港口网络建设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珠江水运》2010,(8):29-29
<正> 泛北部湾物流网将脚踏中国华南,左手拥抱泰国柬埔寨,右手长伸到新加坡,从而一举成为令人注目的跨国物流例。8月12日,中国广西、广东、海南等省区的多家港口物流企业与新加坡、柬埔寨、泰国的港口、航运公司在广西南宁签署合作协议,相互开通集装箱、散货航运班线并缔结友好港口。如此大规模的港口航运合作,被业界认为是中国与泛北部湾地区各国联手打造跨国港口物流网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贸往来提供强大物流支撑的标志性事件。对此,航运界人士大多表示赞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中马港口有许多共同的挑战和机遇,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双方港航合作将进一步加深2017年9月4日,中马港口联盟第二次会议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柳鹏率中国港口代表团出席会议。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黄惠康和马来西亚交通部部长拿督斯里廖中莱出席了开幕仪式。深化港口合作正值"天时、地利、人和"  相似文献   

7.
《世界海运》2010,33(1):16-17
<正>合作互补共抗危机经济危机直接导致水路运输需求萎缩,港口经营受到巨大冲击。"中国港口应合作互补对抗危机",这是过去一年我国港口企业在抱团取暖、共度危机方面达成的共识。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促进区域邮轮旅游发展,分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背景下沿线邮轮港口合作意义,发现跨国邮轮港口合作环境差异大、国内邮轮港口功能定位重复、邮轮旅游联盟覆盖范围窄、邮轮港口信息共享平台缺失等问题,提出由国家政府牵头打造沿线国家利益共同体、整合串联邮轮港口资源实现错位发展、深化沿线邮轮港口合作组织扩大合作规模、以互联网和物联网为支撑构建网络信息共享合作平台等策略,从而使沿线邮轮港口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加速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北部湾港口物流在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过程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港口基础设施处理能力不足引起的集装箱吸引力较弱;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不充分;东盟港口之间合作不够深入问题;等等2014年9月18日,中国-东盟信息港在首届中国-东盟网络空间论坛上提出,他的出台给北部湾港口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中国-东盟信息港依托广西,与东盟  相似文献   

10.
秦汾 《中国港口》2007,(11):9-9
今年4月19日,上海国际港务集团领导团队到宁波港与宁波港务集团的合作交流,我们《中国港口》杂志以"共赢之约"为题对此进行了评论。10月25日至27日宁波港集团领导班子与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又在上海举行了第二次恳谈会。共同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了"合作共赢"四大机制,共商深化及扩大合作的范围,进一步加强区域联动,促进协同发展。反映了两个港口领导班子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顺应联手发展、合作共赢的潮流,应对东北亚国际港口的竞争,反映了中国港口和谐发展的主题。我们期望合作共赢在长三角港口中得到发扬,在全国港口中得到响应。  相似文献   

11.
由交通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东盟港口发展与合作论坛,10月28日至29日在南宁举行。本次论坛以"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中国与东盟10国的交通部部长或部长代表、港口主管部门的高级官员以及来自中国、东盟及世界各国的港航业知名企业家和专家学者450多人出席论坛,就推动中国与东盟港口业的发展与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航运发展新趋势的影响下,港口网络化布局趋势日益明显.通过阐述港口网络效应的内涵和作用机理,分析了网络效应下港口需求型态及特征.研究表明:基于需求方角度的港口网络效应不等同于规模效应,是由港口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引发的;港口网络效应的引发,需具备自然地理、腹地规模等硬件条件和服务效率、服务成本、服务质量等软件条件;港口需求曲线呈倒U型态;港口需求存在启动效应、平衡决策效应和先发优势效应,港口投资决策应充分考虑上述港口网络效应.  相似文献   

13.
<正>"十一五"以来,经历了大动荡、大发展、大突破、大变革,我国港口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转型、创新、合作已成为"十二五"港口发展的关键词。2011年9月15日 ̄16日,中国港口协会在北京主办2011中国港航发展论坛,30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围绕这一主题,交流了关于港口发展的思考,共享港口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正>第三届海丝港口国际合作论坛围绕当前国际经济和港航市场复杂而深刻的新变化,探索港口、航运和物流产业转型升级路径,谋求新发展2017年7月11日下午至12日上午,第三届海丝港口国际合作论坛在宁波召开。来自丝路沿线的30多个国家的近400位港航、物流界嘉宾,围绕"市场新变化,港口新发展"主题,研究港口、航运和物流产业转型升级路径,谋求新的发展。港口"走出去"加速中国港口协会常务副会长陈英明表示,自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日照港已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签订5G应用合作备忘录,三方将根据协议在5G港口应用试点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加速5G通信网络在日照港的建设和试用,让5G技术融入港口作业模式升级和港口工业4. 0建设全过程,助力港口数字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钱佳 《水运管理》2014,(7):28-31
在阐述班轮运输企业横向合作联盟——航运联盟的演变及发展的基础上,从联盟力度、运力情况、货主的选择等3个方面分析P3网络联盟对航运市场造成的影响。班轮运输企业与港口之间纵向合作联盟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班轮运输企业具有港航合作联盟的主动权;拥有深水良港的码头运营商具有竞争优势;未掌握运力的国际港口经营商处境艰难。在竞争与合作的时代,港航企业应集成一体化共建全球物流服务网络,提高港航企业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海峡西岸港口群腹地无水港网络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莹  王健 《中国水运》2009,(12):22-24
介绍了海峡西岸港口群腹地内各节点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通过分析综合交通网络得出各节点城市与海西主要港口的交通可达性,选取影响无水港选址、建设发展的内外部综合因素为评价指标,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模型,对港口群腹地范围内的"无水港"进行选址并等级划分,期许为构建海峡西岸港口群腹地无水港网络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丘雪薇 《中国港口》2007,(10):21-23
<正>一、泛北部湾港口合作发展形势与可行性(一)泛北部湾港口合作发展形势从2003年启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中国与东盟贸易、投资加快增长步伐。继而双方在连连取得合作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多区域合作,目前与海洋相关的区域合作有环北部湾合作、泛北部湾合作。泛北部湾合作是环北部湾合作的扩大,辖南中国海域及7个沿海东  相似文献   

19.
正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企业加大了对沿线港口和物流设施的投资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国际合资合作成果丰富。中资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特许经营、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强了对海外港口的投资布局,为促进"一带一路"设施连通作出贡献港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载体,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企业加大了对沿线港口及物流设施的投资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国际合资合  相似文献   

20.
宁波港口供应链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婧 《水运管理》2011,33(3):23-24,28
为推动宁波港口产业发展,确定影响宁波港口供应链效率的主要因素,指出宁波港口供应链存在港口与物流区及临港产业互动不够,港口与航运企业、物流服务商合作松散,“大通关”未落到实处,港口集疏运网络有待完善,信息共享程度较低等问题;并由此提出通过构建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平台提高港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