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0 毫秒
1.
由于全球升温致使多年冻土呈退化趋势,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的热稳定性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以试验路为模型,通过建立路基非稳态温度场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多年冻土区通风管管径对路基温度场的影响变化特征,为保证路基热稳定性及保护冻土区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多年冻土区路基施工中,使用土工格栅能起到防治路堤边坡溜坍、减少融沉和冻胀,在多年冻土区水草沼泽富冰冻土路段,少冰、多冰冻土路段,使用土工格栅能显著防止路堤纵向裂缝的产生,抑制路基横向寒冻裂缝具有明显的作用.土工格栅在公路路基工程中的应用,可加强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多年冻土的特点,提出了多年冻土区路基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对多年冻土区常见的几种类型的路基结构型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常见的病害形态,针对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与温度密切相关的特点,从路肩、边坡以及排水设施等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其养护的关键措施。针对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养护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在多年冻土地区建立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以便于对其进行合理及时的养护维修。  相似文献   

5.
多年冻土区修筑公路等建筑物后,改变了多年冻土地表的冻土水热条件,造成多年冻土融化,路基失稳,导致一系列的公路病害。片、块石利用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和热屏蔽特性,有利于保护冻土,保持路基稳定性。片、块石路基有效改善了多年冻土区路基下热状况,是一种有效保护多年冻土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隔热层路基在多年冻土区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和隔热层路基中所采用的隔热材料的特性,探讨了隔热层路基的适用条件和设计原理,对其施工季节的选择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在214国道进行的多年冻土区管道通风路基试验工程的科研情况,并借鉴铁路通风路基试验工程的监测资料,分析了管道通风对于强化路基稳定性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保温板基路国道214线、青藏公路试验段地温进行分析,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研究,提出多年冻土区保温板路基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百隆高速公路出现的膨胀土路基病害的类型,分析产生病害的机理,提出了采用钢花管注浆复合结构的处治技术。通过监测结果表明:钢花管注浆复合结构在膨胀土路基处治中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为膨胀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和路基病害治理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多年冻土区土壤冻结的变化机理,对多年冻土区公路工程的选址提出一些建议,提出多年冻土区公路工程施工的处治。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受气温及水分变化等影响,公路病害发生严重。为了使公路养护部门合理利用资金,最大限度避免冻土病害,有必要建立冻土区公路路基路面评价预测系统。文章介绍了冻土区公路路基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在常规路基路面评价预测的方法上,还使用了马尔可夫等预测方法,以适合冻土区公路路面破坏机理复杂、影响因素多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LD高速公路为例,结合K52+400~K53+300路段软土路基实际情况,选择CFG桩复合地基为该路段软土路基处治方案,并以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承载力作为验算条件,以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沉降量作为控制条件,对该CFG桩复合地基方案进行设计,选用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技术进行施工,以满足该路段软土路基处治要求。  相似文献   

13.
路基病害养护处治应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力求根治的原则,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因地制宜,采取合理的处治方案。本文选取了皖南山区某高速公路高边坡路段的塌方综合养护处治案例,从病害成因到处治方案的选择,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总结,对高边坡路段的养护管理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吝就省道302线浦城段公路加宽改建工程的实施,提出旧路加宽、新老路基处治方案的几点问题和各位同行共同进行探讨.本文结合省道302线浦城段公路改建工程,阐述并分析新旧路基结合部典型病害和施工要点,并提出旧路加宽处治措施,以供各位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特征点弯沉等效原理,采用弹性层状体系和有限元方法,模拟刚性承载板的加载模式,以处治土路基顶面回弹模量满足规范要求为原则,引入公路重要性和施工变异性系数,给出了路基无机结合料处治深度的确定方法,并针对不同公路等级给出了路基处治深度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16.
浅谈多年冻土地区的路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年冻土地区的多种影响因素,进行较详细的分析,从外业调查到内业设计,参照国内的成功经验,提出多年冻土地区的路基设计方法,保证公路在多年冻土地区能够充分发挥运行能力。  相似文献   

17.
省道308线公路是连接玉树地震灾区和国道109线的主要交通枢纽,项目的实施对完善青海省青南地区公路网建设、促进藏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多年冻土地温普遍较高,高含冰量冻土发育。在极差工程地质条件地段,增设热棒路基,保护多年冻土路基的稳定。热棒路基首次在省道308线多年冻土公路工程中应用,因此,有必要在运营阶段对多年冻土区热棒路基效果进行监测。本文总结了该区的地质条件区划和多年冻土特征,结合热棒工作原理,通过地温和变形等试验、监测方法,来实现对热棒路基效果的评价,为以后多年冻土区热棒路基的建设以及运营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青藏路穿越约560km(西大滩-安多)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和210km(安多以南)零星分布的岛状多年冻土地区.该地区普遍分布有厚度较大的水平冰层,体积含冰量大于80%,最厚达5m,其顶面一般即为多年冻土上限.由于埋藏较浅,极易受地表条件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冻融滑塌是高原冻土的突出现象,亦是造成路基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工程实践介绍了路基的部分设计思路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边坡中导管注浆技术处治高速公路路基侧向变形病害的原理,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总结,对于处治我国西部地区公路路基病害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刘磊 《青海交通科技》2015,(2):36-39,49
结合国内修筑在多年冻土区的G214线的通风管路基现场试验段测试结果,分析了通风管路基典型部位的温度随深度、宽度和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天然土体和路基中心处的温度在四季中随着深度的增加呈现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但是路基中心处的活动层厚度较天然土体更深;路基下表面年温度变化幅度较上表面小,降温幅度较明显;路基不同位置处的地温年变化近似呈正弦状分布,且地温周期大致相同,但阴阳坡土体温度场呈现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