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欧盟、北美以及中国有关船舶硫氧化物排放控制法规,包括排放控制区域范围、履行MARPOL公约附则VI的时间节点和硫排放限值,指出排放控制区正趋扩大,硫氧化物排放控制法规日趋严格,部分地区履约时间提前,减少船舶硫氧化物排放已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船舶在岸时电力供应主要来源于船舶辅机,因此在岸船舶尾气排放来自于船舶辅机,目前船舶排放相关研究多集中于船舶排放清单,对船舶实际航行中实际排放测试研究较少,船舶辅机实际排放也没有引起重视。该文通过对测试仪器的选型以及测试系统的搭建,构建出一套检测大型船舶辅机尾气排放的PEMS( 车载排放测试系统);在实际船舶辅机排放测试中测得某在岸船舶在300kw和600kw两个工况下NOX,CO,CO2以及颗粒物的排放特性,并对测试工况对排放特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排放控制区内在航船舶尾气排放监管现状和监管难点进行分析,对国内外在航船舶尾气排放监测技术进行比较,结合上海港的水域特点和航路特征,提出上海港在航船舶尾气排放的监管方案,包括细化各片区的设备配备、船舶尾气排放监视监测综合信息平台的构建,以及利用相应的设备和平台开展现场监管。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船舶柴油机废气排放污染对大气的影响,介绍了IMO(国际海事组织)对船舶柴油机排放的控制要求,以及国内外柴油机研究机构和制造公司所采取的对策.介绍了当前降低柴油机排气中SOx、和NOx排放污染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船舶柴油机减排新形势与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明志 《上海造船》2009,(4):34-37,41
重点介绍了近年来船舶排放法规的变化、船舶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超低排放船舶柴油机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分析减少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激励性、局部强制性和国际强制性政策工具的适用条件以及应用效果,从激励性政策在国家、行业、地方等层面的应用实践及强制性政策的应用实践2个方面提出适合我国选用的政策工具,并指出我国选用政策工具所存在的问题:政策工具分阶段选择使用;设立沿海统一排放控制区对我国的影响;我国控制排放区域的选择;我国政策工具选择及运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梳理目前相对成熟的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以及国内外排放控制的政策与措施,深入分析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现状,指出现阶段控制手段见效慢、缺乏监管手段、存在空白地带等问题,提出完善船舶氮氧化物排放控制体系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7月7日,国家环保部公开《船舶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一、二阶段)》(征求意见稿),引起公众和业界的广泛关注。随着国际社会和行业对于船舶排放的日益重视,以及一些国际排放控制区(ECA)的纷纷设立,一个越来越现实的问题摆在中国面前,即中国沿海、沿江船舶排放控制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船舶生活污水排放要求的法律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江 《世界海运》2014,(1):34-36
针对我国沿海航行船舶生活污水管理的现状,比较分析了我国对于沿海以及国际航行船舶生活污水排放的不同-法律规定,认为国内航行船舶排放生活污水应当遵从国内标准,以及船舶在港内排放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当属合法的结论。同时对如何完善我国对船舶生活污水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油品对船用高速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不同燃油对某船用高速柴油机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燃用欧Ⅱ标准柴油时的排放相对普通柴油:NOx、PM排放分别降低了9.6%和22.5%;HC、CO排放以及比油耗均有所降低;烟度与颗粒排放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同方向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李斌 《世界海运》2012,35(5):39-41
在目前燃油价格高涨以及对排放控制日益严格的情况下,双燃料发动机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阐述双燃料发动机气体运行模式工作原理,并对其排放性能和控制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世界海运》2015,(11):46-50
大气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达到了空前高度。随着航运业的不断发展,船舶尾气排放已成为导致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船舶污染物排放法规是限制船舶排放的重要手段。通过研究中国内河船舶和压燃式汽车发动机使用燃油标准及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标准发展历程以及现状,对比中国内河船舶和压燃式汽车发动机使用燃油和排气污染排放标准,分析船舶法规存在的问题,研究船舶燃料及排放法规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控制船舶柴油机废气排放的必要性和国际海事组织(IM O)对船舶柴油机排放的控制标准;介绍了当前降低柴油机排气中NOX、SOX、COX和颗粒(PM )排放污染的技术措施,以及减少燃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方法.并讨论了各种措施的利弊、适用范围及今后应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际海运船队温室气体排放测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估算中国国际海运船队温室气体的排放状况,对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出的“自下而上”以及“自上而下”排放量估测方法进行分析,表明海运温室气体排放量取决于海运业燃油消耗量以及燃油的排放因子,燃油消耗量与海运船舶的活动频率以及船舶能效有关。提出基于船舶装机总量以及基于船舶活动强度的两种估算方法。结果表明,1990~2007年间,中国国际海运船队二氧化碳排放量平均年递增7.6%,而同期全球国际海运温室气体排放平均年递增3.7%。中国应积极研究相关措施以控制中国国际海运船队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15.
对外高桥电厂建立三维温排放数值模拟,分析了取、排水口不同方案的温排放平面和垂向分布以及取水口温升随潮汐变化过程,为电厂取排水口选址方案优化和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船用柴油机应对IMO Tier Ⅲ排放法规的路线选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吴哲  陈永艳 《船舶工程》2015,37(8):25-29
首先对比了国内外柴油机的排放水平现状,然后对船用柴油机NOX减排技术进行了介绍,并从成熟度和经济性方面,对其中能够满足IMO Tier III排放法规的EGR、SCR以及DF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对我国船用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路线的选择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袁庭全 《船舶》2005,(1):35-38
由于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国际海事组织(IMO)已对船用柴油机的排放作出了限制.本文主要介绍降低船用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的几种新技术,如燃油喷水乳化法(FEW)、空气加湿法(HAM)和选择催化还原法(SCR)等.这些方法都可有效地降低柴油机的氮氧化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18.
控制船机废气排放的绿色水运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炳  赵自奇 《船舶》2014,(5):17-23
文章分析了水路运输船舶柴油机废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介绍了国际海事组织相关公约对船机排放的控制要求,讨论了业界重点关注的船机废气排放控制技术、温室气体排放等热点问题、以及国内外法规与鼓励措施等。文中还提出进一步完善控制船机废气排放的措施和思路,以期推进水路运输节能减排重大关键技术、先进适用技术与产品的研发与推广,促进绿色水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废水排放监测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废水排放自动监测,可以实现对排放点水质的实时连续监测和远程监控,及时掌握主要排放点的水质状况、预警预报水质超标情况。废水排放在线自动监测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先进的在线自动分析仪器、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专用软件和通信网络组成一个综合性的系统。  相似文献   

20.
原油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已采取措施控制VOC排放。介绍IMO、欧盟和一些国家为控制VOC排放制定的相关法规,分析原油船VOC释放的影响因素和时机以及控制释放的技术措施和控制排放的回收系统,最后提出中国积极控制VOC排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