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疫情逐渐缓解,从19日开始,石家庄市地铁全面恢复运营,城市公共交通进一步复苏. 恢复运营后,石家庄地铁服务时间为6点30分至22点.1号线、2号线高峰时段行车间隔为6分30秒,平峰时段间隔为10分钟,3号线高峰时段行车间隔为8分钟,平峰时段间隔为10分钟.(工作日高峰时段为7点到9点和17点到19点30分,其余时段为平峰时段,非工作日高峰时段为9点至19点30分,其余时段为平峰时段.)  相似文献   

2.
为给航空旅客提供更便捷的集疏运服务,减少交通阻塞造成的延误,最有效、可持续的方法是发展大运量、安全便捷的陆侧公共交通。为减少乘客利用机场公共交通进行换乘的等待时间,提高机场公共交通的优越性及利用率,本文在借鉴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优化研究方法和部分理论的基础上,对于机场公共交通发车频率优化进行了研究。基于乘客满意度和公共交通的容量限制,提出以乘客等待时间和企业运营成本加权平均值最小为总体目标的发车间隔优化模型。以天津机场为实例,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其最佳发车时间间隔。  相似文献   

3.
7月10日,深圳地铁4号线清湖站的上行扶梯突发意外,多名乘客受伤;7月7日,南京地铁二号线汉中门站,一男三女被困;7月5日,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发生电梯事故,致1死30伤。一连串的地铁安全事故让人忧心。国内电梯标准是否过低?电梯本身质量是否太次?使用期间维护不力、乘客超载?一时间,神秘莫测,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4.
重庆地铁1号线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车辆运行噪声过大的问题,对乘客的乘坐舒适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重庆地铁1号线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噪声进行分析,针对重庆地区的轨道线路条件,提出了在车辆选型时对车辆噪声进行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新冠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公交调度在保障出行的同时如何应对疫情防控要求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公交车内环境特点、防控措施等影响病毒传播的主要因素,基于SEIR传染病模型,以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和社会经济运行损失为目标,考虑疫情期间乘客出行需求和公交企业提供服务水平相匹配,在乘客满载率不超过安全阈值、发车时间间隔等约束条件下,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公交发车时间间隔非线性规划模型.使用matlab求解该模型,并结合实例予以验证,为公交企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发车时刻表编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业界动态     
《综合运输》2012,(12):86-91
<正>数字48%芬兰城市70%的人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公众对公共交通服务特别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分别达到48%和45%,位居世界首位。2北京地铁2号线发车间隔2分钟一趟,在全国地铁中发车间隔时间最短。2.73通过持续不断的能力挖潜,南昆铁路年单向输送能力达2730万吨,是最初设计能力的2.73倍。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传统公交在城市道路拥堵情况下公交服务水平大幅下降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以变更公交行驶路径为核心的智能公交调度模式。该模式以车内乘客乘车时间、变更路段站点乘客候车时间以及后面站点乘客候车时间为决策指标,确定是否变更行驶路径。实例表明,变更行驶路径在发车间隔越密集、原路径越拥堵、被越过站点乘客到达数少、后面乘客到达数多以及后面站点数多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前温州市的道路资源相对紧张,将路面划出快速公交道这一举措不太现实;而‘空中巴士’的建设则能避免占用大量城市道路,更能便捷地疏散客流。"温州市治堵办主任、住建委主任周守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阐述温州最终选择"空中巴士"的缘由。有分析称,在温州建设地铁预估每公里造价在8~10亿元,成本较"空中巴士"大。土质条件类似的杭州,地铁1号线每公里造价在6亿元。因此,选择"空中巴士"就成为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9.
<正>3月17日上午,随着调度员的指令,上海地铁11号线迪士尼段正式动车并开始信号调试,短至90秒的发车间隔能力极大提高了运营效率,并方便运营方在未来实际运营中根据客流情况随时灵活调整运营间隔。据悉,迪士尼线信号系统建设方——上海自仪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自仪泰雷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迪斯尼线的大客流、高密度特点,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对列车控制各子系统进行再开发,形成一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上海地铁使用的是“6车厢”列车。在客流高峰时段,虽然增加发车频率,仍然满足不了乘客出行需求,特别是在客流量高的车站和多线换乘枢纽,运能不足的矛盾日趋突出。  相似文献   

11.
地铁运营中经常出现不同类型的事故影响客运服务,处理不当便会造成混乱,引发安全事故,给乘客的出行带来不便与风险。为保证地铁正常、安全运营,相关运营管理部门应提前做好事故预案,保证在突发事故出现时,能快速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突发事故对乘客造成的影响。本文以上海地铁9号线为研究基础,分析总结地铁折返道岔故障下的两种应对措施,探讨道岔事故发生时运营人员各岗位的职责、维修人员抢修的作业流程以及列车行车的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12.
根据杭州地铁物业开发建设的原则,结合杭州地铁1号线3个车站周边物业开发的情况,介绍了地铁车站与周边地块物业开发衔接的几种形式,并对车站出入口及风亭等与物业的开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当地铁服务因突发事件而被中断时,合理分配应急公交资源,做出快速应急接驳,对整个城市的交通系统完善有着重要帮助。文章以南宁地铁2号线突发事件下应急接驳公交资源的分配为研究对象,对地铁中断服务时乘客在4种不同的情景下的出行行为选择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沿线地理环境和接驳点设置,进行应急接驳公交资源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一则题为《新老地铁配高级控制系统有望告别"专车跑专线"》的新闻引起了记者注意。文中,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透露:"北京地铁正研究继续升级‘最强大脑',实现各条线路的互联互通,让列车发车间隔更短,乘客乘车更便利。"这是一项需要提供信号技术的企业互相配合、共享才能完成的"标准化"大事。实现"互联互通"后的城市轨道交通,一旦某条线车辆短缺,另一条线上的列车就可以填补空白;技术更  相似文献   

15.
案件概况 2006年10R8日.梁某某从晋江长途汽车站购票乘座闽BY××号大客车(10时30分班车)回四川隆昌县。上车时,乘客亲属嘱咐驾驶员到达隆昌时让其下车.并打电话给其家属。  相似文献   

16.
地铁运营时,地基土会在列车荷载-轨道系统相互作用下产生扰动。基于此,文章建立了列车荷载竖向振动模型,计算得到了地铁隧道仰拱处的荷载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了受施工影响下杭州地铁1号线某区间列车运行引起的地基土振动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地表土体与隧道中心线距离增大,地表振动出现滞后性,且强度逐渐减弱;隧道纵轴线上,位于隧道上、下方不同深度处地基土的振动规律具有一定的差异;初始固结度越小,地表的振动响应越大,而隧道下方的土体受施工扰动的影响则较小。考虑地铁施工的扰动影响对合理分析地铁运营期间的环境振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综合运输     
《运输经理世界》2011,(8):20-21
北京地铁4号线电梯逆行致1死30伤 7月5日上午9时36分,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A口上行扶梯发生设备溜梯故障,造成一名12岁少年身亡、3人重伤、27人轻伤。北京市质监局表示,经初步调查,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固定零件损坏,扶梯驱动主机发生位移,造成驱动链条脱落,扶梯下滑”。事后,所有事故品牌奥的斯电梯已全部停运。  相似文献   

18.
李轩睿 《综合运输》2023,(5):82-88+102
基于半自动公交能够实现多辆公交单元协同行驶的特点,本文提出半自动公交编组与调度模型。考虑编组公交动态运行特性、乘客特性等因素,以公交公司运营成本与乘客出行时间成本为优化目标,优化发车间隔和编组规模,并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基于成都市116路公交线路对本文提出的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非编组模式相比本策略能降低35.9%的乘客出行成本与20.0%的运营成本,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半自动公交编组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需求持续增长,同时城市道路交通拥挤、交通事故以及交通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城市轨道交通载客量大、高效、准时、环保和用地少等优点,已经成为市民出行的第一选择。文章以杭州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地铁服务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杭州轨道交通1号线路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人群聚集效应是大都市中最令人担忧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地铁等半封闭空间。在早高峰时期下,地铁系统的一些重要节点时常发生线路故障维修,车站内的乘客很难疏散,从而导致了站内客流聚集的情况。因此,近年来,研究人员将重点放在地铁车站人群风险的风险评估或风险监测上,主要是从设施或乘客行为角度对风险等级进行评级。但是,两者都不能反映客流集聚和疏散能力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客观地评价人群风险,本研究基于上海地铁公交卡数据,采用聚类的方法对站内客流聚集风险进行评价。本文以上海地铁1号线为例,对各站点的客流聚集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风险程度,对27个站点的客流集聚风险进行可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