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兵 《集装箱化》2002,(9):Y013-Y014
1上海港发展物流产业的必要性 (1)港口物流产业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上海港发展物流产业是构筑上海城市综合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要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与航运中心,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就必须成为国内外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与人才流的集聚与辐射中心,在"五流"能量的快速转换中不断壮大综合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2.
正上海新一轮规划已对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之后上海港口的扩建和升级进行了谋划,在横沙浅滩建设深水新港是一个已为上海市规划部门认可的重要抉择2015年12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正式发布,在"海洋空间区划示意图"中明示横沙浅滩定位为"发展预留空间"。该规划纲要概要中还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3.
李俊军 《中国港口》2003,(10):24-24
<正> 三峡工程不仅带活了万里长江,促进长江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为建设中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及时和源源不断提供强劲的发展动力。上海港如虎添翼,在东北亚诸港的竞争中优势更加明显、建设的步伐和速度将会大大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2010年形成基本框架,2020年基本建成更加没有悬念了。 万吨船队直通重庆 上海港货源将大增 上海港发展的形势喜人,但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却异常激烈。香港、新加坡两港是上海港追赶的目标,釜山港是上海港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制约上海港超过釜山港,追赶新加坡和香港最大问题之一是万里长江的通航里程短,万吨船队只能在上海至武汉这一段航行,武汉到宜昌626公里的江段浅滩密布,航道水深达不到标准航深要求,只能行使3000吨级船队;宜昌至重庆  相似文献   

4.
杜旭丰  赵楠 《中国港口》2012,(11):23-26,18
<正>2011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0万TEU,达到了3173万TEU,连续两年蝉联世界第一。在欧美市场持续低迷、国内经济稳中求进的时刻,上海能保持高吞吐量实为难能可贵。洋山港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的核心与重点,它的生产与运作,承担了大部分上海港"国际航运中心"最前线的职责工作,任重而道远。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上海港2011年的国际中转箱量只有158.7万TEU,仅占总吞吐量的5%。与此相对的,国际上公认的几大中转港新加坡、香港和釜山在2011年的国际中转比例分别达到了85%、60%、45%之巨(见表1)。这样的表现实难与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相符。  相似文献   

5.
<正>中共十四大作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的重大战略决策。根据党中央这一战略决策,上海市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纲要及2010年发展目标》时明确提出上海长远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崛起成为新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要顺利实现这一发展战略,必须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国际航运,形成四通八达的国际国内交通运输网络。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国际航运市场正进入一个新的变革与发展时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竞争也随之日趋激烈。新的国际竞争环境无疑对上海港口的发展,尤其是对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宏伟战略目标.发展上海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上海正在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迎接新的挑战,为努力实现“四个中心”的战略目标而加大了改革发展的力度,其中上海市政府最近对上海港口管理体制进行的实质性改革,成立新的上海港口管理局就是为提高上海港口管理效能.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步伐的一个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7.
鲍沫西 《中国港口》2002,(10):36-36
<正>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逐渐建成,上海港口的现代物流业必将兴起、发展,最终融入到世界现代物流的浪潮中去。 一、上海港口的发展为现代物流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 1.航运中心的建设为现代物流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上海实施“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发展战略的关键。为了充分发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和作用,必然需要引进当今世界上先进的现代物流理念,建设与国际航运枢纽港相匹配  相似文献   

8.
正下一个五年,数字化港口的建设将成为上港集团的创新重点,因此打造一支能够支撑起集团转型发展中技术革新和业务创新的人才队伍具有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2020年在中国航海日论坛上发布的《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0)》表明,上海已跻身国际航运中心排名第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将从"基本建成"迈入"全面建成"的历史新阶段。面对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始终以"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港集团),将目光更多投向了数字港口建设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王锦平 《集装箱化》2002,(2):25-27,46
随着国际航运业集装箱运输的迅速崛起,以及人们对这一运输方式的认同,集装箱运输以经济、快速、便捷的优点赢得了市场和货主们的青睐.这一运输方式的形成,是航运业适应国际经济大循环,实现自我完善的重大变革.面对着这一不可逆转的航运市场发展趋势,按照国家关于建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决策,担负着上海港水上货物位移基本职能的上海集海航运有限公司,必须紧紧把握机遇,从建成上海港绿色通道、确立上海港集装箱枢纽港经营地位的战略高度出发,根据航运业市场变化的特征,大力发展长江集装箱内支线运输,努力提高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中国许多沿海港口城市瞄准了邮轮产业的巨大潜力,把邮轮产业作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动力点,诸如上海、天津、海口与三亚等地区的邮轮港已初步建成,而大连、厦门、宁波、深圳等港口也纷纷加快邮轮码头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为邮轮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和环境。上海港建造了上海港国际客运  相似文献   

11.
一、功能调整和综合开发的必要性上海港是一个百年老港,黄浦江港区是上海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自从15世纪初出现码头形成港区雏形至今,港口与城市相互依托得以发展,形成了相当的规模.1997年黄浦江港区公用码头完成吞吐量7875万吨,占全港公用码头的86%,并承担了国际、沿海和长江沿线发送旅客328万人次和到达276万人次的任务.长期以来,黄浦江港区尤其是公用码头曾经对上海市和港口腹地的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以及人员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党中央作出浦东开发开放和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重大决策后,上海正逐步向“一个龙头、三个中心”方向发展,将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城市功能的定位和布局也都进行了较大调整,浦东开发开放步伐加快,城市改造和建设日新月异.但是南浦、杨浦两座大桥的相继建成,使两桥之间港区码头的布局和功能与城市发展规划的矛盾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2.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我国的国家战略,是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基础。1995年,党中央明确指出,2010年要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基本框架。2020年基本形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党中央的决策是科学的,定位也是明确的,符合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应该是集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航运服务功能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确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在集装箱航运市场中,由于超大型集装箱船优良的经济性能及全球集装箱航运结构的重组,并且在全球国际集装箱运输呈增长的趋势背景下,大批超大型集装箱船投入运营,对上海港的运营和发展形成一定的影响,但同时也给上海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上海港要应对国际航运市场的这种变化,就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随着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和洋山深水港一期、二期工程的完工,进一步巩固了上海港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地位,上海港应抓住新的发展机遇,为上海早日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1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和发展目标上海是中国最具现代化的国际大城市。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抓住世界经济稳定增长、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机遇,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使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进步:(1)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连续1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1~9月全市生产总值达8 590.9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4%;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5年内累计下降17%。国民经济总体…  相似文献   

15.
葛培华 《水运管理》2002,(9):2-5,22
一、上海港集装箱运输现状及洋山港建设的背景 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  相似文献   

16.
吴明华 《航海》2009,(3):5-8
上海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意见》,上海将在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同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围际航运中心:  相似文献   

17.
侯剑 《水运管理》2011,33(5):17-19
为推动上海市港口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从港口经济基本内涵及其动态发展规律出发,提出货物吞吐量是港口基本功能子系统发展状况的体现,在港口发展初期可以反映港口经济的发展状况,而在中后期不能全面反映港口经济的发展的观点,并得出结论:理性对待上海港货物吞吐量的国际排名,有利于明确上海港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上海内河集装箱运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磊 《集装箱化》2004,(1):17-18
1上海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的必要性上海是我国经济、贸易、金融、科技、商业、信息中心 ,也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积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 ,集装箱运输已成为上海港重要的优势业务。近年来上海集中力量建设外高桥集装箱港区和大小洋山集装箱深水港区 ,加快提升集装箱码头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远洋航务》2016,(11):96-98
国际航道主干线 上海港位于中国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点,毗邻全球东西向国际航道主干线,以广袤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为主要经济腹地,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集疏运网络四通八达.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港集团)以“成为全球卓越的码头运营商和港口物流服务商”为愿景目标,致力于服务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和全国经济的发展,聚焦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  相似文献   

20.
<正>一、建设东北亚国际枢纽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主要目标在1996年中央将建成东北亚国际枢纽港作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主要的战略目标时,上海市委明确将深水港作为建成东北亚国际枢纽港的关键予以全力推进。12年来,上海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尤其在洋山深水港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