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建立某纯电动客车侧面碰撞有限元模型,依照美国公共交通协会(APTA)制定的客车侧面碰撞试验标准,对客车进行侧面碰撞仿真分析,从乘员安全和电池安全两方面评价客车的侧面碰撞安全性,并对客车的结构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2.
建立东风EQ6110HEV6混合动力客车和某MPV有限元模型,基于美国公共交通协会(APTA)对侧面碰撞要求,联合HyperWorks和LS-DYNA软件建立了混合动力客车与MPV侧面碰撞的有限元模型,仿真计算了MPV以40km/h的速度从侧面90°撞击该混合动力客车。以该混合动力客车结构变形、各测点加速度值、乘员生存空间侵入量为评价指标,分析了该混合动力客车侧面耐撞性能,为客车碰撞安全性的判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正面碰撞过程中客车座椅的被动安全性,在分析总结澳大利亚ADR68/00《客车乘员保护》标准基础上,针对某客车座椅建立了6种不同的动态试验方案。利用6种动态试验结果,考核分析了客车座椅的结构强度和乘员损伤情况,并评价了座椅的被动安全性,同时提出了该座椅结构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首先利用MADYMO软件建立了某客车局部车身段的有限元与多体混合侧翻模型,并进行了侧翻仿真,其变形、碰撞加速度等仿真结果与相应的有限元仿真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了用有限元与多体混合模型取代有限元模型进行侧翻分析的有效性。据此接着采用混合模型,在碰撞侧座椅上分别放置单个和两个佩戴两点式安全带的侧碰假人Euro SID-I,研究了侧翻过程中乘员的损伤情况以及乘员间的相互作用对乘员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满足ECE R66法规要求的客车在侧翻过程中仍然可能对乘员造成较严重的胸部和腹部损伤,且客车侧翻过程中乘员相互作用会加剧乘员头部、颈部、胸部和腹部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姜剑 《汽车技术》2024,(1):44-49
为提高侧面柱碰撞工况下乘员的安全性,针对乘员在车速32 km/h侧面柱碰撞工况下的损伤进行了仿真分析。首先建立了侧面乘员约束系统模型并进行了可靠性验证,为改善侧面柱碰撞工况下安全气囊对乘员的保护效果,依据2021年版《C-NCAP管理规则》中侧面柱碰撞试验方法,搭建了车辆侧面柱碰撞规定结构运动(PSM)子结构模型,最后将试验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合理的气囊形状、点火时刻及排气孔直径可有效提高乘员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中基于等效方波原理,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某12 m客车正面碰撞加速度波形参数与乘员损伤的关系。首先以座椅滑车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比3种常用尖顶等效方波(TESW)(上升型、水平型和下降型)的乘员损伤情况。然后,研究下降型TESW回弹时刻参数t_m对乘员综合损伤WIC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12 m客车,下降型TESW优于其他两种等效方波。而在下降波形中,随t_m值增大,WIC呈勺形变化趋势,可拟合成三次回归方程。结合TESW模型简化推导过程可得到WIC最小时刻整车碰撞变形量C与t_m的关系式,为客车结构设计与乘员损伤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参考汽车侧面碰撞试验国家标准GB20071-2006和欧盟ECE R95法规基础上,建立了以壳单元为主的整车有限元模型、移动变形壁障有限元模型和主要车载设备安装空间模型.采用LS-DYNA软件对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右侧中部、左侧中部和左侧后部3个相对较为危险位置的侧面碰撞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侧面碰撞对燃料电池城市客车主要车载设备的加速度冲击.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加装碰撞防护装置和增加底架的横向强度,燃料电池城市客车侧撞安全性可以得到较好保证.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侧面柱碰及侧面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特点,选取某B级轿车分别进行了Euro-NCAP中侧面柱碰试验和C-NCAP侧面可变形壁障(AE-MDB)试验。分析了车身加速度以及假人伤害特点,结果表明:侧面柱碰撞相比可变形壁障碰撞对乘员有更大的损伤风险,车身加速度更大,车身侵入量更大、局部变形更严重。为减少侧面碰撞伤害,需要增加碰撞侧车身局部强度,避免小区域重叠刚性碰撞。  相似文献   

9.
车体结构正面碰撞的加速度与乘员损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根据实际的碰撞加速度曲线的特点,建立“尖顶等效方波”模型,研究尖顶等效方波的特征参数影响人体损伤响应的规律,从而指导客车正面碰撞安全性的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0.
旨在侧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轿车侧面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侧面碰撞中乘员伤害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轿车侧面零件的结构设计对侧面碰撞中乘员保护的影响作了深入的研究,据此提出了一套改进方案来提高车辆的侧面碰撞乘员保护性能,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CAN总线技术在中通客车上的应用状况,探讨中通传统客车及新能源客车的总线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期间,黄海客车在产品和市场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整,并提出多功能客车(MPB)的理念,成功开发并批量销售MPB产品.此外,黄海客车还抓住了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的发展机遇,全面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在LNG、CNG以及电动汽车方面实现了突破.在不断巩固公交车市场专业地位的同时,黄海一直努力拓展公路、旅游精品客车的多元化发展路线,成功实现客车产品系列化和全面化的定位.  相似文献   

13.
第七届北京国际客车展暨第四届中国客车大赛,于2月28日在北京展览馆拉开序幕。作为中国客车界的开年大戏,本届展会吸引了国内外百余家企业参展,中大汽车携旗下4款车型亮相北京客车展。  相似文献   

14.
简述国内电动客车空调的两种控制模式;提出一种基于CAN总线的电动客车空调控制模式,并设计CAN通讯报文。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CAN总线技术的优势及其在电动客车领域的应用现状,探讨目前CAN总线技术存在的限制和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6.
2009年上海车展,一汽解放在商用车展区除重卡产品外,还展出了一汽客车有限公司长春中试基地刚刚下线的新型解放牌CA6120URH1混合动力城市客车.  相似文献   

17.
肖丹 《城市车辆》2007,(5):16-16
2007年4月18日,第三届中国国际客车大赛在北京隆重举行.北京北方华德尼奥普兰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携两款精品客车出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常规公交停靠站的不足,提出双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该形式停靠站能够充分利用道路资源,利用横向拉伸缩短站台长度,规范公交车辆在停靠站有序停靠,从而提高站台利用率和减少乘客站内和站间的换乘距离。通过停靠站通行能力和乘客换乘距离两个方面与常规站台进行对比,指出了双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的适用条件,并对停靠站的服务能力进行估算。该形式公交停靠站适用于公交线路较多的城市主干道,可以通过公交车辆进行分类停靠,提高公交停靠站的通行能力,并能缩短乘客换乘距离。  相似文献   

19.
CAN总线技术在北方奔驰ND6120S客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引进美国的卡特比勒发动机为基础,在ND6120S客车上应用CAN2.0B总线技术,提高了整车的技术性能,改善了驾驶的舒适性,以及乘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现代客车是一种集机械、电气、自动控制于一体的集成系统,其中电路系统相当于车辆的神经和大脑,在维持车辆的正常运行、保证乘客的舒适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才能设计出一套可靠、先进、实用的电路系统呢?笔者介绍一下在客车电路设计中的几点体会。a.根据整车定位与布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