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次工作会议上,李岚清副总理亲临大会,做了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船舶工业这几年取得的成绩,提出进一步推动造船行业发展,使之成为出口型支柱型产业的目标,这给船舶工业进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一、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将打进国际市场做为船舶工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我国科技信息事业已经过40年的历程。40年来,我国科技信息事业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从弱变强,有了长足的发展。我国船舶工业科技信息事业亦取得了相应的发展,为船舶工业发展作出了贡献。回顾我国船舶工业科技信息事业的发展过程,对开创新形势下船舶科技信息事业的新局面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船舶工业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2006-2010年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并提出到2015年是我国发展成为造船大国和强国的一个长远的战略目标,在此关键时期恰逢金融危机影响,对船舶工业方方面面的影响逐步显现,具体体现在接单难、融资难、交船难.国务院此次审议通过《规划》目的在于:一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战胜当前困难,巩固国际地位;二是立足长远发展,保证船舶工业中长期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中国造船》2008,49(4)
2008年船舶工业发展论坛暨纪念《中国造船》创刊60周年大会,于2008年10月2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国船舶工业迅速发展,中国造船人为建设造船大国和造船强国,正不遗余力地努力拼搏。连年来,中国船舶界都在举办船舶工业发展论坛,以研讨船舶工业发展的相关问题。今  相似文献   

5.
《船艇》1997,(5)
1996年船舶总公司科技交流网站围绕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任务和目标,紧密结合船舶工业科研和生产实践,以科技交流推广为工作重点,为推动船舶工业科技  相似文献   

6.
国家从装备制造业中为船舶工业单独制定调整振兴规划,足见对其发展的重视程度。为对船舶工业宏观政策提供实证依据,作者拟利用动态I-O模型、根据1997、2002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对船舶工业在经济网络中的双向关联效果及波及特性,进行时间序列对比分析;从实证角度动态量化分析其战略支柱性地位。结果表明:船舶工业发展,对相关产业及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双向依存效果明显,需要政策扶持,以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7.
郑兴富 《船艇》1997,(9):10-13
根据市场发展和中国船舶工业发展需要开展大型集装箱船的科技攻关,已经是船舶工业科技工作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它关系到我国船舶工业在国际市场竞争的重大问题,对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船艇》1994,(10)
新中国的建立,使旧中国船舶工业脱胎换骨,获得新生,改革开放的方针,又使我国船舶工业走向世界,迎来了一个更加广阔而灿烂的发展天地。 从1979年至1993年,中国船舶工业  相似文献   

9.
徐华 《中国船检》2010,(3):24-26,122
2009年,金融危机突然而至,快速发展的中国船舶工业遭遇严峻挑战。作为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始终不离不弃,为危机中的船舶工业遮挡风寒。今年,面对依然严峻的市场形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进出口银行对中国船舶工业依然一往情深。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明确了我国船舶工业今后发展的方向,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定下了"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预期目标既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目标,也为我国船舶工业进一步开展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当前,船舶制造业正向着智能化发展。智能船舶应当考虑其发展过程中包含时间坐标的四维空间。回顾船舶控制自动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主办,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政策规划司指导的“2006年中国船舶工业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百余名专家、代表参加论坛。会上交流了船舶工业发展展望、国内外航运市场分析预测、船舶关联产业发展趋势和投融资对发展船舶工业影响等4大专题14篇文章。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趋势的描述,针对近期船舶工业发展的特点,通过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提出适应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应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15年来,我国船舶工业遵照邓小平同志关于船舶工业要打进国际市场的指示,积极开拓经营,大胆参与市场竞争,经受了国际市场风浪的锻炼和考验,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1993年与1979年相比,船舶工业总公  相似文献   

14.
2006年3月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船舶工业首次被明确列入国家五年发展规划纲要。同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将船舶工业列入振兴装备制造业重点。2006年9月《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布,成为我国造船业的指导纲领。2007年9月《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发布,2007年11月《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发布,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提高本土化船舶配套产品装船率有了具体细则。此次船舶列入在九个重点行业振兴规划中,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船舶工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情况,运用菲德模型分别分析船舶工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和溢出作用,得出我国船舶工业对经济的溢出作用显著,而直接作用为负,且船舶工业部门的要素边际生产力低于非船舶工业部门的结论,从而提出船舶工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要素使用效率和加强产业集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船舶工程》2007,29(3):I0002-I0003
2007年4月25日在由英国劳氏船级社召开的专题研讨会上,中国国防科工委负责船舶行业管理的张相木副司长介绍了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和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有关情况.政府在"十一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强对造船业的宏观调控,鼓励创新,提高效率,促进外资和民营资本进入,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为中国船舶工业在新的发展阶段指明方向,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船检》2007,(9):24-27
2007年8月30~31日,在全国船舶工业工作会议上,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金壮龙明确提出:加快推进船舶工业战略转型,把发展的目标从主要追求做大向全面推进做强转变。此前,为全面贯彻落实《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船舶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国防科工委先后印发的《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行动纲要(2006~2010年)》绘制出中国船舶强国蓝图。在未来的5到10年间,中国船舶工业将围绕下述目标,向造船强国冲刺。  相似文献   

18.
夏锡平 《船舶》1998,(5):15-18
本文分析了知识经济的内涵和对现代中国船舶工业的影响。知识经济作为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正日益与我国船舶工业相结合和渗透,推动船舶工业的发展,经过分析认为,应把船舶工业作为知识经济来发展,并预测了今后船舶工业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0 引言 《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7年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以来,国防科恭维从军民结合的角度制定了《船舶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以及《船舶配套“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等更具体的规划,这对我国船舶工业跨越性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07年中船工业集团公司和中船重工集团公司两大集团公司在全国40家资产规模超1000亿元的大型央企中的产值排名,  相似文献   

20.
《船艇》1997,(1)
以船为本,多种经营是船舶工业的重要方针,经过多年的努力船舶工业已形成了造船、修船、非船三大类产品的格局,在发展造船、修船的同时,努力发展非船产品是增强船舶工业发展后劲的重要一环。一九九六年非船产品共完成工业总产值47.27亿元,比一九九五年增长7%,承接非船产品任务合同金额49.56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