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利用PRO/E软件,充分考虑人机工程学,设计一种符合乘客要求的长途客车座椅。设计过程中,结合人机工程学和人体坐立时的体压分布特性,使设计的座椅靠背曲线符合人体脊柱曲线。根据国家汽车碰撞试验分析结果,对座椅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座椅更好地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液压盘式制动器的设计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摩托车制动性评价指标要求和人机工程学原理出发,导出了液压盘式制动器设计计算方式和步骤。通过实例,对摩托车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及其合理分配进行了分析计算,探讨了摩托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必琢防抱死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嘉陵生产的引领跨界造型设计潮流的新一代车型——JH125-7A"金悍"已经下线,这款车融合了高水平的动力性能与豪放街跑车的舒适性能。在驾乘方面这款车保留了GL款的经典三角关系,通过手把、车座及脚踏三者之间结构的合理设计,使金悍在驾驶姿势上更加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同时成功屏蔽GS款型追求运动风格而导致长距离行驶易于疲劳的缺憾。辅以调校良好的前后减震器,无论单人还是载人载物,都能给人一种舒适的骑乘感。经过人机工程学调校的手把,外挂平衡锤,充分缓解了两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汽车的代步功能,越来越多地追求驾驶的操纵性与舒适性,人机工程学理论在汽车设计中占有越来越高的地位。文章主要阐述了人机工程学概念以及人机工程学理论在汽车信号灯设计、仪表盘设计、方向盘设计、汽车座椅设计、操纵装置设计及安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合理的人机空间布置对汽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至关重要,人体驾乘姿态是汽车人机空间布置的依据。文章设计试验,扫描得到500样本分别在8辆车中的驾乘姿态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驾驶员座椅适宜线方程与中国人体2D模板,基于标杆车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方程及模板精度较高,符合中国人体驾乘特征。该研究为汽车人机空间布置提供理论依据,为研发适合中国人驾乘的车辆提供支撑,对建立中国汽车人机设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仅作为代步工具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驾驶者对于汽车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在汽车设计开发过程中,人机工程学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文章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对汽车驾驶室座椅的设计提出了建议,供汽车设计师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汽车内饰的造型创意设计,进而从人机工程学角度研究对汽车造型的影响,总结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人机工程学是一门汽车基础学科,它从人的生理和心理出发,研究人和车使用环境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并使人机系统工作效能达到最佳。而在汽车内饰造型设计中应用人机工程学,就是以人为中心和美学的完美融合,创造一个舒适的、方便可靠的乘坐环境和驾驶环境。文章就汽车内饰造型设计和人机工程学的关系和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日本摩托车的外观造型水平在80年代期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人机工程学、空气动力学、美学等原理在摩托车行业的应用更是出神入化。正当人们感叹摩托车的外观造型已经步入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时,进入90年代以后,一股怀旧复古的潮流给日本摩托车的外观造型  相似文献   

9.
轻型载货汽车在交通运输业中广泛应用,驾驶员操作舒适性是重要评价指标。针对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不舒适问题,提出利用人机工程学把驾驶过程中不舒适的问题转化到车型设计中。首先将市场售后信息分类,分成操作舒适类和操作空间类。根据市场反馈信息,对每个问题进行人机工程学分析,通过与竞品车型对比,判断设计目标值是否合理,然后调整设计中的相关参数。通过油泥模型、硬质模型、样车制造,验证本文在轻型载货汽车内饰设计过程中应用的人机工程学,实现驾驶员操作舒适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汽车驾驶模拟器要求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同时要满足虚拟环境沉浸、交互和构想的特征,所以在整体开发的过程中,人机工程学的应用,场景系统的设计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原有汽车驾驶模拟器系统进行分析,找出其所存在的缺陷,运用人机工程学及先进的建模软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设计了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11.
该文提出了现代叉车设计中人机工程学的要求,分析了叉车的人机系统的组成.并分析了影响叉车作业的人的因素,最后从人机工程学角度提出了相关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2.
人机工程学在客车总布置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人机工程学在客车驾驶区域的总布置设计的的应用.对人机工程学在客车设计中的运用作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基于人体模型舒适坐姿的客车驾驶区域内部布置初始方案。  相似文献   

13.
人机工程学概述定义人机工程学是运用生理学、心理学和医学等有关学科知识,研究组成人机系统的机器和人的相互关系,以提高整个系统工效的新兴边缘科学。人机工程学研究在设计人机系统时如何考虑人的能力以及人与机器、作业和环境条件的限制,还研究人的训练、人机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以及同人机系统有关的生物学或医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机工程“以人为本“的核心概念已经有着多年的应用历史,在信息飞速扩展的时代,文化信息的传播已经是爆炸式的,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更新、产品的涌现、生活节奏的加快,过去照本宣科、照搬数据的人机设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时代变迁,材料更新、技术创新、人类生活方式、人类心里变化等的人类新需要使得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的相互作用日益复杂化,同时也体现了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的潮流与趋势,顺应潮流人机工程学也在变化,这是一种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这样才能实现人与机器和谐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一种双级制动踏板机构的运动性能、力传动性能和人机工程学分析模型,并根据此模型对两种轿车双级踏板机构性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将双级踏板机构力传动比等效转化为单级踏板机构的计算方法。研究了制动过程中人体各关节运动角的变化,并依据此参数对踏板机构人机工程学进行评价。提出了双级踏板机构初始位置的设计方法,可保证制动踏板实际使用的最大行程点位于踏板总设计行程的中间位置,此时制动踏板比可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人机工效学的交通标志有效性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标志与驾驶员、车辆、道路环境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人机系统。基于人机工程学理论,给出了驾驶员认知模型框架,分析了人机系统中影响驾驶员认知的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运用马尔可夫过程理论对交通标志信息作用于驾驶员的过程进行了阶段性划分,将驾驶员的认知过程分为4个状态——觉察、识读、决策、操作,阐述了各状态在人机系统中的相互关系;解析了4个状态中驾驶员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大量的问卷调查,根据驾驶员信息处理状态间的转移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从人机工程学角度提取并建立了评价交通标志有效性的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可为交通标志的合理设计、设置及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程 《汽车文摘》2023,(4):35-39
随着消费者购买第2辆汽车的需求增加,消费者对汽车驾乘舒适性要求也逐渐提高,特别对座椅的乘坐舒适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汽车座椅系统设计没有全面考虑用户的休息情景,造成后期乘坐体验舒适性差。通过前期传统座椅布置设计分析,制定零重力座椅人机布置要求,校核零重力座椅布置优化设计参数,总结了座椅设计开发优化方法。通过改善零重力座椅的人机参数,增添更多座椅使用模式,确保驾乘人员乘坐舒适并成功应用于整车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18.
虚拟现实技术在汽车内部人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人机工程学的普遍方法应用于汽车这一-特殊人机系统,是将虚拟现实技术融入人机工程学以解决主观评价问题的尝试,是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汽车设计中的尝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今,赛车座椅要符合舒适、安全、高强度、轻量化的要求,人机工程学因素往往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法,因此,遵循人机工程学原理是设计优秀赛车座椅、占有市场的先决条件。但是在传统方法中,往往使用一定的实体样品进行试验来探究产品的使用效果和实际质量。在当今环境下该方法缺乏竞争力,经济投入较大且实验结果繁多,分析复杂,费时费力。文章应用人机工程学对赛车座椅进行设计,应用UG软件进行座椅建模,应用ANSYS软件优化调整以得出赛用座椅的较优方案来快速验证设计方案,缩小实体试验中产品材料和造型参数的范围,达到节省产品研发时间和降低试验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环卫车车载控制器人机工程研究较少的现状,面向驾驶员环卫作业的人性化需求,基于人机工程学基本原理,对环卫车车载控制器进行设计研究,改善驾驶员环卫作业条件。以某品牌的环卫车车载控制器为例,进行设计应用。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出发,综合人机交互、材料、加工工艺和造型设计等相关内容,对车载控制器及其支架的布局方式、使用方式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提高车载控制器的人机适用性,为环卫车车载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