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某在建高速公路某隧道施工过程,该工程在隧道出洞时发生穿越冲沟,引起已建隧道洞项山体开裂,对隧道安全运营造成巨大隐患。设计中对未施作隧道进行加固设计及对洞口附近小滑体进行整治,以确保隧道施工及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2.
大回山隧道洞身穿过断层破碎带施工过程中拱顶出现下沉现象,通过监控量测数据分析,改善施工工艺,有效抑制了拱顶下沉速率,从而指导隧道施工的掘进速度和支护时机,确保了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王长春 《北方交通》2012,(10):99-101
梵净山2号隧道进口端,在施工过程中山体局部出现位移及隧道结构变形、开裂现象,通过研究,首先采取锚锁抗滑桩、洞内注浆加固、洞外反压回填等综合措施进行处理、稳定山体,然后进行隧道换拱处理,有效地解决了山体及隧道病害。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隧道防水要求高,应做到拱部、墙部及设备箱洞处均不渗水。为实现此目标,设计部门,施工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如洞顶地面钻孔压浆,地表封闭,洞内复合衬砌层间铺设防水板,施工缝安止水条、止水带等,运营中仍难免有渗水现象。近10余年出现的对称中直墙连拱隧道,中墙顶渗漏现象更明显。改变连拱隧道轮廓结构设计,改变防水材料,是今后隧道设计、施工思考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朱良和 《湖南交通科技》2005,31(1):94-95,110
介绍了分水岭隧道洞身k25 196~ 230地层地质情况,以及隧道开挖后出现的病害,从设计和施工上提出了根治隧道溶洞拱顶下沉、隧道拱脚位移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就涉及地铁建设中上下重叠隧道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并结合广州某重叠盾构施工的地铁工程实例分析了下洞(左线)隧道受上洞(右线)开挖产生的影响范围、上洞盾构在不同推进力下对下洞位移、应力和应变产生的影响和下洞局部范围在有临时支护条件下随上洞开挖产生位移和内力变化。分析表明:下洞隧道结构受上洞盾构施工的影响表示形式为上洞盾构前方的下洞结构存在向下桡曲,而在后方则向上隆起,直至趋于一个定值,其中下洞盾构机的盾尾需在上洞盾构机盾头前方的50 m;上洞隧道在推进过程中,推进力是控制下洞结构变形的主要因素。此时,应严格控制上洞盾构隧道施工时盾构机推进力大小并仔细对下洞结构变形进行监测;对下洞隧道施作临时支撑可以有效减小位移和结构的受力特性;分析计算得出的结论对于盾构重叠隧道设计和施工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某深埋公路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围岩软硬交替,且具有高地应力特点,施工过程中多处出现挤压掉快、支护结构扭曲等现象,对隧道施工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结合隧道施工过程,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对比分析不同结构面倾角下全断面法和下导洞超前开挖法模拟计算结果。结果表明:结构面倾角对软弱围岩区位移和塑性区分布特征影响较大,坚硬围岩区影响较小;两种开挖方法下隧道周边位移和塑性区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所得结论可为同类隧道的设计、施工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坡度隧道TBM施工在我国不甚常见,用于平洞掘进的TBM在大斜坡隧道掘进中各部件需要变更,分别从刀盘、主轴承润滑、喷混支护及台车制动等方面提出了改进设计建议,施工效果良好。对国内即将大量出现的大斜坡度隧道施工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引言 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交通业的飞速进步,隧道开挖施工技术也在与时俱进。通常我们在进行施工之前,首先要确定施工技术方案,而确定技术方案通常是根据当时隧道的具体结构及施工地质等一系列情况共同考虑后制定的。因此,隧道工程对施工人员和管理者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他们应该在工程施工前就要对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技术、施工中需要注意的细节等掌握,管理人员必须深入现场,将工程从施工前期到二次衬砌都要了解透彻,并据此更加深入的了解隧道洞身开挖施工的技术细节。  相似文献   

10.
依托贵州省在建的新寨隧道,用 ABAQUS 有限元软件建立计算模型,模拟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及衬砌结构的变形和受力特征。考虑地下水的作用,计算了围岩的孔隙水压力和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存在一定程度的应力释放,隧道拱顶和仰拱底部局部会出现较小的拉应力,而在隧道边墙部分则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隧道开挖应力影响范围约为2倍洞径,在1倍洞径范围内影响较大,不宜在不作处理的情况下修筑其他地下空间结构。隧道围岩塑性区沿隧道径向影响范围约为4 m。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研究小净距隧道后行洞爆破施工过程中对先行洞围岩的影响性,依托某高速公路小净距隧道,利用现场测试、数值模拟手段对爆破施工条件下先行洞围岩振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监测点X方向振动速度明显大于Y方向和Z方向的振动速度;后行洞爆破施工时对先行洞对应断面后方的中岩柱振动影响较大;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基本吻合,在小净距隧道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中岩柱纵向的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兰新复线兰武段乌鞘岭隧道F7断层,为区域性大断层,地应力高。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达1 m以上,初期支护出现多处变形侵限及坍塌事故。为保证隧道的正常施工,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及时优化、更改预设计,在左线迂回导坑做试验段,进行了拱顶下沉、水平收敛、锚杆轴力、初支混凝土应力、初支围岩压力、初支钢架应力等多项涉及围岩稳定性及支护合理性参数的跟踪量测,利用量测结果指导正洞设计施工及预见事故和险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了隧道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13.
基于隧道下穿既有高架桥工程背景,为保证施工过程结构的安全性,隧道下穿部分桥梁进行桩基托换。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桩洞水平距离的影响。研究表明,托换桩基的承台的作用使得中心位置处的地表沉降值有所降低,而在远离中心位置处的地表出现沉降增加的现象。桩洞水平距离主要对托换桩基的水平变形和原有桩基竖向变形有显著影响,增大桩洞水平距离虽能减小托换桩基的水平变形。综合安全性和经济性,本工程的合理的桩洞距范围为1.0m~2.0m。隧道横断面方向的桥台差异沉降起控制作用,隧道施工时需加强监测,控制盾构掘进参数,控制出土量,保证桥梁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4.
如何使公路隧道车行横洞与紧急停车带的连接更加平顺、美观,一直是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的一个研究课题。本文通过数学模型的构成确定设计方案,阐述了接口拱架设计、施工放样的过程以及施工中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公路隧道车行横洞衬砌与紧急停车带接口拱架的设计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长大隧道的施工过程中,为了满足工期和运营的需要,往往需要增设斜井。斜井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挑顶,以逐步扩大到主洞的大断面施工。通往主洞施工的过渡段受力复杂,处理不好可能形成长久的安全隐患,所以斜井挑顶进主洞是施工的重点。本文结合张庄特长隧道施工情况,介绍了隧道软弱围岩斜井进主洞"外包法"施工技术,安全又快速的方式保证了斜井进入主洞施工。  相似文献   

16.
以景(德镇)婺(源)黄(山)高速公路姚村坦连拱隧道施工中出现的险情为例,结合地表沉降、洞内净空收敛及拱顶下沉进行观测及现场观察,针对隧道出口段围岩失稳导致中导洞右侧工字钢严重内敛现象进行了动态预报,从而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险情争取了时间,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以此进一步说明了监控量测在隧道修建过程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陈甲树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36(1):80+82-80,82
山岭公路隧道在运营过程中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水现象,渗水严重的区域还会出现衬砌表面破损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隧道的正常使用功能和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并给维修管养带来了困难。文章结合实践经验,对隧道渗漏水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隧道渗漏水的处治措施,对设计与施工、监理在隧道施工管理方面提出预防措施与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贵南高铁广西段2标九万大山二号隧道施工实例,介绍了高铁隧道光面爆破技术的施工控制及其应用,从断面测量入手确定开挖的预留变形量,再以钻孔爆破的施工控制确定正洞以及泄水洞的钻爆设计。根据现场勘察效果,该隧道施工控制得当,爆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8):172-173
通过近几年对贵州隧道施工中洞身开挖爆破情况的观察,了解到贵州隧道施工洞身开挖爆破技术之落后,光面爆破技术在贵州未得到普及。光面爆破是按照隧道断面的设计轮廓线合理布置周边眼而进行的一种控制爆破,实质上就是爆破光面层。而实施爆破之后,在隧道周边形成一个光滑平整的壁面,使隧道断面既符合设计轮廓要求,又使围岩不产生损伤,从而保持围岩的完整性和自身承载力,以便达到快捷、高效、优质的施工目的。  相似文献   

20.
针对特殊地形的浅埋暗挖大跨径双连拱隧道,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气候的影响及施工工艺的复杂性,使得该类隧道变形分析控制及预测工作十分复杂。如何针对浅埋暗挖隧道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案从而对隧道变形进行科学预测及有效控制,是浅埋暗挖大跨径双连拱隧道施工急需解决的课题。结合实际隧道工程的浅埋、大跨度以及连拱的特点,建立了隧道开挖过程中有限元模型,模拟中洞+CRD法中主洞各导洞不同的开挖顺序的施工过程。通过对拱顶沉降、中隔墙水平位移以及中导洞初衬水平变形的分析,比较两种施工方案的技术可行性,从而选择选择合理的隧道施工方案,可为类似的隧道施工过程合理设计、监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