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一期疏浚工程作为国内首个长江内河疏浚吹填工程,在施工期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技术难题。基于对长江内河、细粉砂和亚黏土土质等复杂工况条件的分析,改进耙头和耙齿,优化挖泥施工工艺参数和艏吹方案,提高施工效率,为今后大型自航耙吸挖泥船在长江内河疏浚和艏吹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针对围海造地的吹泥场地基坑建设成本高、施工难度大的问题,通过台州东部新区启动吹填造陆场地基处理以及基坑工程的案例,分析吹泥场地地质条件、浅层和中厚层不同真空预压处理方案的加固效果及其对基坑支护的影响,进行基坑的稳定和总体造价分析,认为采用中厚层真空预压处理工艺,有利于基坑工程的支护和开挖,可减少工程总投资。因此,在围海造地期间改变传统造地观念,地基处理结合地下空间规划,从后续开发建设和工程整体性的角度考虑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潜艇水下动力抗沉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潜艇水下动力抗沉技术是提高潜艇生命力的重要措施。阐述了国内外潜艇水下动力抗沉技术发展现状,重点探讨了高压气吹除技术的模型和肼吹除技术的原理,并且举例说明高压气吹除技术对潜艇水下动力抗沉具有良好的效果。最后与高压气吹除相比较,结论得出肼吹除技术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吹砂填方是一种工程基础施工技术,其技术原理就是利用泵送对地基进行填筑,然后再采用固结技术对回填的区域进行处理,以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其技术简单,施工周期短,原料取材方便,因此在港口工程中应用较多。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根据工程情况选择吹填的方式,并配合其他加固地基的工艺,就可在港口工程的地基回填施工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结合上海洋山深水港区三期工程的陆域形成情况,探索出陆域形成过程在吹填砂荷载作用下海底天然泥面下软土地基沉降的观测方法.根据天然泥面下软土地基沉降量和吹填砂的顶面高程,解决了计算陆域形成过程中吹填砂体积的难题,为类似的海上吹填砂成陆工程设计和沉降观测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大面积围区吹填的标高、平整度要求,需在围区内设置用于吹填管线延伸的吹填子堤.本文以横沙八期工程为背景,从吹填子堤的布置、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等方面介绍了吹填子堤在大面积吹填工程中的应用,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针对钢管桩、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管桩及PHC桩在海水中容易遭受氯离子侵蚀、耐久性差、难以满足海洋工程100~120 a高耐久性服役寿命要求的问题,介绍了玻璃钢包覆防腐在桩基工程中的应用。采用玻璃钢对桩基础进行包覆是一项行之有效的附加防腐蚀措施,2 mm左右包覆厚度的玻璃钢就具有50 a以上的抗氯离子渗透寿命,能显著提高桩基础的耐久性,满足海洋工程结构100~120 a设计服役寿命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介绍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主航道过江沉管与抛吹工艺方案比选,给出生产繁忙的港口航道拓宽加深过程中安全、经济的处理淤泥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兴华  徐妙新 《机电设备》1996,(5):28-31,45
本文通过分析气流对光滑表面沉降颗粒的吹扫作用,建立了气流作用下颗粒运动方程,对清除光滑表面上沉降颗粒的吹扫速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针对渤海湾港口陆域形成项目吹填过程中吹填区内部析出大量余水,传统的泄水口排水方式无法将吹填区内的余水及时排出的问题,现场经过研究将管道排水工艺引入到工程的余水排出工作中,经实践检验,起到了节约工期、减少吹填土流失的效果。文章对该工艺进行了介绍,并从满足工程应用的角度给出了该工艺的设计计算过程,旨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围海造陆工程中分层吹填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层吹填法进行总体介绍。通过具体工程实例,在固结时间、沉降量以及抗剪强度等方面对分层吹填法以及传统的直接吹填法进行深入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分层吹填法的地基土体固结时间远低于采用直接吹填法,其地基沉降情况及抗剪强度也优于直接吹填法。  相似文献   

12.
陈学良 《水运工程》1997,(10):46-49
详细介绍连云港大路口泥站工程的建设条件与要求、抛吹工艺方案、总体设计及结构形式、抛吹工艺及泥浆扩散试验、以及大路口吹泥站工程与设计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石进  刘栓  宋理想 《水运工程》2017,(10):216-220
针对长江口地区近年来出现的新圈围造地工程,因条件限制或成本控制不宜设置储泥坑的情况,通过长兴潜堤工程实例,介绍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吹填一体化施工工艺,对工艺中的疏浚施工、艏吹抛锚定位以及吹泥施工等关键技术进行重点阐述。该工艺无需设置中转储泥坑,疏浚土一次性吹填上岸,并用于造地成陆,在长江口地区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江苏滨海液化天然气(LNG)码头吹填工程土质为黏土,该种土质密度高,输送难度大,对操作要求高,在该项目长距离输送过程中,堵管、爆管频繁。基于该项目工况条件,对堵管前后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理论计算及实船试验的方法,剖析参数变化规律,总结堵管爆管原因,优化管线布设及操作,解决了长吹距输送黏土堵管爆管频发的问题,提高了船舶时利率及生产率。  相似文献   

15.
金晖 《水运工程》2007,(4):70-74
吹填淤泥形成陆地是当前围海造陆的一种趋势,针对上部使用功能要求的不同,必须对吹填淤泥进行合理的加固处理。连云港庙岭三期工程中,对吹填淤泥预压排水后,采用强夯法进行加固,满足了集装箱堆场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谭必五 《水运工程》2017,(5):178-181
长江口地区主要利用航道疏浚土进行吹填造地,吹填工程工期、疏浚土土质、成陆质量要求均较高。综合分析吹填区施工现状、疏浚土供应量、吹填成型质量要求,提出利用疏浚土吹填的同时,利用电吹船吹填工艺进行有效补充的吹填施工方法。结果表明:综合利用外来砂和疏浚土,可实现吹填进度与成陆质量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金河 《中国水运》2014,(3):330-331,334
吹填施工多应用于沿海造地工程,吹填造陆是将一定比例的砂、浆泥和海水混合成浆体,并用吹管将其输送至制定区域,经过排水固结形成陆域的土地开发技术。文中根据厦门翔安南部大嶝南缘吹淤造地一期工程为例,探讨吹填施工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陈杰 《航海技术》2023,(6):34-37
“远瑞洋”轮是全球第一艘将液化天然气(LNG)作为主要动力的超大型原油船,存储LNG燃料7 000 m3,在服务航速15 kn条件下,以燃气模式为动力,续航力可以达到12 000 n mile。与传统原油船不同的是,这艘船性能优异,碳排放比之前船型降低了20%,硫排放可减少约95%,氮氧化物的排放也满足了国际海事组织的最高标准。“远瑞洋”轮首次暖舱惰化状态下所进行管线、储罐预冷及液化天然气加注实例。因作业程序复杂,且操作难度大,工作期间总结了经验及注意事项,为后续双燃料船舶的燃料舱预冷及修船后的预冷操作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9.
张亚萍 《中国水运》2014,(5):218-219
吹填筑堤技术是一项成本较低、效果较好的筑堤技术。结合实际工程,笔者介绍了吹填筑堤在围海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吹填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总结了软土地基上进行吹填施工加载的成功经验,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文中介绍了皮带吹砂船在沿海吹填造地工程中的应用,并对该工程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