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山市2011年10月实施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以来运营状况良好,笔者简要介绍了该系统的站点布局及运营模式,并通过大量的运营数据和问卷调查,分析了公共自行车使用者人群特征、租用次数与出行目的、单次公共自行车租用时间与步行到租车点耗时情况、周日与周末租借量的差异、租借量与天气的关系、公共自行车出行空间分布特征、出行者使用感受等基本特征,为其他城市开展此类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城市公共自行车使用过程中“借车难,还车难”的问题,针对公共自行车调度问题展开研究。通过构建一个多车场协同运输的公共自行车调度优化模型,分析公共自行车系统静态调度的最优路径问题。在模型求解方面,设计一种融合遗传算法和禁忌搜索算法的启发式求解算法,通过M atlab编程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以中山市公共自行车系统为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本调度方法比传统调度方法节约9.3%的调度成本。  相似文献   

3.
2008年5月1日,全国首个公共自行车项目——杭州公共自行车项目投入试运行,61个服务点、2800辆公共自行车代表着中国城市公共自行车的启航.随后,以杭州金通科技、上海永久、常州永安等为代表的50多家公共自行车系统开发、集成和运营商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公共自行车项目.  相似文献   

4.
2012年8月21日,“和美修身绿色出行”中国电信中山分公司1000辆公共自行车回馈社会交接仪式在市全民健身广场举行,副市长贺振章、中国电信中山分公司总经理陈朝晖、市府办副秘书长梁泽强及市国资委、财政局、交通运输局、体育局、交警支队、城投集团、市住建局绿道办及我公司相关领导出席仪式。这是继今年3月份平安银行中山分行捐赠80辆公共自行车回馈市民之后来自社会对公共自行车建设的又一善举。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是绿道慢行系统这一政府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委、市政府打造低碳绿色生活及延伸公共交通服务的重要举措。2011年,公交公司完成了在中心城区建设180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和30个租赁服务站,及配套4540个桩位和4000辆公共自行车的建设工作。该服务系统自去年10月9日投入运行以来.受到广大市民普遍喜爱.目前市民已办理开通公共自行车租车服务的中山通IC卡约6万多张.公共自行车日平均租借次数5.32次,日使用公共自行车达2.4万人次.属于免费使用的占96%.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真正成为了一项惠民、便民、利民工程,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己成市民休闲健身、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的时尚行为。目前,公交公司正在抓紧完善中心城区第二期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各项建设工作,以实现对中心城区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5.
国外公共自行车起源于1965年,目前已形成了应用电子技术、信息集成、无线通讯和互联网技术的第三代公共自行车系统。国内公共自行车系统以杭州最为成熟,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发展历程2007年底,为解决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杭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该系统自2008年初开始建设,于2008年5月1日,全国首个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敏辉  钟明 《城市交通》2009,7(4):45-50,12
上海市自行车出行比例高,拥有良好的自行车道道路条件,具有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优势。从规模估算、网点布设原则、网点布局典型模式、押金及租赁费用等方面阐述了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规划内容,并重点分析了校园、产业园区、轨道交通车站3种典型的网点布局模式。最后,介绍了公共自行车的技术系统以及运营管理上的特点。上海市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的网点总数约100个,近期将有500个网点投入使用,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不仅为居民带来方便,还有利于缓解道路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7.
周扬军 《城市交通》2012,10(5):50-54
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是推进公交优先战略的重要举措,在各地大力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背景下,如何编制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以引导具体建设实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提出具有普适意义的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框架。然后,对规划所涉及的功能定位、建设运营模式选择、系统架构分析、规模分析、布局规划等主要内容进行解析,给出相应工作思路和方法。最后,提出公共自行车服务点落实建议,并指出加强系统运营研究等未来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城市交通》2011,(5):97-98
公共自行车已成为城市公共交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时租车系统有助于城市减少车流量和污染,为旅行者提供方便、实惠和健康的交通工具。现在。全球已有将近300个公共自行车项目,此数字还在不断增长。英国广播公司(BBC)旅游频道在全球范围内评选出8个公共自行车服务最佳的城市。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公共自行车服务水平,确定公共自行车出行的主要影响因素,首先,通过设计调查 问卷,从个体属性和出行特征两方面对公共自行车使用者进行随机调查。随后,从使用者特征、出行时耗、出行距离等方面分析公共自行车出行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二元Logistic 回归模型 对出行特征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公共自行车出行频率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公共自行车使用者以中、青年为主,出行主要目的为上、下班和购物。相比高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较多选择公共自 行车出行。采用换乘模式出行的公共自行车使用者占62.5%,早晚高峰时段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比例均较高。出行距离和出行时间分别为1~4km、15~30min时,出行者更倾向于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通过分析可知,影响出行者每周使用公共自行车出行频率的主要因素为是否拥有小汽车、出行目的和出行时耗。基于分析结果,掌握公共自行车出行规律,可为提升公共自行车的利用率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曾振 《城市交通》2014,(6):70-76
有关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前期的租赁点布局、自行车道建设等方面,对其运营后的评价研究较少,且缺乏指导性。围绕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绩效评价这一主题,首先提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方法。进而从建设投入水平、运营服务水平、综合效益水平3个准则层面共19项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该方法对湖南省株洲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其整体发展运营情况良好,但信息化水平还有提升空间。最后,对株洲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提出优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公共自行车可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并且缓解城市交通“两难”。从骑行者视角出发,以便捷性、舒适性、安全性和机动性为主要指标,对公共自行车主要的三大设施(公共自行车站点、公共自行车以及锁止装置)进行服务水平等级划分。通过公共自行车的借还数据,运用SPSS对骑行者的骑行距离、骑行时间以及骑行客流的定量指标进行确定;而对各等级现状类及实际情况等的定性指标则通过调查问卷法进行确定,分别制定五个等级的分级标准。最后运用加权法确定各设施的总体服务水平,并针对单一站点公共自行车设施及区域型公共自行车设施分别建立整体服务水平评价模型。以公共自行车轨交塔园路站及其所属区域为实例得出其服务水平均为B级。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12日,中国城市公共自行车工作委员会第一届第二次全体委员大会在太原召开。会议主要为了加强国内公共自行车行业工作沟通和联系,促进城市公共自行车持续、创新发展,引导城市公共交通慢行体系有序管理、规范服务。城市公共自行车是城市轨道交通和地面常规公交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大力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事业,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已经成为近些年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共识。中国城市公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全球有135个城市运营着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且大部分集中在欧洲,其中法国巴黎规模达到2.06万辆。在我国有24个城市运营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2008年5月开始运营的杭州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目前设置了2204个站点、配备了5万辆公共自行车,超过巴黎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下面简略介绍世界部分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自行车交通是低碳交通方式之一,南昌市已被交通运输部列入全国十大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之一。选取南昌市区的某片区作为研究对象,从公共自行车站点布置、自行车设计、自行车专用道规划及横断面设计、系统运营模式、成本预算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南昌市应建立公共自行车系统,并对南昌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规划建设提出具体做法,以期为南昌市的低碳交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局日前披露,北京将公共自行车纳入公共交通体系,作为城市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公交)的延续,政府政策引导扶持,由经营企业为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自行车租赁服务。早在2009年7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行动计划(2009-2015年)》,就将公共自行车作为组成部分之一.目标是到2015年要建成1000个站点、5万辆车的公共自行车租赁规模和网络,辐射和覆盖全市主要城镇、交通枢纽、商业街区,  相似文献   

16.
《交通标准化》2012,(14):15-15
6月16日,北京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试运营启动仪式在东城区举行。当日,首批2000辆公共自行车分别在朝阳区、东城区的建国门、朝阳门、天坛等63个租赁服务站点投用。  相似文献   

17.
自行车交通具有机动灵活、准时性高、低碳环保等特性,是完成人们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主要方式。通过研究国内外其他城市公共自行车运营状况,总结发展经验,归纳公共自行车主要运营模式,并从政府、企业等角度分析各模式优缺点,为将来各城市选择公共自行车运营模式提供参考,更好地促进公共自行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庄轲 《交通标准化》2015,1(5):31-36
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选址过程中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为了在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中达到精 细化设计的目的,需要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构建指标体系和评价比选方法,以选出最优方案。 从使用、运营和建设3 个层面出发,建立包含7 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各项指标的具体定 义和量化方法。提出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选址方案比选方法,即在运用功效 分析法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的基础上,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值权重,根据灰关联原理对备选 方案进行排序,比选出最优方案。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南京市浦口区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规划建 设中。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站点选址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武汉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局规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黎辉  陈华  孙小丽 《城市交通》2009,7(4):39-44,38
结合武汉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局规划,探索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局规划理论,提出“总量控制,分类分块,平衡规模,灵活调整”的总体布局思路。将租赁点划分为公交点、公建点、居住点、游憩点和校园点5类,探讨居住点与其他租赁点位的空间和数量关系,指出居住点规模应大致与公交点、公建点和校园点的规模相当。最后,给出武汉市2009年拟建设的800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20.
正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是预防和缓解交通拥堵、减少大气污染和能源消耗的重要途径,关系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2015年3月30日,根据市政府关于推进南京公共自行车发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政策、统一运作"指示精神,由南京公交集团出资5000万,成立了南京公共自行车有限公司(简称"市自行车公司"),负责主城及江北公共自行车建设、运营工作。经过近两年的运营,南京公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