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沈永俊  王东宝 《中国造船》2007,48(B11):509-514
随着海洋石油工业技术的发展和海上油田水深的增加,水下生产系统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已被纳入世界各大石油公司的重要发展战略。在国内,水下生产系统的研制和开发尚仍属起步阶段,急需系统、全面的数据资料供相关人员查阅。为此,水下生产系统数据库首次被提出并实现。本数据库通过搜集汇总采油树、水下工艺设施、水下接头、控制系统、常用材料、工程公司、项目案例等7个方面的国内外最新相关数据资料,同时进行合理的编排、分类以及整理,最终以网页形式浏览查询。该数据库包含有水下生产系统的构成、各部分的技术要点、主要供应商、设计服务以及建造安装服务的专业公司、成功应用的案例以及成本预算等信息,为相关人员进行水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以及技术决策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浅水干式沉箱水下生产作为一种全新海上油气田开发模式,为浅水受限海域开发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采用危险源辨识(Hazard Identification, HAZID)分析,识别干式沉箱水下方案的危险因素。引入定量爆炸风险分析,对干式沉箱潜在的烃类气体泄漏及爆炸风险进行分析。浅水干式沉箱水下生产系统最大爆炸超压为0.017 8 bar,对应累计概率为2.78×107/a,从风险角度来看,爆炸超压值和概率在可接受范围内。分析方法可准确评估浅水干式沉箱水下生产系统各设施的风险水平,研究内容可为干式沉箱防爆设计及运维阶段的人员救生、逃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无人水下航行器与操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未来水下信息战中用途广泛的无人水下航行器(UUV)与操雷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操雷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自导系统、内测系统、线导系统、操雷系统及操雷仪表等,提出应用成熟的操雷技术研究开发UUV,以及把操雷改装为UUV的技术捷径。介绍了成本低廉的人控水下航行器(MUV),建议利用MUV来部分替代UUV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胡雪峰  封延松 《中国造船》2012,53(Z1):189-199
介绍了水下生产系统的控制类型,重点分析了电液复合式系统构成及原理。定义了电液复合式液压系统的分析工况。为了降低控制系统的风险,减少制造及测试的成本,采用了液压仿真模拟软件建立水下生产控制系统的模型,进而确定合适的设备参数。介绍了南海某气田的液压系统模拟仿真分析结果,目前该气田工程项目已进入采购阶段。这一结果对于其他项目的液压系统分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对水下世界进行探索和研究工作中,定位导航技术一直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声学定位系统和GPS系统联合组成的水下GPS系统可以获取载体在水下工作时的更多信息。水下GPS系统是一个跨多学科,包括空间物理学,水声学,GPS技术,坐标系变化等的综合性很强的复杂系统。本文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来讨论采用短基线定位系统和GPS系统联合构成的水下GPS系统,并用虚拟仪器技术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潜艇作战的C^3I系统不断增加的数据需求,英国海军通信部于1989-1992年期间进行了旨在评估新数据处理和通信技术能力的潜艇通信与管理研究。该项研究建立的原型系统是基于在过去几年中对用户交互操作能力和功能需求的分析之上。该原型系统已经用于评估和论证如何利用新兴技术满足作战需求,并降低采办风险;如何利用遵守相关标准的市购软件包和系统工具,定义和满足不断发展的用户使用。用户需求在一个产品全寿期中是不断发展的,这不仅仅因为用户工作环境变化,而且随着用户对技术的熟悉,其对新技术的期望不断增长,而原型技术能够使整个过程缩短。详细介绍潜艇通信与管理研究的情况及系统原型使用中积累的经验,以及指挥信息系统设备采办原型方法必须遵循的步骤。  相似文献   

7.
轮机工程师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如何在未来各级战舰中体现出综合全电力推进(IFEP)的优势,这需要高功率密度电力推进设备有创新性的发展,尤其是电力电子设备和推进电机,这些设备随后被集成化,并形成一个可靠,适应性强且高效的IFEP系统,最后,要使战舰制造商们接受IFEP并成为一个可行的概念,就必须证明高功率密度的一IFEP是一个低风险的推进方案,皇家海军正计划通过在一个岸上设施中演示一个IFEP系统以满足此要求,此设施,就是岸上技术演示系统(STD),并将表明IFEP能够满足未来战呼潜艇的战斗要求(比如功率,速度,物理场特性,生存能力),而同时在整个寿命周期成本(LCC)上实现巨大的节约并降低风险。此STD将研究影响系统结构和设备选择的因素,包括舰船运行情况和任务,单发电机运动要求,故障检测与保护以及系统的稳定性,这些问题正在讨论之中,尤其强调各种IFEP方案对船只的影响并且正在提出的与系统整合性有关的问题,进一步的讨论提出了“开放”系统概念,此系统通过最小的改变可以应用于一系列的战船,并且通过最小的改变接纳未来技术的发展(例如燃料电池电源),最后,给出了工作效率分析的初步结果,其中就IFEP战舰与传统推进系统舰船满足典型任务的能力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潜艇动力舱浮筏隔振参数对振动与声辐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降低动力机械引起的潜艇壳体振动以及水下声辐射一直是工程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潜艇动力舱的水下声振耦合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主动力浮筏隔振系统中的参数变化,如上下隔振器的刚度、筏体的质量比和刚度改变对动力舱内振动传递率以及水下辐射噪声的影响。本文建立的计算模型可进一步推广应用于因机械设备引起的整个潜艇水下耦合声振预报。  相似文献   

9.
以国内首套国产化水下控制模块液压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水下控制模块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中故障点的隐蔽性、故障原因的复杂性和交织性、相关因素的随机性等难点,分析水下控制模块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确定水下控制模块液压系统的失效故障类型,分别提出基于决策树的水下控制模块低压油路和高压油路故障诊断模型及高效求解算法,准确有效地实现了水下控制模块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结果表明,水下控制模块液压系统低压油路易发生油路泄漏和堵塞故障,高压油路易发生DCV阀打开失败故障。研究结果能够为我国锦州某气田水下控制模块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技术指导,对于预防油气泄露等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延民  黄晓丹  龚方友 《机电设备》2006,23(5):I0012-I0015,I0011
在分析水下环境压力对水下液压系统产生影响的基础上,说明了对水下设备液压系统进行压力补偿的必要性,综述了当前水下设备的液压系统以及压力补偿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传统压力补偿器的利与弊,提出了水下液压系统的两种类型,建议采取不同的补偿方法,并阐述了压力补偿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介绍水下摄像与照明装备以及观察窗的技术现状,围绕深海载人平台观察系统开展设计,阐述深海载人平台高清摄像与水下照明系统的布置及体系架构,给出深海载人平台观察窗的类型和材质,分析深海载人平台观察窗的照明条件和厚度,为深海载人平台观察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水下三维目标识别的视觉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下三维目标识别的视觉系统是水下机器人实现水下自主作业和智能化的关键技术。本文叙述水下三维目标的识别机理和识别算法以及为正确识别目标提供最佳条件的前处理,硬件系统和实时处理功能,最后给出试验结果,说明识别系统的高效率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美军试图通过大力发展以机动无人系统为主体的水下战无人装备,加强前沿水下无人系统预置,全力推进水下无人区域机动预警探测系统布建,重点攻关水下自主通信组网、自主协同、自主探测预警等先进技术,打造新型水下作战体系能力。本文通过解读美军近年发布的《未来海军》、海上项目增补计划、颠覆性技术领域发布的项目文件,及水下机动无人系统与技术新发展项目研发和试验中取得的一些成果,初探了未来机动无人系统能力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4.
船舶声呐系统利用水下的声波传播原理,可以进行水下探测、船舶通信和定位等,尤其在现代海上军事舰船的作战任务中,能发挥重要的敌军潜艇、舰船检测功能。由于特殊的水下工作环境,舰船声呐系统在采集声波信号时往往含有大量的噪声信息,影响声呐系统的信号精度。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船舶声呐系统的噪声控制,采用自适应抵消技术和自适应滤波器技术,设计新型的船舶综合声呐系统,并对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5.
为应对恐怖组织利用蛙人或水下机器人等小型武器的攻击,需要在一些重要的部位,如港口、码头、海岸洞库和锚泊水域中安装水下智能监控系统,而小目标识别技术是该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对蛙人等水下小目标的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基于形态特征的水下小目标识别方法.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此算法具有较高的小目标检测率,有效提高了水下智能监控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王小龙  李韬 《水运工程》2020,(S1):30-34
由于常规多波束系统垂直安装,无法精确测量临岸水域、码头、防波堤、丁坝、海岛礁等特殊水下地形地貌。针对这一难题,进行了多波束倾斜安装和校准的技术研究。采用多波束倾斜安装的方法,增加相关侧的波束数量,测量能够达到吃水线位置。水深成果精度满足规范及工程需求,实现了水下特殊地形地貌的全覆盖测量,为水上水下一体化模型提供技术支撑,可以广泛应用在水下检测工程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探讨了海洋工程中水下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与实践。水下机器人技术为海洋工程提供了诸多优势,如提高水下作业效率、实现自动化作业以及降低施工成本。在应用过程中,关键技术包括水下机器人的规划、传感器技术、环境信息采集、导航控制技术以及遥控和自主模式的选择。实践表明,水下机器人在海洋资源勘探、环境监测与保护以及辅助施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案例包括海底管道检测、海洋环境监测和应急救援以及海洋工程建设中的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水下机器人技术将在海洋工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甘永  万磊  庞永杰 《船舶工程》2006,28(4):22-26
通过改进传统水下机器人体系结构中的执行层、控制层和感知层,提出了无舵翼水下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系统,使得水下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系统在保持原有精确定位的功能外,也能完成远距离高速航行等任务.具体的改变包括执行层中的推进器布置方式以及推力分配方案、控制层中的控制方法以及在感知层中加入局部目标规划器,这些改变解决了高速航行给无舵翼水下机器人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海上进行的对比试验和远距离长航试验,验证了无舵翼水下机器人在所提出的运动控制系统控制下是可以满足任务要求的.  相似文献   

19.
水下通信采用模拟调制技术已经数十年了。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对尚未完成的数字语音通信系统寄予厚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数字通信的优点是显著的。它抗干扰性强;可以加密传输;可以进行图像传输;未来的系统甚至允许多用户同时访问。预测了未来数字通信系统将逐步地实现上述功能,并说明了要做的工作主要是改变编码方式。以后的改进工作毫不例外地会采用软件升级的方式。如果考虑使用数字系统,最重要的问题是硬件的安装,特别是语音阵列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三维变速拖曳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水下拖曳系统中拖船机动转弯、变速直航时,水下拖索的受力和运动情况以及水下拖索与拖曳器的相互影响关系,并建立了变速拖曳时,水下拖索的三维数学模型。最后的算例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