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串联式液压双回路制动器主缸(以下简称"制动主缸")已在汽车上使用多年,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某些厂家生产的制动主缸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予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1制动主缸的活塞工作行程不符合行业标准的规定汽车在行车制动时,要求汽车的液压制动系统内必须有足够的工作压力和充足的供油量,这样才能保证汽车液压制动系统正常工作,使行车制动安全可靠,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制动主缸中前、后活塞的工作行程。按照行业标准的规定,制动主缸的活塞工作行程(前、后活塞的工作行程之和)应符合表1的要求。如果制动主缸的活塞工作行程较小,达不到  相似文献   

2.
汽车液压制动机构是由制动踏板总成、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总成、制动轮缸及车轮制动器等组成,其间由制动管路连通。其作用是将驾驶员作用较小的力经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及制动轮缸,放大后传给车轮制动器,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概述制动主缸(以下简称主缸)是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国家行业标准QC/T311《汽车制动主缸技术条件》中,规定了许多检测项目。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对汽车制动主缸缸体缺陷的实验室检测上,采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渗透法、磁粉探伤、超声及声频检测、射线检测、  相似文献   

4.
在汽车的液压制动主缸中,有一影响制动性能的部件——残留阀,它位于液压制动主缸制动腔与制动管路之间。在实现制动的过程中,由于脚踏板力的作用,制动主缸内的制动液流过残留阀上的小孔排向管路,通过制动轮缸对制动液压力的传递实现制动;在制动解除后,部份制动液流回制动腔,制动腔内制动液的压力为零,由于残留阀的作用,使轮缸及管路内仍保持一定值的残留压力Pc。残留阀这两个方面的作用,充分地改善了车辆的  相似文献   

5.
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踏板、助力器、制动总泵、液压管路及车轮制动器等组成。汽车制动时,踩下制动踏板后,推动助力器控制阀推杆向前移动.助力器产生助力作用后推动制动主缸推杆及活塞移动.将踏板力转变为制动油液压力.通过液压管路传至车轮制动器.  相似文献   

6.
汽车液压增力制动控制器(HBI)主要由增压缸等组成,串联于汽车制动主缸与前制动轮缸之间。制动主缸输出的压力制动液经HBI增压,在送往前制动轮缸的同时还被送往后制动轮缸,实现汽车增压制动,其实际增压比为ip=βD2/d2。配装HBI的Ⅱ型或X型管路布置的液压制动系统,其制动效率高于配装了现有压力分配阀的制动系统的制动效率10%以上,制动踏板力明显下降100N左右,制动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汽车上用响应迅速、结构简单的电子制动系统取代传统液压制动系统,业界在数年前就展开讨论,多家汽车零部件公司的研发工作也一直在进行。相比传统液压制动系统,电子制动系统省去了液压轮缸、驻车制动装置、制动主缸、真空助力器、液压制动力分配泵等,从而实现制动系统的简化、  相似文献   

8.
<正>采用新型铝镁合金陶瓷制动盘不仅可以保证汽车制动效果,而且在原制动盘基础上减轻50%的质量,对汽车轻量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汽车制动过程中,制动主缸受制动踏板作用在制动液压管路中产生12MPa液压力之后传递给制动摩擦块,促使其向制动盘中心线方向移动,最后与制动盘工作表面接合,在摩擦力作用下实现制动。由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汽车制动效率开发一种汽车液压增力制动控制器(HBI).它主要由增压缸等组成,串联于汽车制动主缸与前制动轮缸之间,将制动主缸输出压力制动液增压,送往前制动轮缸.同时还将压力制动液直接送往后制动轮缸,实现汽车增压制动,其制动效率高于现有减压分配阀组成的制动系统效率10%以上.对具有HBI系统的制动性能检测表明,HBI可用于多种车型的制动系统中,制动踏板力明显下降100 N左右,制动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我厂从1984年起研制日本铃木ST90微型汽车的制动主缸、轮缸和调节器,目前已形成批量生产。主缸为串列双腔式,可形成双回路液压制动系统,分别通过两个独立回路上的前、后轮缸及其调节器对前,后轮进行制动,使汽车的制动安全性大为提高。目前也适用于国产“长安”、“松花江”、“吉林”、“昌河”、“汉江”等多种微型汽车。‘一、主要性能指标: 1.制动介质 4604 SY4005—81合成制动液 2.工作温度 40℃~70℃ 3.总泵全行程 28mm 4.总泵空行程 <3mm 5.主缸残留压力 0.05±0.03MPa 6.轮缸回程时间≤1.5s 7.正常制动液压 5~7MPa 8.最大工作液压 8.82MPa 9.密封性能主缸和轮缸在8.82MPa的液压作用下,保持3min、无任何渗漏。  相似文献   

11.
液压制动主缸是汽车液压制动系统的核心元件,为保证安全,必须在台架上按照一定的规范定期对其进行单项或全面的性能试验。在先进的工业国家,液压制动主缸的台架试验项目和试验规范都已纳入标准的范畴(如美国 SAE,日本 JIS 等)。所以试验的结果既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产品的使用性能,又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2.
装有液压制动系统的汽车在行驶中踩制动时,不能很快制动,且制动距离长,即为液压制动不良。可采取以下诊断方法: 1.连续几次制动时踏板高度稍有增高并有弹性,说明制动管路中渗入空气。 2.连续几次制动时踏板高度低且发软,说明制动主缸进油孔或储液室通气孔堵塞。 3.连续几次踩踏板其高度随之增高,且制  相似文献   

13.
国产轿车、微型车、轻型载货车多为液压制动。据驾驶人员反映:同类型日本车一般可跑20万km以上(甚至与整车同寿命),才可能出现制动主缸或轮缸漏油现象(主要是动密封件的橡胶皮碗磨损造成的)。而国产车只能跑2~3万km,即出现上述漏油情况,被迫停车检修,(更换主缸和轮缸皮碗。虽然皮碗价格较低,但停车修理时间要化4~8小时,费时费力。严重的漏油容易导致制动失灵而影响行车安全。为了提高制动系统零部件的质量,我国90年于实施ZB/TT 24008-90制动主缸汽车行业标准,87年实施GB7524-87汽车液压制动橡胶皮碗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一辆桑塔纳2000轿车行驶途中突然制动失灵,驾驶人将制动踏板踩到底时一点制动力都没有,于是驾车缓慢行驶到附近的一个修车点修理。检查表明制动主缸损坏(制动主缸内第一、第二活塞组件的密封圈已经破损、翻边,不能起到密封作用),致使制动主缸不能产生制动液压。更换了制动主缸后  相似文献   

15.
汽车制动液是液压制动系统中传递压力的工作介质,使车轮制动器实现制动作用的一种功能性液体。当踩制动踏板时,从脚踏板上踩下去的动量,由制动主缸的活塞,通过制动液传递到车轮各制动钳(分泵),使制动块夹紧制动盘(制动蹄涨开)阻止车轮转动,达到停止车辆的目的。汽  相似文献   

16.
液压制动系统保养中清洗剂使用不当在液压制动系统保养中不当使用清洗剂的问题很普遍,主要表现为使用汽油、煤油、柴油或含有矿物油的清洗剂清洗液压制动系统的零件。这里重点强调的是,绝对不允许使用含有矿物油的清洗剂清洗液压制动主缸、轮缸和制动管路的内部,同时也尽量不要用含有矿物油的清洗剂清洗粘有油污的制动蹄、制动底板和制动主缸、轮缸和制动管路的外部。有些维修保养人员主观上想用矿物油(或含有矿物油的清洗剂)对制动主缸、轮缸和制动管路内部作初步的清洗,最后再用制动液对这些部位作最后的清洗,以提高清洗效率,但这样一来,只要在某些部位上残存有很少量的矿物油,就会慢慢显现出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一制动主缸、轮缸的密封圈变形,尤其是对盘钳式制动器带来的不良后果会更加明显和严重。同样的道理,如果用含有矿物油的清洗剂清洗上述零部件的外部,稍有不慎也可能使少量的清洗剂进入制动主缸或轮缸活塞密封圈等橡胶零部件的工作区域。  相似文献   

17.
制动轮缸是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之一,他借助压缩空气的作用,为制动蹄提供必要的机械力量,以实现汽车的制动或减速。因此,其技术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的制动性能和行驶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谢敏松  李以农 《天津汽车》2007,(4):16-18,31
汽车ABS液压调节器是ABS的执行机构,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汽车制动效能。为研究和评价ABS液压调节器性能,文章在分析调节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基于AMESim建立了包括液压调节器、制动主缸及制动轮缸的模型,对影响调节器动态响应特性的制动液和控制阀(增、减压阀)结构因素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针对某型号调节器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AMESim的汽车ABS液压调节器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AMESim建模为调节器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液压制动系内如有空气,将会大大降低制动效能,所以必须在系统内清除空气。空气进入液压系统是由于主缸(总泵)液面过低、局部制动装置断开、轮缸和主缸的皮碗渗漏以及制动液过热而产生气泡等等原因,此时踩制动踏板就会感到有弹性或松软。在检修作业中对液压系统进行放气时,可先踩制动踏板将新鲜制动液泵入液压系统,迫使空气由轮缸放气阀排出。放气作业可由手工操作,也可使用压力箱。  相似文献   

20.
制动要求灵敏,以一脚生效为原则。如制动时,汽车不能立即减速或制动失灵,延长了制动距离,即为制动系统故障。在液压制动系统中,故障原因主要有:制动踏板自由行程过大,制动管路中有空气,摩擦片与制动鼓间隙过大,油管和接头漏油,油管破裂,主缸或轮缸等机件变形、磨损和损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