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城市道路动态视觉环境的设计,应引入城市设计、园林设计的概念和方法,使城市道路既能体现城市独特风貌,又能成为宜人的步行活动空间。论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主要意义,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景观设计的思路以及设计步骤等。  相似文献   

2.
陈常杰  姚波 《北方交通》2008,(6):115-118
以开口加劲肋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括桥面板和铺装的整体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荷载作用下铺装层的力学特性.分析表明,横向拉应力是开口加劲肋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设计的一个重要控制指标;开口加劲肋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层间剪应力较大,在铺装结构设计时应注意选择具有较强抗剪强度的粘结材料;开口加劲肋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对车辆荷载的应力应变响应具有很强的局部效应.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 步行是人类最基本的交通手段,一直以来都是城市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式之一,在我国城市交通中占有重要地位。步行具有低耗能、低污染、低运输成本、高可达性、高包容性等特点,因此步行交通系统有序、健康地发展是提升城市整个交通系统服务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交通“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建立城市人行道双向行人流的模型可以方便地获取行人基本特性,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步行交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桥面铺装施工往往不太重视砼的浇筑,因此,很容易出现开裂的情况,甚至影响到高速公路桥梁的正常使用,在这种情况下,高速公路桥梁桥面铺装施工控制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速公路桥梁桥面铺装施工过程中出现砼开裂的原因,其次,以某工程项目为例,深入探讨了高速公路桥梁桥面铺装施工控制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桥面铺装是桥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使用性能的桥面铺装是保证车辆安全行驶的必要条件.论述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水平及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铺装厚度和模量对铺装层剪应力的影响,为桥面铺装的剪切设计提供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6.
隧道空间封闭狭窄,路面铺装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研究一种能应用于隧道路面的铺装涂料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以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为基料,添加阻燃填料、颜料和助剂等制备出隧道亮色阻燃铺装涂料,并对其亮色性能、极限氧指数、力学性能、SEM微观结构等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桥面铺装是桥面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耐久性和投资效益,随着交通量和重型车辆的增加,特别是超载现象严重,桥面混凝土铺装层厚度不足成为了桥面早期损坏的一个重要诱因,通过对桥面铺装厚度采取厚度极值和代表值的双控措施,从施工测量方面提出一套有效的桥面混凝土铺装层厚度控制方法,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大跨径钢桥桥面沥青铺装材料的性能对行车舒适性及桥梁耐久性有重要的影响,其设计与桥梁所处气候、交通荷载条件及某些特殊要求有关.在了解各类铺装材料特性和适用性的基础上合理选材是铺装设计重要步骤之一.以武汉白沙洲大桥、明石海峡大桥和南京长江二桥为例对三种主要的铺装材料(改性沥青SMA混凝土、高温拌和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和环氧沥青混凝土)设计进行对比说明,对铺装材料特性、优劣点及适应性结合具体桥梁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钢桥面沥青铺装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罗剑  钱振东 《江苏交通》2003,2(11):38-39
桥面铺装是桥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使用性能的桥面铺装是保证车辆安全行驶的必要条件。论述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水平及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铺装厚度和模量对铺装层剪应力的影响,为桥面铺装的剪切设计提供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0.
桥面铺装层是桥梁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中确保桥面铺装层的质量和使用中加以维护,对保证车辆畅通、延长桥梁使用寿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桥面混凝土铺装层出现的早期裂缝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从量化的角度对城市商业步行街的服务水平进行分析。以西安市2条典型商业步行街为例,对断面情况、行人特性、障碍物、步行街相关设施以及其它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借助SPSS软件筛选出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商业步行街服务水平评价模型,并通过模型对商业街服务水平进行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际调研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全球近60座城市的交通发展模式,针对中国中小城市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的出行特征,提出C模式概念,即步行和自行车导向型交通模式。以河北省沧州市为例,分析C模式下的典型问题与居民出行需求。基于此,提出适应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发展的C规划3C理念,即具有中国特色、步行和自行车友好、跨越用地边界的街道规划。C规划的重点是利用并连通既有城市支路与街巷,形成步行和自行车优先通行的廊道网络;C设计的重点是基于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特征和公众意愿,通过跨界设计实现不同出行群体的和谐共生。以沧州市核心区为例进行规划实践并展示典型街巷设计案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机动化和郊区化进程不断深入,传统商业区正迎来“提档升级”的挑战和机遇。以重庆市解放碑商圈为例,采用PLPS、问卷调查以及商户座谈的方法收集现状数据,据此对商圈步行交通发展条件及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创建全方位、适应不同特性的步行交通网络,以及具备复合功能、高品质的公共空间系统,进而制定六大规划策略。将步行交通系统网络划分为轨道交通入口广场、核心步行空间、城市道路、慢速道路、街巷等8种类型的公共空间,针对每种类型给出设计指引。最后,确定近期实施示范项目,开展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4.
从国内外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发展现状出发,阐述商业步行街的作用、规划要求、交通特性;并以兰州市张掖路步行街为例,介绍其发展现状,分析其对周边城市路网的车流和行人的交通影响,探讨规划与改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受以车为主导的规划建设理念影响,中国许多城市新建、改建道路存在尺度失衡、品质降低、活力不足等问题。首先介绍纽约、伦敦、哥本哈根、莫斯科、墨尔本等世界级城市街道重建实践经验。以上海市黄浦区为例,采用公共生活—公共空间(PLPS)调研方法,对34处地点进行行人流量调查,并针对5个公共空间进行停留活动统计。由此分析黄浦区现状街道网络的主要问题与诉求,进而提出街道重建的规划设计策略及措施推进时序。以南京东路为示范项目,探讨其现存问题并提出具体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很多城市道路往往以机动车交通为主要设计对象,而忽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阐述当前世界各大城市和地区以人为本的街道设计理念和趋势,总结国外街道设计基本原则,并辅以国际经验示例.以东莞市东城世博商业圈道路设计为例,阐述商业区、住宅区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进行人性化道路设计的要点.通过压缩机动车道数、设计中间分隔带、设置非机动车道、统筹布置设施带等方法,设计更加人性化的道路横断面;通过抬升交叉口、采用较小路缘石半径、交通稳静化措施等方法,设计更加人性化的交叉口.指出以人为本的街道设计有利于创建富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城市机动交通的快速增长,步行活动在街道上受到排挤。基于对城市街道公共生活视角的研究,阐述了街道对城市步行化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而城市中机动交通对街道的主宰、建筑与街道的疏离等问题导致了街道步行化公共生活的凋敝。面对现状,街道对公共生活的意义在理论与实践层面被重新认识与探索。最后提出了以激发步行化公共生活为导向的城市街道重塑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雯  兰潇 《城市交通》2014,(2):10-17,94
在过去一个世纪里,街道设计主要以机动车为主导,标准化的技术主义街道设计范式占据着主导地位。现在,全球的城市规划师和政策制定者正在扩大他们对街道的认识,对街道的定义从机动性转向宜居性。一股推出“街道设计手册”的热潮随之出现,街道设计的内涵与使用方式被重新定义。通过分析街道为什么是城市最具潜力的公共空间,总结世界街道设计的发展历程。基于地区发展特色,选取5个代表性的街道设计手册,从中提炼出街道设计的“需求金字塔”,总结其中涵盖的主要内容、设计原则、成功元素和面临的挑战,并对街道设计的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路段行人过街设施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博 《城市交通》2013,(4):52-57,51
当前由于行人过街设施选型不合理导致交通事故频发。首先揭示了在路段孤立设置人行横道的局限与风险。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针对几种过街设施对行人安全性和过街服务水平的影响展开讨论,结果显示:一般情况下,路面增设设施(如人行道路缘展宽、行人安全岛)能够帮助行人安全过街,提高行人过街服务水平,但没有为行人提供优先权;提供配套设施(如凸起斑马线、行人过街信号灯)对提高行人安全性效果最好,但是会增加机动车的延误;如果设置立体过街设施,应充分考虑人性化设计且限制违章过街。  相似文献   

20.
兰潇  李雯 《城市交通》2014,(2):36-49
饱受汽车拥堵困扰的阿布扎比,迫切需要寻求向可持续交通发展的转变,《阿布扎比街道设计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应运而生。《手册》以步行优先为前提,以体现多元需求平衡为特色,按照行人-公共交通-自行车-机动车顺序划分通行优先权等级。同时结合“用地环境属性”与“道路承载力属性”提出街道分类与指引,尤其在街道功能划分与模块化横断面设计方面独具特色。在引导阿布扎比的街道设计向更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转变的同时,其诸多创新和亮点同样值得中国城市在发展转型中借鉴,以促进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的稳步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