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软弱围岩隧道力学特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关口垭隧道现场施工中出现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差,为探索泥质页岩的特征,现场采用了多种手段进行了量测,并对各项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基本掌握了软岩的变形特征及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同时成功地预报了隧道施工中出现的险情,防止了大塌方的发生.避免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速公路隧道断面大、地质复杂多变、不可预见性因素多等特点,结合绍兴至诸暨高速隧道施工,对隧道地质风险等级进行划分,建立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等有效的安全预警机制,加强作业协调,及时数据处理,对隧道施工险情进行有效的预警,保证了隧道施工期的安全,可为类似工程安全预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乌鞘岭隧道F7断层带监控量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鞘岭隧道是国内最长的单线铁路隧道,隧道在F7断层带施工过程中,围岩出现多处变形侵限及坍塌事故。为保证隧道的正常施工,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进行了收敛变形、锚杆轴力、初支混凝土应力、初支围岩压力、二衬接触压力、二衬混凝土应力等多项涉及围岩稳定性及支护合理性参数的跟踪量测,利用量测结果指导设计施工及预见事故和险情,保证了隧道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4.
通过厦蓉高速公路平寨隧道施工的监控量测,阐述隧道预警在工程中的应用,进而对险情处理效果进行评价,以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结构的稳定性,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11):129-130
以国内某隧道为背景,详细介绍了隧道洞内坍塌险情的发展过程。通过资料收集及现场实地调研,深入探讨了地表凹陷与洞内坍塌的成因。针对洞内坍塌情况,分段采取注浆加固、超前管棚、弧形预留核心土分榀开挖等措施进行处理;在地表凹陷处浇筑3 m混凝土护拱,并用片石回填,粘土封顶。实践表明,处理效果良好,为其他类似情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结合桃荷公路洞冲里隧道施工实践,介绍了隧道施工中遇到的因进口端处于山体严重偏压区,且岩层破碎引起的进口端山体及进洞口仰坡防护出现开裂的险情预警情况,采用的处治方案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7.
兰新复线兰武段乌鞘岭隧道F7断层,为区域性大断层,地应力高。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达1 m以上,初期支护出现多处变形侵限及坍塌事故。为保证隧道的正常施工,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及时优化、更改预设计,在左线迂回导坑做试验段,进行了拱顶下沉、水平收敛、锚杆轴力、初支混凝土应力、初支围岩压力、初支钢架应力等多项涉及围岩稳定性及支护合理性参数的跟踪量测,利用量测结果指导正洞设计施工及预见事故和险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了隧道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8.
隧道施工监控是隧道新奥法施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分析、处理监测信息并判断围岩和隧道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对优化设计和保障施工安全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安基山隧道工程为依托,通过位移收敛监控量测以及时了解隧道开挖后的围岩变化情况,及时预见事故和险情,根据围岩位移收敛速率曲线形态特征推断围岩稳定程度,为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元宝山隧道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及地质的复杂性,通过引入独立的第三方监控量测,通过比选已有的预报方法和监控内容,选用经济合理的地质预报技术和监控量测手段,建立有效的监控预警机制,及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险情预警,确保了隧道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对同类工程的安全控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竖(斜)井送排通风已经成为高速公路特长隧道通风的主流形式,但存在通风附属土建工程量大,运营通风设备长期闲置等问题。论文以南(充)大(竹)梁(平)高速公路华蓥山隧道为工程依托,展开8 km特长公路隧道通风系统优化配置研究,在通风方案及土建工程配置优化的基础上,展开了通风机电设备分期配置及节能运营分析,提出8 km特长公路隧道单竖井应对异常交通情况的通风方案。结果表明:(1)华蓥山隧道可取消原左线通风竖井及地下风机,采用全射流通风;右线采用竖井送排式通风,竖井直径优化为Φ7m,同时为两线排烟。(2)为避免8 km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机电投资的增大,并降低运营能耗,华蓥山隧道运营通风可按稀释污染浓度控制,左线通风设备配置将大大减少,右线隧道可阶段性采用全射流方案。(3)在左线隧道增设送风口,可提高8 km公路隧道设单竖井情况下应对异常交通流的通风能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具体实例判断隧道在煤系地层中存在整体下沉现象。具体监控量测方法是在隧底和拱顶布点,观察二者的下沉量是否同步,据此可以判断煤系地层中隧道是否存在整体下沉,随后的施工实践验证了量测结果及由此推断出的结论的正确性。为煤系地层隧道施工提供了一个新的施工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复杂环境条件下地铁隧道下穿燃气管线加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隧道掘进对地下管线的影响已成为当前地铁工程中的重点问题.结合深圳地铁5号线深民区间隧道下穿梅龙路燃气管线的工程实践,基于现场量测结果,找到了前期地表沉降规律,分析了隧道开挖对燃气管线的影响.针对地表和管线沉降过大可能引起燃气管线破坏的实际情况,按照管线埋置深度,提出了分级控制地表和管线沉降的措施:对于埋深较浅段,采取了明挖加固法;对于埋深相对较大段,采用地表加固和洞内加固相结合的方法.现场监测结果表明:保护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地表和管线的沉降量,确保了燃气管线的安全,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水平产状的岩层时处理不当极易出现围岩失稳、坍塌等事故,这些事故将对隧道施工人员、设备安全造成不利影响。以石塘隧道为工程背景,分析该隧道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围岩内部位移、锚杆轴力、围岩与初期支护间压力监控量测结果,研究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用以指导该隧道后续施工和设计方案优化,并可为类似水平岩层隧道设计、施工及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陈勇  李斌 《交通标准化》2009,(21):142-145
通过对马鞍山长大隧道进行围岩变形现场监测与分析,获得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各施工阶段的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等资料,可有效地控制施工阶段围岩变形,为隧道的支护体系设计优化提供依据,从而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结合锦赤铁路高填方路基沉降观测工程实例,分析了传统法观测路基沉降的弊端以及单点沉降计在高填方路基沉降观测中的应用,结合现场试验进行了路基沉降观测数据分析,认为高填方路基沉降最基本原因是路堤自身重力,为今后高填方路基稳定性分析提供了技术参考。实践证明,单点沉降计的应用解决了传统观测法所存在的精度不高、操作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_GTS对隧道扩建对地面建筑物沉降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施工监测数据,分析地面建筑物在离隧道轴线不同位置时,隧道扩建对建筑物沉降的影响以及建筑物是否安全;判断隧道开挖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半径.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铁区间隧道施工过程三维动态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北京地铁十号线工体北路站—呼家楼站区间隧道的具体情况,进行三维动态数值模拟,计算中分别考虑小导管注浆预加固和无预加固措施两种工况,通过数值模拟对比了两种工况下区间隧道台阶法施工过程地表沉降及拱顶沉降规律及小导管注浆预支护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采用现场监测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盾构穿越既有建筑过程中控制沉降措施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盾构开挖时,土仓土压应该大于开挖前地层侧向土压力的理论值,在本工程中,通过现场试验和监测,得出土压系数取实测侧压力系数的1.2~1.3倍时,盾构开挖时地表沉降达到较好的控制。当盾构穿越既有建筑物时,应考虑建筑物附加应力对地应力的影响,调整土仓中土压参数。从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调整前后地表沉降量有较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结合黔江-彭水段渝湘高速公路正阳隧道施工现场监测,对岩溶区特长隧道开挖岩体变形规律进行了探讨,揭示了隧道开挖后围岩变化趋势,强调进行现场稳定性监测的必要性。通过对周边收敛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地表沉降监测等量测项目所得的位移-时间曲线进行分析,总结出"正常型"、"跳跃型"、"突变型"位移-时间曲线的特征。监测分析数据表明,该隧道围岩处于稳定状态,为该区段顺利贯通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20.
分别应用自归理论和递归方法,对同一组隧道拱部沉降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自归理论的数据质量辨识与数据筛选能力强于递归方法,宜于原始数据精度要求较高的、高等级项目监控的数据处理;而递归方法由于抗干扰性能强,在对参与数据质量没有较高要求时使用,亦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